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自20世纪60年代诞生以来,GIS的科学内涵逐步深化,技术水平日臻完善,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对GIS专业教材的需求日益增加,面向不同专业需求的GIS教材在内容和层次上都更加丰富。本书是作者在其已出版的《地理信息系统》(一版)的基础上,总结“地理信息系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和近年来在GIS科研和教学中的经验改编而成。本书力求实现系统性、简明性、易读性的统一,深入浅出地介绍当前GIS的主要内容和关键问题,服务于GIS初学者的学习与实践。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第四节地理信息系统与相关学科及技术的关系
第五节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第二章空间信息基础
第一节常规的地理空间信息描述法
第二节地理信息数字化描述方法
第三节空间数据的类型和关系
第四节元数据
第三章空间数据结构
第一节栅格数据结构
第二节矢量数据结构
第三节两种数据结构的比较与转化
第四节其他数据结构
第四章空间数据库
第一节数据库概述
第二节传统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
书摘
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发展到第三代,随着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数据处理速度加快,内存容量增大,而且输入、输出设备比较齐全,推出了大容量直接存取设备——磁盘,为地理数据的录入、存储、检索、输出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特别是人机对话和随机操作的应用,可以通过屏幕直接监视数字化的操作,而且能很快看到制图分析的结果,并可以进行实时的编辑。这时,计算机技术及其在自然资源和环境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促使地理信息系统迅速发展。例如,1970-1976年,美国地质调查所就建成50多个信息系统,分别作为处理地理、地质和水资源等领域空间信息的工具。其他如加拿大、联邦德国、瑞典和日本等国也先后发展了自己的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使一些商业公司开始活跃起来,软件在市场上受到欢迎。在此期间,曾先后召开了一系列地理信息系统的国际讨论会,国际地理联合会先后于1972年和1979年两次召开关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学术讨论会,1978年国际测量协会(FIG)规定第三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地理信息系统,同年在联邦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召开了第一次地理信息系统讨论会,等等。这期间,许多大学(如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校区等)开始注意培养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人才,创建了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一些商业性的咨询服务公司开始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工作。总之,地理信息系统在这时受到了政府部门、商业公司和大学的普遍重视。
作者其它作品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第二版)
- ¥69.00
- ¥5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