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Driving Fear Out of the Workplace: Creating the High-Trust, High-Performance Organization
- 作者: (美)凯瑟琳 D.瑞安(Kathleen D. Ryan) 丹尼尔 K.奥斯特莱克(Daniel K. Oestreich)
- 译者: 王菲菲
- 丛书名: 职场好习惯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199311
- 上架时间:2016-12-1
- 出版日期:2007 年1月
- 开本:16开
- 页码:248
- 版次:1-1
- 所属分类:经济管理 > 管理 > 人力资源/行政 > 综合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您想让员工不仅对工作负责,而且还对工作结果负责吗?您想建立高效的、与企业战略相匹配的组织结构吗?您想建立可拓展的组织结构形式,使之能与企业的成长相匹配吗?——请您关注组织结构设计!
为什么转型如此艰难?为什么能人不再能?如何实现新老交替的平稳过渡?为什么员工只对工作负责,不对结果负责?如何合理配置各业务单元的权力?30个观点简述中国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和变革的原则!告诉您如何明确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条件因素,如何设计组织结构框架,如何明确部门职能,如何明确岗位职责,如何落实组织结构。
本书针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与企业发展战略相脱节、新老交替困难重重、员工只对工作负责不对结果负责等问题,从理论上对组织结构的规范分工协作体系进行了系统论述,同时从实践上对如何构建能够适应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组织结构体系、如何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如何明确员工的责任、如何克服组织结构调整的阻力等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与措施:以期帮助企业形成一个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匹配的职权体系。
作译者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这些问题都与组织结构
有关/1
情境1:为什么转型如此艰难/2
情境2:为什么能人不再能/4
情境3:如何实现新老交替的平稳过
渡/6
情境4:为什么员工只对工作负责,不
对结果负责/8
情境5:如何合理配置各业务单元的权
力/9
第二章 理论:有关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
观点/13
第一节 组织及其组织结构/14
观点l:组织从本质上而言,是一个利
益共同体/14
观点2:组织成员志同道合、能力互补
是组织得以发挥其功能的前提/16
观点3:组织管理的核心在于创造一个志同道合、相
书摘
某企业已有多年发展历史,针对本企业各部门职责不清,很多工作相互推诿的现象,在外部管理咨询公司的帮助下,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理念,重新设计了组织结构,编写了各部门的部门职能说明书和各部门岗位职责说明书,形成了相应的组织手册以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
但在组织手册颁布实施以后,尽管以前员工经常说的“我以为这不是我的事情”之类的话少了,事情也基本上有人做了,但还是常常做得不到位。当某件事情没有做好、上级追究责任时,员工经常说的话变成了“该做的我都做了”。比如说公司决定周五举行发展战略宣讲会,老总要求办公室必须通知到每一位中高层管理者,保证每位中高层管理者都能参加会议。而事实上,当周五会议如期举行时,老总却发现有近20%的中高层管理者没有到场。老总责问办公室主任为什么有部分中高层管理者没有到场时,办公室主任辩解说:我已经发手机短信给每一位中高层管理者,而且已经在短信中说明会议重要,要求各位中高层管理者务必参加。至于最后为什么有一部分中高层管理者没有参加,他也不知道。
对此,老总认为,作为办公室主任,不仅要做好上传下达,而且要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有效。他不应该发完通知就完了,而应该进一步了解对方有否收到信息,是否已经意识到了会议的重要性以及是否确实进行了合理安排,能够确保参会。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每一位中高层管理者能够与会,他还应该在会议前主动地通过各种手段提醒每一位中高层管理者,协助每一位中高层管理者合理安排工作,以确保每位中高层管理者与会,而不应该只是被动地通知信息。因此,有部分中高层管理者没有参加会议,就是他没有尽到工作责任。对此,办公室主任觉得非常冤枉,认为自己“该做的都做了”,至于有一部分中高层管理者最终没有参会,是这部分中高层管理者的责任,而不是他的责任。
问题4:通过部门职能说明书和各部门岗位职责说明书的梳理,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明确了各自所应该开展的工作,但为什么在企业中仍然普遍存在着员工只对工作负责,而不对工作结果负责的现象呢?
情境5:如何合理配置各业务单元的权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某企业的业务趋于多元化。为了便于各业务单元更好地发展,企业决定对各项业务进行专业化经营,分别成立了集团和5个子公司。集团负责投资决策和经营监督管理,各子公司负责各自业务的专业化经营。
成立集团以后,三个子公司在经营班子的努力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其他两家子公司经营却逐步走入困境。集团对这两家子公司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一家子公司是业务刚走上轨道,需要在市场开拓上下功夫,却由于要分心负责自己的人事、内部管理等,所以在市场开拓上没有能够花大力气,导致不进则退;另一家子公司则是由于集团当时没有很合适的人选,其主要经营者的能力较弱,难以全面负责,导致经营业绩每况日下。
据此,集团管理层进行了探讨,有人提出:既然这两家子公司的负责人能力不足,是否可以收回部分权力,将人事等部分职能交由集团职能部门负责。但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集团公司当初的定位就是投资决策和经营监督,不应介入子公司的具体经营管理;若要介入,就要修改集团公司的定位,将其他子公司的这部分权力也收回,实行统一管理。双方各执己见、争执不下。问题5: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确实会出现类似的下属企业由于各项业务起点不同,经营管理者的能力不同,从而导致不论统一按分权对待,还是按集权对待,都会出现有的业务部门给予的权力过大,有的则过小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设计业务单元,才能使各业务部门的权力与其能力相适应,并能较好地激发和鼓励各业务部门的积极性?
在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中,职权体系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企业中各种理念、各项目标和计划,都需要分解成各项工作落实到各个部门和岗位之中。如图l-l所示,没有合理的分工和良好的协作关系的确立,企业的各项目标和计划就难以得到落实,群体的力量也难以有效发挥。情境1中的企业之所以转型困难,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人们忽视了组织设计和变革的重要性,没有根据业务重点的转移及时对组织结构作出调整,从而导致企业的资源配置和管理模式落后于企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