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C Programming: a Q & A Approach

内容简介
目录
C Programming: a Q & A Approach
出版者的话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第1章 编程基础 1
课程1.1 编程语言 1
1.1.1 汇编语言 1
1.1.2 高级语言 1
课程1.2 软件工程 3
1.2.1 自顶向下模块化设计 3
课程1.3 C语言、ANSI C和C编译器 5
1.3.1 C和ANSI C 5
1.3.2 程序开发 5
课程1.4 利用位表示字符、符号、整型数、实型数、地址和指令 7
1.4.1 字符和符号 7
1.4.2 整型数 8
1.4.3 实型数 9
1.4.4 十六进制和八进制表示 9
前言
近年,在全球信息化大潮的推动下,我国的计算机产业发展迅猛,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这对计算机教育界和出版界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而专业教材的建设在教育战略上显得举足轻重。在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时间较短的现状下,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其计算机科学发展的几十年间积淀和发展的经典教材仍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因此,引进一批国外优秀计算机教材将对我国计算机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与世界接轨、建设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
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较早意识到“出版要为教育服务”。自1998年开始,我们就将工作重点放在了遴选、移译国外优秀教材上。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与Pearson,McGraw-Hill,Elsevier,MIT,John Wiley & Sons,Cengage等世界著名出版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从他们现有的数百种教材中甄选出Andrew S. Tanenbaum,Bjarne Stroustrup,Brian W. Kernighan,Dennis Ritchie,Jim Gray,Afred V. Aho,John E. Hopcroft,Jeffrey D. Ullman,Abraham Silberschatz,William Stallings,Donald E. Knuth,John L. Hennessy,Larry L. Peterson等大师名家的一批经典作品,以“计算机科学丛书”为总称出版,供读者学习、研究及珍藏。大理石纹理的封面,也正体现了这套丛书的品位和格调。
“计算机科学丛书”的出版工作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鼎力相助,国内的专家不仅提供了中肯的选题指导,还不辞劳苦地担任了翻译和审校的工作;而原书的作者也相当关注其作品在中国的传播,有的还专门为其书的中译本作序。迄今,“计算机科学丛书”已经出版了近两百个品种,这些书籍在读者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并被许多高校采用为正式教材和参考书籍。其影印版“经典原版书库”作为姊妹篇也被越来越多实施双语教学的学校所采用。
权威的作者、经典的教材、一流的译者、严格的审校、精细的编辑,这些因素使我们的图书有了质量的保证。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科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教材改革的逐渐深化,教育界对国外计算机教材的需求和应用都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我们的目标是尽善尽美,而反馈的意见正是我们达到这一终极目标的重要帮助。华章公司欢迎老师和读者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建议或给予指正,我们的联系方法如下:
华章网站:www.hzbook.com
电子邮件:hzjsj@hzbook.com
联系电话:(010)88379604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号
邮政编码:100037
序言
C语言已经诞生了近半个世纪。在飞速发展的计算机领域,它完全称得上是一门古老的语言。虽然古老,但它和它的后继者C++以及Ojbective-C一起形成的C语言家族,依然是目前计算机行业最流行的开发语言之一,尤其在一些要求速度和效率的应用(如操作系统、编译器等)中,始终占据着不可动摇的统治地位。
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的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C语言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C语言,将在今后学习操作系统和编译原理时遇到更大的困难。但是不可否认,C语言由于在设计之初并不是一门教学语言,它的设计思想体现了很多底层的支持和对效率的考虑,如指针的概念、字符串的定义和操作、位操作等,这些内容对于刚刚接触计算机编程的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掌握上,都具有一定的难度。
本书作者在长期的C语言教学中发现,作为一本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能让学生扎实地掌握C语言,必须要提供大量的编程实例,而不是在课堂上过多地讲解理论。通过实例学习编程虽好,但是当学生完成这些实例的时候,他们不可避免地会提出很多的问题。所以本书又将所有实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和解答与实例一并给出。通过实例,再配合问答,学生可以快速地掌握C语言中的重要知识点。 通过在大学里的教学实验发现,利用本书作为教材,学生反映学习的难度降低了,同时对C语言的掌握也更加扎实了。
我出版过一本C语言的书籍,也从事过两年的C语言教学工作,所以深知C语言对于计算机专业的重要性以及C语言教学的难度。当我看到这种基于实例和问答方式进行组织的C语言教材时,感觉到本书的翻译和出版将对C语言教学做出一些非常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所以毫不犹豫地接受了翻译的任务。
我在深刻理解全书内容的基础上力求准确,对于发现的笔误和印刷错误进行了更正。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得到了出版社和家人的支持和帮助,出版社的编辑对译稿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感谢!
限于水平,译文中疏漏和错误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如有任何建议,请发送邮件至zhaoyan.hrb@gmail.com。
译者
201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