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Successful User Experience: Strategies and Roadmaps
- 作者: (美)伊丽莎白·罗森茨维格(Elizabeth Rosenzweig)
- 译者: 赵利通
- 丛书名: UI/UE系列丛书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554400
- 上架时间:2016-12-8
- 出版日期:2017 年1月
- 开本:16开
- 版次:1-1
- 所属分类:计算机 > 图形图像、多媒体、网页制作 > UI/交互设计

内容简介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第1章 什么是用户体验 1
1.1 可用性技术能够改变世界 1
1.2 可用性和用户体验 4
1.3 用户体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 6
1.4 从专业机构的发展看用户体验的历史 8
1.5 引用文献 9
1.6 参考文献 10
第2章 设计思维 11
2.1 设计 11
2.2 设计思维简介 13
2.3 设计影响人的方式 16
2.4 创造力和创新 18
2.5 引用文献 25
2.6 参考文献 25
第3章 用户体验思维 27
3.1 将设计思维应用到用户体验中 27
译者序
可用性是指产品或服务的易用程度。可用性越好,产品或系统就越容易使用。好的产品是直观的,用户能够直觉地理解如何使用该产品。如电灯开关,每个人都知道按下去会开灯,拨上去会关灯。
可用性好,产品或服务所提供的用户体验就好。用户体验是指用户使用产品、服务或技术的体验。我们自己就是各种各样的产品、服务或技术的使用者。想必每个人都有过或好或坏的用户体验。糟糕的用户体验会让用户产生挫败感甚至敌意,以后不再使用该产品。
因此,用户体验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很多公司或机构认为,用户不懂产品,所以无法给出有价值的见解。他们认为自己是专家,自己知道用户应该使用什么样的产品。这样生产出的产品也许功能丰富,但是用户体验并不好。
用户体验设计的关键,就在于将人摆到设计的中心位置。以人为中心进行设计,满足的是用户的需要。好的用户体验设计是不可见的。在这样的用户体验中,人们也许意识不到产品的设计多么出色。例如,人们使用门把手开门,这是一个很自然的体验,人们不会去注意门把手设计的好坏。
本书作者在用户体验领域有着多年的经验,并且是“世界可用性日”的发起人,他对于用户体验和可用性设计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书中随处可见真知灼见,对其多加思考,必可从中获益。
本书的特色在于运用了大量的案例分析。这些案例是多位用户体验从业者的真实经历,显示了他们的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读之大有裨益。由于这些案例分析是由不同的业界人士撰写的,他们面对的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角度也各不相同,因此可以说展示在读者眼前的是一个用户体验设计的大千世界。
本书内容深刻,见解独到,建议用户体验设计的从业者深入阅读。对这个领域感兴趣的读者,也可以从中了解用户体验和可用性设计的知识。
希望读者在本书的学习中,能够深刻掌握用户体验和可用性设计的原则、实践、工具和方法学。希望今后各公司和机构所设计的产品、技术和服务能够具备更好的可用性,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赵利通
前言
本书针对两类读者。第一类读者是创新设计、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领域的专业人员或学生,他们希望理解如何创建成功的用户体验。你可以借鉴本书提供的具体策略和路线图。
第二类读者是想要理解如何将人放到第一位,从而以人性化方式构建产品的任何人。
无论是创建产品的专业人员或学生,还是开发技术、产品或服务的任何人,本书面向以下各类专业人士:
程序经理
产品经理
软件开发人员
项目经理
用户体验设计师
用户界面开发人员
可用性工程师
用户体验专业人员
信息架构师
网站设计师
网站开发人员
自然语言工程师
人工智能科学家
人因工程师
对于想要理解如何让机器更好地为人工作的任何人,可选择以下三种模式来阅读本书:
想要对成功用户体验有基本理解的人们,请阅读第1~5章。
序言
时间是上午10:30左右。我坐在一家酒店的餐厅里,轻啜着茶水。这是2004年。坐在桌子对面的是一个和颜悦色的女士,名字叫Elizabeth。餐厅中只有我们两个人,早餐已经停供,员工们正在准备午餐。他们就让我们在那里安安静静地坐着。
我刚刚认识Elizabeth。我们都来这家酒店参加一场会议。过去我们也曾共同出席过一些相同的会议,但是从没有真正地坐到一起聊聊天。在这次会议上再次碰面后,我们决定安排时间来见见面。于是,就有了这个场景。
大约20分钟的时间里,我们谈了谈各自在这个行业的一些经验,然后Elizabeth讲了一些话,让我突然有一种触电的感觉。每当直觉告诉我有什么大事发生时,就会有这种感觉。
