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检修(第2版)》面向高职高专教育编写,结合不同车型的系统电路图,详细介绍了电源系统、起动系统、点火系统、照明和信号系统、仪表和报警系统、辅助电器系统、汽车空调系统、汽车音像系统、汽车电控系统、全车电路及配电装置等。内容力求广泛,每章都配备了相应的实训项目和习题,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既有汽车电器设备的使用、检测、维修知识,又有电路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知识。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检修(第2版)》合高职高专汽车运用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等相关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以作为成人高等教育相关课程的教材使用,还可供汽车维修人员、驾驶员、汽车行业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汽车电子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1.2 汽车电器设备的组成
1.2.1 电源
1.2.2 用电设备
1.2.3 全车电路及配电装置
1.3 汽车电器设备的特点
1.4 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电源系统
2.1 汽车电源系统的组成
2.1.1 电源系统的组成
2.1.2 电源系统各部件在汽车上的位置
2.2 蓄电池
2.2.1 蓄电池的功用和种类
2.2.2 蓄电池的结构
2.2.3 蓄电池的型号和选用
2.2.4 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书摘
多通道传输技术。多通道传输技术的采用,对电子控制集成化的实现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采用这种技术后,使各个数据线成为一个网络,以便分享汽车中心计算机的信息。微处理机可通过网络接收其他单元的信号。传感器和执行机构之间要有一个新式接口,以便与多通道传输系统相联系。
集成化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的一个发展趋势是功能集成化,从而实现更经济、更有效且可诊断的数据中心。如传感器系统的集成化可减少布线,简化控制系统,并可使传感器系统的体积减小60%-80%。
光导纤维。汽车电子技术的进步,已使各系统控制走向集中,形成整车控制系统。这一系统除了中心电脑外,包括多达23个微处理器及大量传感器和执行部件,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信息交换与控制系统。车用计算机的容量要求已与现代PC机不相上下,计算速度则要求更高。由于汽车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数量日益增多,采用高速数据传输网络日益显得必要。光导纤维可为此传输网络提供传输介质,以解决电子控制系统防电磁干扰的问题。随着光导纤维的成本不断降低,它的应用也将降低汽车的成本。此外采用不同线束的表面安装技术、多层印制电路板和厚膜混合技术,将使电子控制器件布置得更为紧凑。因此,作为变革,电子产品安装形态的关键技术也将起重要的作用。
汽车车载电子网络。由于汽车电子技术功能的日益强大和系统的日益复杂化,汽车电子设备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大量使用微处理机来改善汽车的性能。随着电控器件在汽车上越来越多的应用,车载电子设备间的数据通信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以分布式控制系统为基础构造汽车车载电子网络系统是很有必要的。在该系统中,各处理机独立运行,控制改善汽车某一方面的性能,同时在其他处理机需要时提供数据服务。主处理器收集整理各从处理机的数据,并生成车况显示。通信控制器保证数据的正常流动。
随汽车电子技术的进步,将促使各子系统控制走向集中化,以形成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这一系统除中心电脑外,还包括大量的微处理器、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组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信息交换和电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