网络、群体与市场—揭示高度互联世界的行为原理与效应机制
- 定价:¥69.00
- 校园优惠价:¥58.65 (85折) (马上了解)
- 评分:




(已有1条评价)
- 促销活动:
- 此商品暂时缺货(可留下联系方式,到货将第一时间通知您)
-
如果您急需团购,可点击“团购急调”按钮将此书加入购物车,由客服人员为您协调调货!
>> 查看详细说明
信息提示
关闭
如果您急需团购,可点击“团购急调”按钮将此书加入购物车,由我们的客服人员为您协调调货!
- 团购订单标准如下:
- 单品满30册可选择团购服务。
- 提交团购订单后,服务人员会主动和您联系,并根据您的会员等级、购买数量、金额、时间、配送要求等情况和您协商,以促成最终的成交。
- 有关团体购书的任何问题请随时联系:(010)63970506
内容简介
书籍 计算机书籍
过去十年来,现代社会中复杂的连通性向公众展现出与日俱增的魅力。这种连通性在许多方面都有体现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包括互联网的快速成长、全球通信的便捷,以及新闻与信息(及传染病与金融危机)以惊人的速度与强度传播的能力。这些现象涉及网络、动机和人们的聚合行为。网络将人们的行为联系起来,使得每个人的决定可能对他人产生微妙的后果。
《网络、群体与市场—揭示高度互联世界的行为原理与效应机制》 是本科生的入门教材,同时也适合希望进入相关领域的高层次读者。它从交叉学科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计算与信息科学以及应用数学的有关概念与方法,考察网络行为原理及其效应机制。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描述了在网络的作用下正在浮现与发展起来的一些交叉学科领域,讨论了社会、经济和技术领域相互联系的若干基本问题。本书是一本带你跨入信息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领域研究之门的优秀参考书。
作译者
大卫·伊斯利(David EasleY) 亨利士嘉堡(Henry Scarborough)社会科学教授,任康奈尔大学经济学系Donald C Opatmy’74主席。他曾经是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海外院士。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经济学、金融学和决策理论。在经济学领域,他专注于学习和财富动力学,以及市场自然选择;在金融学领域,其工作重点是市场的微观结构和资产定价;在决策理论领域,他主要研究构建复杂环境的决策模型。大卫·伊斯利目前是美国经济学会院士,担任纳斯达克交易所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乔恩·克莱因伯格(Jon Kleinberg)美国康乃尔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梯西(Tisch UniversI砂)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以及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网络与信息的相互作用,着重研究支撑互联网和其他在线媒体的社会网络和信息网络。乔恩·克莱因伯格曾获麦克阿瑟(MacArthur)、帕卡德(Packard)以及斯隆基金会(Sloan Foundation)研究基金,奈望林纳奖(Nevanlinna),ACM-Infosys基金会奖,以及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研究创新奖。
李晓明 1986年获得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教授,网络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主持了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技术方向)规范与专业建设研究报告》的编写,多年从事计算机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讲授过的课程包括“互联网与Web技术概论”、“网络信息体系结构”、“并行处理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操作系统”和“计算概论”等。
王卫红 1999年获得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网络研究所专职教师。多年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科研工作,先后承担过多项国家和企业的软件开发项目;多年从事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在教学方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讲授过的课程包括“互联网与Web技术概论”、“计算机网络”等。
杨韫利 2005年获得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计算机和数学专业双学士学位,2007年获得英国华威大学金融数学专业硕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高能效计算与应用中心、北京大学-洛杉矶加州大学理工联合研究所行政助理。曾协助翻译部分期刊学术性文章。
目录
《网络、群体与市场—揭示高度互联世界的行为原理与效应机制》
第1章概述
1.1网络的基本问题
1.2本书的核心内容
第一部分图论与社会网络
第2章图论
2.1基本定义
2.2路径与连通性
2.3距离与先宽搜索
2.4网络数据集概要
2.5练习
第3章强联系和弱联系
3.1三元闭包
3.2弱联系的力量
