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美)Robert L. Boylestad (罗伯特. L. 博伊斯坦), Louis Nashelsky (路易斯. 纳什斯凯)
- 译者: 李立华
- 丛书名: 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289156
- 上架时间:2016-7-26
- 出版日期:2016 年7月
- 开本:16开
- 页码:608
- 版次:1-1
- 所属分类:工业技术 > 电工技术 > 电路 > 模拟、数字电子技术
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工学 > 电工电子
编辑推荐
本书适合作为电子、计算机、通信等相关专业电子电路基础课程40学时到68学时的英语或双语教学教材。
内容简介
作译者
目录
1.1 Introduction
1.2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Ge, Si, and GaAs
1.3 Covalent Bonding and Intrinsic Materials
1.4 Extrinsic Materials: n-Type and p-Type Materials
1.5 Semiconductor Diode
1.6 Ideal Versus Practical
1.7 Resistance Levels
1.8 Diode Equivalent Circuits
1.9 Transition and Diffusion Capacitance
1.10 Reverse Recovery Time
1.11 Diode Specification Sheets
1.12 Semiconductor Diode Notation
1.13 Zener Diodes
1.14 Light-Emitting Diodes
1.15 Summary
1.16 Computer Analysis
Problems
Chapter 2 Diode Applications
2.1 Introduction
前言
● 半导体二极管
● 二极管应用电路
● 双极型晶体管BJT基础
● BJT放大电路的直流偏置电路分析
● BJT放大电路的交流分析
● 场效应晶体管FET基础
● FET放大电路的直流偏置电路分析
● FET放大电路的交流分析
● BJT和FET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分析
● 模拟集成运算放大器基础
● 运算放大器和比较器的应用电路
● 功率放大电路
● 反馈放大电路
当您拿起这本书的时候一定会感到非常厚重,不过请不要担心,这是由于本书中有大量的例题和详尽的解释所致,而这也是本书的特色和非常适合作为电子电路基础入门教材的原因。下面让我们一起开启电子电路基础的入门之旅,直到您完成这本书的学习,奠定自己在电子电路领域的知识基础,掌握开启电子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相关专业知识学习的钥匙。
现代几乎所有电子系统的构成基础都是半导体材料,因此首先了解一些半导体材料的基本知识,对于理解半导体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很有帮助。这些知识包括原子结构、本征半导体、掺杂半导体、载流子(一种能够携带电荷的粒子)、PN结等。这部分是微电子知识,如果只关注半导体器件的使用以及外围电路的分析设计,也可以忽略这部分内容(1.1节至1.5节)。本书第1章至第8章主要讨论三种半导体电子器件及其单元电路:二极管、双极性结型晶体管(BJT)和场效应管(FET)。
二极管
二极管的内部核心是PN结,1.6节至1.14节介绍了二极管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等效电路模型,包括基本二极管和几种特殊二极管,例如齐纳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等。而二极管的应用电路在第2章详细阐述,并有丰富的例题分析,包括半波整流电路、全波整流电路、削波电路、钳位电路、利用齐纳二极管的稳幅电路等。在分析方法上,第2章介绍了负载线分析方法和等效模型分析方法。如果您的学习重点是晶体管放大器,而不是二极管,那么第1章和第2章可以作为了解和自学内容。但是需要注意,PN结也是晶体管的构成基础,因此若要研究晶体管构成并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也需要首先掌握PN结工作原理。
双极性结型晶体管(BJT)
双极性结型晶体管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基本晶体管,第3章主要描述其内部结构、类型及3种基本组态的运用。晶体管内部结构特点及工作机理导致了其外在特性具有放大电压或者放大电流的能力,但是如果只关心晶体管的应用,也可以忽略晶体管的内部结构和微电子工作机理。晶体管的应用主要从学习3种基本组态出发,掌握各种组态的特点以及晶体管的工作区。晶体管是一种有源器件,需要设置直流工作点才能正常工作(例如,放大交流信号时,晶体管需要通过设计直流工作点使其工作在线性放大区,才能无失真地放大交流小信号)。因此,当初学者开始学习由单个晶体管构成的基本放大电路时,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晶体管的直流偏置电路,目的是设置合适的直流工作点,使其工作在合适的工作区(详细分析见第4章);另一方面是晶体管交流小信号放大电路,目的是分析晶体管放大输入交流小信号的能力,例如增益、输入/输出特性等(见第5章)。值得说明的是,晶体管对于直流和交流的响应是不同的,因此第4章主要分析直流偏置电路,需要首先画出原电路的直流等效电路,再进行分析;而第5章主要分析交流小信号放大电路,需要首先画出原电路的交流等效电路再进行分析。同时,虽然晶体管是非线性器件,分析非常困难,但是当输入为交流小信号时,其变化范围很小,晶体管的非线性特性可以等效为线性特性,因此晶体管可以用其小信号微变等效模型来替代,这样获得的等效电路可以采用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例如基尔霍夫定律等。通过学习第4章和第5章,读者将掌握单个BJT构成的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