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十三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金属材料失效分析基础与应用》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目录
前言
第一单元概论1
模块一失效与失效分析1
模块二失效分析的意义与任务7
模块三失效分析的思路方法和基本
程序14
模块四失效分析的发展历史、现状
与发展趋势24
综合训练29
第二单元金属零件失效基础知识30
模块一材料力学性能与失效分析30
模块二应力集中与失效分析36
模块三残余应力与失效分析43
模块四环境作用与失效分析53
模块五失效分析常用的检测技术61
综合训练68
第三单元断裂失效分析69
模块一金属断裂的分类69
模块二断口分析71
书摘
插图:
3.磨损失效的预防措施
(1)改进结构设计及制造工艺 正确的摩擦副结构设计是减少磨损和提高耐磨性的重要条件。为此,设计结构要有利于摩擦副之间表面保持膜的形成和恢复、压力的均匀分布、摩擦热的扩散和磨屑的排出,以及防止外界磨料、灰尘的进入等。
制造工艺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某些经过实践考验的老产品又出现成批报废的现象,这往往属于生产工艺控制不严造成的质量事故,如加工制造出现的尺寸偏差、表面粗糙度值不符合要求、热处理组织不当、残余应力过大及装配质量差等。
(2)改进使用条件使用不当往往是造成磨损的重要原因。在使用润滑剂的情况下,润滑冷却条件不好很容易造成磨损。其原因主要有油路堵塞、漏油、润滑剂变质等。此外,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超速、超载、超温、振动过大等均会加剧磨损。例如,正常情况下轴在滑动轴承中运转,是一种流体润滑情况,轴颈和轴承之间被一层油膜隔开,这时其摩擦和磨损是很小的。但当机器起动或停转,换向以及载荷运转不稳定时,或者润滑条件不好,轴和轴承之间就不可避免地发生局部的直接接触,处于边界摩擦或干摩擦的工作状态,这时轴承易产生黏着磨损。为此,应提供优良的机械设备工作环境。要尽可能地改善机械设备在高温、重载、摩擦、振动、高速等不良工况下的长时间连续作业情况,减少空气中粉尘颗粒和水汽等对金属材料的入侵,防止各种酸碱性化学物质的浸入,为机械设备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防止金属材料的磨损失效,增强其使用性。另外还要本着经济可行的原则,及时对金属材料进行润滑和保养,适时对其进行维修,保证金属材料的可靠性,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3)工艺措施工艺的问题可以分为冶炼铸造和热处理两个方面。冶炼的成分控制、夹杂物和气体含量都影响材料的性能,如韧性、强度,这些性能在某些条件下与零件的耐磨性有密切的关系。热处理工艺决定了零件的最终组织,而多种多样的工况条件要求不同的组织。因此,要提高零件耐磨性,都要选择最合适的热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