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革命:大数据与分析如何改变医疗模式
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我们如何鼓励个人,才能让他们更有动力让自己变得更健康?
我们如何保证患者能遵循治疗方案?
我们如何在医疗体系中创建更多的选择机会?
我们如何让医疗提供方更好地彼此协作?
我们如何提高医疗服务的有效性?
我们如何提高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我们如何构建更加个性化的医疗?
在《医疗革命》一书中,作者克瑞莎•泰勒(医疗创新和管理领域的知名专家)从设计思维的视角,探索了利用信息技术将医疗保健业引入体验经济的方式。在体验经济中,患者角色将转型为医疗产业的消费者,拥有更多的医疗选择权和决定权,从而成为自身健康的积极参与者。
泰勒女士创新性地构想了一种由大数据和分析学驱动的新型医疗体系,在该体系中,人们的心理健康与生理疾病受到同等重视,患者转型为医疗业的“消费者”,整个体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水乳交融,为我们提供独一无二的个性化医疗体验。通过数据连接,医疗保健这个“生态环境”中的每个人,包括医生、保险商、研究人员,都能获取海量的医疗健康信息。无论身处健康之旅的哪个发展阶段,“保持人们的身心健康”都是医疗保健业的奋斗目标。医疗革命才刚开始,令人兴奋的旅程正期待着我们的共同参与。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在本书中,作者从设计思维的视角,探索了利用信息技术将医疗保健业引入体验经济的方式。在体验经济中,患者角色将转型为医疗产业的消费者,拥有更多的医疗选择权和决定权,从而成为自身健康的积极参与者。泰勒女士创新性地构想了一种由大数据和分析学驱动的新型医疗体系,在该体系中,人们的心理健康与生理疾病受到同等重视,患者转型为医疗业的“消费者”,整个体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水乳交融,为我们提供个人化医疗体验。通过数据连接,医疗保健这个“生态环境”中的每个人,包括医生、保险商、研究人员,都能获取海量的医疗健康信息。无论身处健康之旅的哪个发展阶段,“保持人们的身心健康”,都是医疗保健业的奋斗目标。医疗革命才刚开始,令人兴奋的旅程正期待着我们的共同参与。
作译者
SAS软件公司健康与生命科学全球实践部的一位全球产业顾问,负责帮助全球医疗机构解决当前医疗业所面临的迫切难题。克瑞莎•泰勒在2008年加入了SAS,并参与了医疗业各个领域的许多工作,包括政策制定、产品管理以及顾问咨询。克瑞莎•泰勒同时也是莱美德公司(Remedy,意为“治疗”)的CEO与联合创始人。该公司是一个专注于慢性疼痛管理的数字健康平台。
目录
推荐序二
推荐序三
推荐序四
推荐序五
前 言
致 谢
第一部分 构思
第一章 简 介
痛点
起点
经验乃万事之师
你的医保体验怎么样?
体验经济
医保趋势
从量到质
保险市场
互操作性
其他趋势
第二章 深度思考
媒体评论
——春雨医生CEO 张锐
本书向读者系统地展现了怎样通过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引领医学研究,以求更有效地实现医疗的个性化、定制化、精准化。我向各位推荐此书,从思维到方法论,从构思到实施,此书必将给各位读者带来诸多灵感,引发更深入的思考。
——好大夫在线创始人 王航
在这本《医疗革命》中,克瑞莎•泰勒基于其在医疗创新管理领域浸淫多年的开阔视角,为医改的实现方式提供了一份全面系统的近似行动纲领性的文件。
——碳云智能创始人 王俊
这是一本具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且能洞析未来,并能从中不断发现新机会的书,无论是政府人员还是创业者、公众患者、医生、保险人员、医疗商业模式设计者、医药健康企业人员,都能从中找到感兴趣的内容,并能刺激迸发出更多的灵感,以指导今后的工作和创业。
——赛柏蓝CEO 韦绍锋
这本《医疗革命》所阐述的内容,将之前很多理论化的概念真正转化到构建与操作层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用方法。诚挚推荐给所有医疗行业的相关人士,它将带您翻开一个新的篇章——从人本视角满足医疗需求,推动构筑以人为本的高效服务体系。
——互联网医疗中国会行业研究员 关普璟
书摘
第一章在一开始就介绍了设计思维和体验经济,这两者是本书的核心概念。提姆?布朗的大作《由设计引发的变革》给本书的写作带来了很多灵感,受该书的影响,我才在本书中引入了上述两个概念。布朗在大作中讨论了设计思维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产品、服务和系统中的体验创新。我就是遵循设计思维的过程来确定本书的主要框架的。
设计思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创新方法,能帮助我们将观察结果转化为深刻见解,再将见解转化为可以提高生活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设计思维的过程非常独特,它一开始就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需要放在创新过程各个阶段的核心位置上。该过程如下图所示:
我和团队在一家致力于疼痛管理的初创公司“莱美德”(Remedy, 中文意为“治疗”),利用设计思维模式开始了我们的产品设计,我简单介绍了我们的起步过程。我们首先彻底了解了疼痛患者和疼痛科医生们的需求和体验——这种做法在医疗行业并不常见。
当今世界已经开始以体验经济为特征,在体验经济中,人们从被动消费转为主动参与。大多数行业的服务已经完全转变为传递一种体验,还有很多行业甚至更进一步,提供的是个性化、定制化的体验。无论我们是坐在飞机上、在杂货店购物还是入住宾馆,我们都不是在执行一项任务,而是在进行一种体验。此外,我们是主动的参与者而非被动的消费者。
设计思维帮助我们实现了主动参与,以及更好、更多的整体体验。在医疗行业,我们不仅需要积极的参与者和更加丰富的体验;随着行业向“患者中心制”和“价值医疗”的转变,我们还需要用人本方法论,从其他不同视角看待医疗问题。
第二章:深度思考
设计思维的第一阶段是探索阶段,我们在该阶段深入了解人们需求和渴望。我踏上了一段寻找之旅,试图从患者身上探寻“患者中心制”背后的意义;然后谈论了我所发现的有关个人医疗体验的全部感受和见解。我的目的在于围绕“我们典型的医疗体验与理想中的医疗体验”这个主题,开展与受访者之间的对话。我把这种方法引入了莱美德的疼痛管理项目中,并希望能把从该项目中得到的结论拓展到更广阔的医疗体系当中,了解整个体系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我发现每位受访者的体验经历都贯穿许多统一的主题;我还发现,有大量机会可以让我们同时影响“医疗”与“保健”这两个领域。
以下就是我发现内容的简图:
该图是我绘制的“体验蓝图”的一部分。体验蓝图是设计思维的一项工具,让你可以从顾客的角度(就目前这个案例而言,就是患者的角度)来确定被研究对象中最有意义的观点或最主要的问题。这些观点随后就可能变成我们的机遇。这些机遇始于“确定问题” 阶段,即设计思维的第二阶段。以下就是我在医疗系统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我们如何鼓励个人才能让他们更有动力让自己变得更健康?
我们如何保证患者能遵循治疗方案?
我们如何在医疗体系中创建更多的选择机会?
我们如何让医疗提供方更好地彼此协作?
我们如何提高医疗服务的有效性?
我们如何增加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我们如何构建更加个性化的医疗?
第三章:灵感
寻找灵感是设计思维的第三个阶段。由于我在医疗行业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其他行业也曾经遭遇过,所以在本章中,我考察了其他行业处理类似问题的经验。我特别关注了银行业、零售业,以及某些本行业的先行者。
以下是我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