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本书可供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油气输送、石化、城市管道建设、轨道交通、建筑、冶金等行业从事闪光对焊的技术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焊接专业教师和学生阅读参考。
目录
绪论
第1章闪光对焊原理
1.1焊接接头的形成条件
1.2闪光对焊接头的形成条件
1.3闪光对焊接头的形成过程
1.3.1闪光过程
1.3.2顶锻过程
1.4闪光对焊接头的组织、性能与缺陷
第2章闪光对焊工艺
2.1闪光对焊工艺流程
2.2选取闪光对焊焊接参数的一般原则
2.3常用金属材料的闪光对焊特性
2.4不同截面形状和规格焊件的闪光对焊特性
参考文献
第3章闪光对焊设备
3.1闪光对焊设备的型号
3.2闪光对焊设备的组成
3.2.1机座
3.2.2夹紧机构
前言
本书主要介绍了闪光对焊原理、工艺、装备、焊接过程监测及控制、焊缝质量检测及其在轨道和管道焊接方面的应用。具体内容包括闪光对焊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闪光对焊机理、工艺特点、接头形成过程及接头形成条件;闪光对焊设备构成,对典型闪光对焊设备的机械结构、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闪光对焊质量控制与焊接过程监测技术,基于模糊控制和人工神经网络的闪光对焊质量控制、基于正交回归试验的闪光对焊焊接参数优化、闪光对焊数值模拟技术;闪光对焊接接头质量检验程序和常用检验方法,闪光对焊接头的破坏性试验、金相检验和相关标准;闪光对焊技术在钢轨和管道方面的应用,以及管道闪光对焊工艺试验。
目前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主要采用闪光对焊技术完成钢轨焊接作业。此外,乌克兰、俄罗斯等国家还将闪光对焊技术应用到石油管道焊接和大型钢筋建筑等工程建设中。
本书由中国-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院高世一主持撰写,刘正林、房卫萍、陈和兴、蔡得涛、张宇鹏、张雪莹、韩善果和刘凤美参加撰写,分工如下:高世一撰写绪论、第3章和附录,并对全书各章进行布局和统稿;刘正林撰写第1章和第2章;张雪莹和韩善果撰写第4章;蔡得涛撰写第5章;张宇鹏撰写第6章;房卫萍撰写第7章;陈和兴和刘凤美对全书进行了校订。此外,在本书撰写过程中,得到了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分社何月秋编审的大力支持和指导。郭春富、刘师田,以及硕士研究生盛安、刘旭彪、李苏等人对本书部分插图进行了绘制,在此谨致谢意。
鉴于作者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