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本书系统地讲述了数据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全书共七章,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系统概述、关系模型、SQL语言、关系数据库理论、数据库安全与保护、数据库设计和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本书除介绍数据库技术的基本原理外,还以SQL Server 2000为背景介绍了数据库技术的实现,包括数据库和数据表的维护、查询与统计、视图管理、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管理、用户管理、约束和默认管理、数据库的备份和还原、Transact-SQL程序设计等内容,使读者可以充分利用SQL Server 2000平台深刻理解数据库技术的原理,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
本书内容循序渐进、深入浅出,每一章节都给出了大量的实例。同时,每章后面都附有相应的习题,便于读者巩固所学知识。
本书可作为大学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本、专科教材,也可供从事计算机软件工作的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其他有关人员参阅。
目录
1.1 信息、数据与数据处理
1.1.1 数据与信息
1.1.2 数据处理
1.2 数据库技术的产生、发展与研究领域
1.2.1 数据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1.2.2 数据库技术的研究领域
1.3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1.3.1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3.2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1.4 数据库管理系统
1.4.1 DBMS的主要功能
1.4.2 DBMS的组成
1.4.3 DBMS的数据存取的过程
1.5 数据模型
1.5.1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1.5.2 数据之间的联系
1.5.3 数据模型的分类
1.6 数据模型与数据库系统的发展
1.6.1 第一代数据库系统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及其应用领域的扩大,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的发展,基于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的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系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事务处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联机分析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企业资源规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等系统都是以数据库技术作为重要的支撑的。可以说,只要有计算机存在,就存在着数据库技术。因此,数据库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已成为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必修内容。
本书系统地讲述了数据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实践。全书共七章,第1章是数据库系统概述。主要介绍了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各个阶段的特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第2章是关系模型。主要介绍了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的各自特点,关系、关系模式和关系数据库的有关基本概念以及关系代数和关系运算。第3章是SQL语言,主要介绍了标准SQL语言的基本语法以及应用,还列举了大量的实例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SQL语言的使用与特点。第4章是关系数据库理论,本章内容是进行数据库设计所必需的理论基础,主要讲解了函数依赖的概念、INF、2NF、3NF和BCNF的定义及其规范化的方法。第5章是数据库安全与保护。本章从安全性控制、完整性控制、并发性控制和数据库恢复四方面讨论了数据库的安全保护功能。第6章是数据库设计,介绍了数据库设计的六个阶段:系统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与维护。对于每一阶段,都分别详细讨论了其相应的任务、方法和步骤。第7章是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以SQL Server 2000为背景介绍了数据库技术的实现,包括数据库和数据表的维护、查询与统计、视图管理、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管理、用户管理、约束和默认管理、数据库的备份和还原、Transact-SQL程序设计等内容。
本书内容全面,深入浅出,不仅适合于教学,也适合于广大计算机爱好者学习有关数据库的知识。作为教材,建议讲课学时为40学时,实验为20学时。第7章内容可以结合实验内容和其他章节的实践内容同时讲解。另外,除实验学时外,最好安排学生自由上机的时间,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本书由陈志泊主编,全书由陈志泊、李冬梅和王春玲编写。另外,张惠萍、黄金燕等参加了文字编辑、PowerPoint讲稿的制作工作,马振龙参加了书稿校对方面的工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