3.3在大规模数据中的联系强度与网络结构
3.4联系强度、社会媒体和被动参与
3.5闭包、结构洞和社会资本
3.6深度学习材料:之间关系的度量和图的划分
3.7练习
第4章网络及其存在的环境
4.1同质现象
4.2同质现象背后的机制:选择与社会影响
4.3归属
4.4从在线数据中看连接的形成
4.5隔离的一种空间模型
4.6练习
第5章正关系与负关系
5.1结构平衡
5.2结构平衡网络的特性
5.3结构平衡的应用
5.4结构平衡的一种弱形式
5.5深度学习材料:结构平衡定义的推广
5.6练习
第二部分博弈论
第6章博弈
6.1何为博弈
6.2博弈中的行为推理
6.3最佳应对与占优策略
6.4纳什均衡
6.5多重均衡:协调博弈
6.6多重均衡:鹰鸽博弈
6.?混合策略
6.8混合策略:案例与经验分析
6.9帕累托最优与社会最优
6.10深度学习材料:非优策略与动态博弈
6.11练习
第7章进化博弈论
7.1互动产生适应
7.2进化稳定策略
7.3进化稳定策略的一般描述
7.4进化和纳什均衡间的关系
7.5进化稳定的混合策略
7.6练习
第8章网络流量的博弈论模型
8.1均衡态的流量
8.2布雷斯悖论
8.3深度学习材料:均衡态流量的社会成本
8.4练习
第9章拍卖
9.1拍卖的类型
9.2何时拍卖适宜
9.3不同拍卖形式间的关系
9.4次价拍卖
9.5首价拍卖和其他拍卖形式
9.6共同价值和赢家的诅咒
9.7深度学习材料:首价和全支付拍卖中的出价策略
9.8练习
第三部分网络中的市场与策略性互动
第10章匹配市场
10.1二部图与完美匹配
10.2估值与最优分配
10.3价格与市场清仓性质
10.4构造一组清仓价格
10.5与单品拍卖的关系
10.6深度学习材料:匹配定理的一种证明
10.7练习
第11章具有中介的市场网络模型
11.1市场中的定价
11.2一种交易网络模型
11.3交易网络中的均衡
11.4进一步的均衡现象:拍卖与波及效应
11.5交易网络中的社会福利
11.6经纪人的利润
11.7关于在中介下交易的思考
11.8练习
第12章网络中的议价与权力
12.1在社会网络中的权力
12.2权力与交换的实验性研究
12.3网络交换实验的结果
12.4与买卖网络的一种联系
12.5两人交互模型:纳什议价方案
12.6两人交互模型:终极博弈
12.7网络交换模型:稳定结果
12.8网络交换模型:平衡结果
12.9深度学习材料:讨论议价的一种博弈论方法
12.10练习
第四部分信息网络与万维网
第13章万维网结构
13.1万维网
13.2信息网络、超文本和关联存储器
13.3将万维网看成一个有向图
13.4万维网的领结结构
13.5Web 2.0的涌现
13.6练习
第14章链接分析和网络搜索
14.1网络搜索:排名问题
14.2利用中枢和权威进行链接分析
14.3网页排名
14.4链接分析在现代搜索引擎中的应用
15.5在万维网之外的应用
14.6深度学习材料:谱分析、随机游走和网络搜索
15.7练习
第15章商业支持的搜索市场
15.1与搜索行为关联的广告业
15.2广告业作为一种匹配市场
15.3在匹配市场中鼓励真实出价:VCG原理
15.4分析VCG机制:真实报价是一个占优策略
15.5广义次价拍卖
15.6广义次价拍卖的均衡
15.7广告质量
15.8复杂查询和关键词相互作用
15.9深度学习材料:VCG价格和市场清仓性质
15.10练习
第五部分网络动力学:总体模型
第16章信息级联
16.1“随大流”现象
16.2一个简单的群集实验
16.3贝叶斯规则:非确定性决策模型
16.4在群集实验中运用贝氏规则
16.5一种简单的、一般的级联模型
16.6依次抉择与级联
16.7从级联中获得的认识
16.8练习
第17章网络效应
17.1没有网络效应的经济
17.2具有网络效应的经济
17.3稳定性、不稳定性和转折点
17.4市场的一种动态观
17.5商品产业的网络效应
17.6个体效应与群体效应的混合作用
17.7深度学习材料:消极外部效应和ElFarol酒吧问题
17.8练习
第18章幂律与富者更富现象
18.1流行度成为一种网络现象
18.2幂律
18.3富者更富模型
18.4富者更富效应的不可预测性
18.5“长尾”现象
18.6搜索工具和推荐系统的作用
18.7深度学习材料:分析富者更富的过程
18.8练习
第六部分网络动力学:结构模型
第19章网络中的级联行为
19.1网络中的传播
19.2基于网络构建传播模型
19.3级联与聚簇
19.4传播、门槛值和弱连接的作用
19.5基本级联模型的扩展
19.6知识、门槛值和集体行动
19.7深度学习材料:级联能力
19.8练习
第20章小世界现象
20.1六度分隔
20.2结构与随机性
20.3分散搜索
20.4构建分散搜索过程的模型
20.5实验分析以及推广模型
20.6核心—外围结构与分散搜索的困难
20.7深度学习材料:对分散搜索的分析
20.8练习
第21章流行病学
21.1疾病和传播网络
21.2分支过程
21.3SIR流行病模型
21.4SIS流行病模型
21.5同步性
21.6短暂接触与并发的危险
21.7宗谱、基因遗传和线粒体夏娃
21.8深度学习材料:分析分支过程和合并过程
21.9练习
第七部分机构及其聚合行为
第22章市场与信息
22.1外生事件的市场
22.2赛马、博彩和信念
22.3聚合信念与“群众智慧”
22.4预测市场和股票市场
22.5内生事件的市场
22.6柠檬市场
22.7其他市场中的非对称信息
22.8质量的信号
22.9在线信息质量的不确定性:信誉系统与其他机制
22.10深度学习材料:市场中的财富动力学
22.11练习
第23章表决
23.1作为集体决策的表决
23.2个体的偏好
23.3表决系统:少数服从多数规则
23.4表决系统:与位置相关的表决
23.5阿罗不可能定理
23.6单峰偏好和中值选举人定理
23.7作为信息聚合形式的表决
23.8信息聚合中不诚实的表决
23.9陪审团决定和一致通过规则
23.10依次表决及其与信息级联的关系
23.11深度学习材料:阿罗不可能定理的一种证明
23.12练习
第24章产权
24.1外部性与科斯定理
24.2公物的悲剧
24.3知识财产
24.4练习
参考文献
本书常用术语和短语中英文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