我自认是一名科学家(行为科学家)。我拥有心理学博士学位,撰写过图书,为《财富》杂志1000强客户做过咨询工作。而且,我有着很敏锐的直觉。我相信我们都有这种直觉。我阅读并学习过关于无意识的心智处理的研究,所以实际上我并不认为直觉是神秘的或者属于另一个世界。
我时常会突然形成关于各种东西的想法、灵感和远见。这种特别强烈的直觉伴随着触电似的感觉,就像这个早晨,我坐在餐厅与Elizabeth谈话时产生的感觉一样。
她告诉我,她正在积极发起一个“世界可用性日”。我一开始没能完全明白她的意思。说句实话,我有点心不在焉,思绪跑到了我今天要在会议上发表的演讲。不过,我突然有了那种触电的感觉,我知道我需要收收心了。于是我打断了她:“从头再说一次吧。”这一次,我非常认真地听着。
Elizabeth认为,每年应该专门留出一天,用来提升全世界对可用性的认知。她正在考虑开始做这件事。“一定要做!”在这个空荡荡的饭厅里,我几乎是大声喊出了这句话。我想我的热情让她有些讶异。“你认为这个活动会成功吗?会产生影响吗?”她问我。“是的,”我回答道,“它会比你想象的更加成功。”
这次谈话发生在2004年。第一届世界可用性日在2005年确立了。在我写这篇序言时,已经是世界可用性日的第10个年头了。现在是2015年4月,而我们已经计划好在2015年11月的世界可用性日上,在40个国家举行134个活动。
在维基百科上查阅世界可用性日,或者进入世界可用性日的官网,你不会一眼看到Elizabeth Rosenzweig的名字。要搜索才能看到。这是因为Elizabeth是一位出色的领导者。她发起活动后,优雅地退到了幕后,让其他人接管工作,继续推动世界可用性日的发展。她让这个想法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当我们在餐厅中第一次探讨“世界可用性日”这个想法时,我考虑的是如何把这种想法变成一个极有价值的商业机会。我意识到Elizabeth在那天根本没有这样考虑。我认为我能高瞻远瞩,但一般是从这样的角度出发的:高瞻远瞩对我的客户和我的业务意味着什么?例如,“看起来我们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前进。那么应该以课程还是研讨会的方式提供呢?还是作为一个咨询服务?”或者,我可能这样想,“如果发起这项活动,人们是不是会认为我只是想得到更多业务?”然后我可能停下脚步,产生这样的想法:“天啊,那意味着做太多工作,而我已经这么忙了。”
我想这就是我和Elizabeth的主要区别,也是她最好、最令人敬佩的品质和才能之一:她能高屋建瓴地把握人性化设计,并使设计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且不会停下脚步。她看到了接下来要做什么才能让这个想法得到推进。她会付诸行动,而又不会被自负感拖住脚步。也许她也对实现远大的想法有着疑问和忧虑。但是不管怎样,她还是全心投入,带领我们向前进。本书也是一样,Elizabeth从宏观的角度以全新的视角揭示了如何打造优秀的用户体验。
考虑用户体验并不新鲜。在过去几十年里,很多人都在撰写、教授和实践着用户体验工作。有时候,用户体验的目标是设计不容易发生人为错误的产品,从而为产品负责人节省资金。有时候,目标是销售更多产品,或者通过减少重新设计的开销,降低开发成本。节省资金或赚取更多收入是用户体验一个好的目标。
但是除了这些实用性目标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目标。“我们能够创建更适合人们使用的产品吗?我们作为一个集体(企业、组织、政府、设计人员、开发人员),能够创建产品,让人们的用户体验变得更好吗?我们能否创建出有趣且易于使用的产品?能否创建出解决他人燃眉之急的产品?”询问这些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普遍的趋势,世界可用性日就是一个例子。这些问题的答案是“能”。现在是2015年,我们知道了如何设计这些以人为中心的用户体验。那么,没有阻碍了,是吗?我们已经准备好运用出色的用户体验设计,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不是吗?
其实还没有到这个程度。有意识地设计积极的用户体验的人们常常撞墙,而且是很多堵墙。你知道要做什么来设计出最优的体验,但是你所在的组织认识不到你要做的工作的价值。或者,他们看到了这些工作的价值,但是不愿意或者没有办法提供资源来完成这些工作。这些是目前存在的挑战。我们如何清除这些障碍,创建出色的用户体验呢?如何让组织投入到用户体验工作中?如何让他们接纳用户体验策略,以实现其潜力呢?
Elizabeth再次从宏观角度揭示了如今的世界需要什么,全心投入到工作中。她撰写了本书来推动我们前进,我们这里是指设计人员、组织和企业。如果你想设计和实现优秀的产品和问题解决方案,就需要设计用户体验。而如果想设计出色的用户体验,那么你所在的企业、公司或组织需要提供资源和策略来实现出色的用户策略。本书就是你的路线图。
Elizabeth,谢谢你再次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Susan Weinschenk博士
《100 Things Every Designer Needs To Know About People》的作者
Edgar Wiscons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