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蚂蜂窝出品,蚂蜂窝2015年年度旅行家净源沉淀十年之作
十年旅居,从独自流浪到四口之家,从非洲、中美、东欧到北美,他乡处处成故乡
她不只是一个旅行者,而是在那些地方有了一段又一段的短短浅浅的生活,并留下了长长深深的思念。她不在马上看尽长安花,只是在长安停下脚步,试图将旅居的日子也过成一朵花那样,安静地、努力地、慢慢地,开放。
内容简介
作译者
24岁,开始一个人流浪。
34岁,已是一双儿女的妈妈。
流浪十载,旅居非洲、中美、东欧,如今暂居美国西雅图。
生活,在旅行中静静绽放……
目录
一、旅居就是那么开始的 (非洲 2005—2006年)
1. 尼日利亚:学会快乐的意义
初踏非洲大地
借我一间浴室,还你一个家
欢迎来到枪战现场版VIP席位
落魄的王子,依然快乐
说过爱以后,相忘于江湖
我的尼日利亚妈妈
吃在哪儿都是重要的事
2. 肯尼亚:另外一种拓荒者
什么才是我的肯尼亚?
全世界最好的动物园,那一年看完了
动物之外的国家公园
今晚我加班,请丹尼斯来接我
3.卢旺达:大屠杀后十二年
你记得电影中的格雷戈瓦吗?
穿越卢旺达,从东到西
二、生活即是一场旅行(中美洲与加勒比地区2007—2008年)
1.初访古巴,迷失哈瓦那(2007年)
书摘
那个夺命狂奔去报警的Prince(王子),别笑话他的名字,人家真的是王子。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尼日利亚现行的土王(酋长)制度。尼日利亚现在是一个联邦国家,在成立联邦之前是一个一个独立的小国,每个小国都有自己的土王(King),国王下一级就是一个个传说中的酋长(Chief)了,成立联邦之后这些土王和酋长仍然存在,有自己的管辖地,土地和王权由其家族承袭。根据经济和政治的实力区别,在很多地区,尤其是在以豪萨族为主的尼国北部,土王和酋长既是行政首领亦是宗教领袖,权势依然大于联邦政府,一呼百应, 派头十足。2006 年的宰牲节,我应客户之邀,去土王依然权倾一方的北方卡齐纳州观礼,看到一场各个酋长到首府来朝拜土王的盛会。最后, 紫色的华盖帐幔下,土王坐在高大的骆驼背上缓缓进场,两边侍从骑着骆驼敲着象皮鼓随行。酋长们对土王顶礼膜拜的场景,令我在恍惚间,已全然不知身在何方。我们这位Prince 的爹,正是尼日利亚大大小小的土王之一。尼日利亚民风中本来就还盛行一夫多妻制,拥有土地和财产的土王, 更是可以娶无数个老婆,生无数个孩子,而Prince,正是他爹无数个孩子中的一个。
据他自己所说,他有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每次听到这个说法我总想笑。可兄弟姐妹多了,我们的王子老兄便徒有王子之名,没有任何的实惠,不得不在中国公司做个司机,每月挣几个大洋养家糊口。王子尚且如此,其他的普通老百姓就更是心酸。我们还有一个司机叫伊玛,有一次他带我出去买东西,看见我买了一串红提,当时不说,回到办公室,央了一个男同事过来跟我说:“这葡萄是进口的东西,从来没有吃过,请问小姐可以不可以给我一颗尝尝?” 当下只觉得一阵不忍,就要这男同事把葡萄都拿过去,分给几个司机都尝尝。这回倒是我的同事不答应了——1700 奈拉,那么小小一串葡萄,我在尼国一年,也没吃过几次。 不过,在尼日利亚,你从来不会见到贫穷给人们带来悲伤。相反, 哪怕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两顿之间他们还是能在树下悠闲地晒太阳, 不知从哪儿传来一阵音乐,他们就跳起舞来,满身都是热情而灵活的力量。只要有音乐响起的地方,就能看到当地人快乐地舞蹈,无论是在排队,或是路过,还是在星期天的教堂。
白人世界的教堂里, 赞美的诗篇是那样的庄严肃穆,充满深情。而尼国人的教堂里的礼拜仪式,你完全可以想象成一场热热闹闹的歌舞音乐会。每个尼日利亚人都是天生的歌唱家和舞蹈家,他们大声地歌唱,随着歌声热情地摇摆舞蹈,用他们独特的方式来赞美他们的天父。我们去首都之外的州里参加本地人的婚礼,婚礼上除了专门的乐队之外,还有一群一群的小孩子,他们没有乐器,但这也阻挡不了一颗颗热爱音乐的心,他们用铁皮罐子做鼓,小木棍做棰,最初的艺人,就这样诞生。
有人将中西部非洲的贫穷归因于太优越的自然条件。看吧,没有严寒也没有酷暑,随便种什么庄稼,把种子扔进地里就好了,过段时间自然就有收成;饿了渴了,经过哪棵树就摘下来几个果子,芒果、木瓜或是大蕉,更别说地底下还满是各种资源。自然条件的优渥,导致了他们缺乏动力,不思进取。当然,你也可以将那种不进取理解成慢节奏的生活,从不焦虑,永远快乐。阿布贾的树木并不多,几乎任何时候,每一棵树下,都能看到无所事事的当地人,厉害一点的、身手矫捷的人,还能一直爬到椰子树高高的树顶上。不同的是位置,相同的是,一棵树,就够他们消磨掉一整个下午,乃至一辈子。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尼日利亚人都是这样的无所事事、靠天吃饭,我和我的同事们也见过许多的富人,垄断了尼国的柴米油盐等民生行业,有南部的石油大亨,也有电信运营商主席,他们并没有太多的个人享受,相反却是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尼国腐败不假,富人的财富积累方式我不评价,但是我想,勤奋和努力,在任何一个社会的财富积累中仍然是必须。我们承认这个世界的确有太多的不公平,同样的勤奋不一定会带来同样的成功,可世界又是公平的,懒散一定没有出路。
这是一种纠结的矛盾,一方面我深深被普通尼国人无所不在的快乐所感染,另一方面又有种怒其不争的感慨。这种胶着、不断的碰撞,逐渐内化成自己的人生哲学,如何在努力与不争之间得到平衡。不过,无论如何,我们能从任何一个人身上学到东西——在尼国的一年,那些原始天然的快乐逐渐抚平一颗焦虑的心,我最大的改变,就是学会了让快乐成为一种习惯,从此拥有一颗越来越平静的心。从来不曾想过,正是从尼国开始,我的人生,才知晓快乐的意义。听吧,我们楼下的食堂里那几个帮厨的厨娘啊,每天早上,都是她们很早就起床,一边打水一边大声唱歌,哗哗的水声和欢快的歌声扰我清梦,从最初觉得困扰却又不忍发火,后来变成一种陪伴、一种象征,因为她们唱得是那么的欢快,那是发自内心的歌声。那么我,干脆就躺在这非洲的黎明里,静静地享受吧。
同类热销商品
聚焦人民大会堂
- ¥48.00
- ¥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