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本书的整体行文是基于“说些历史、话些故事、聊些技术、谈些思考”这样的思路展开的。全书共有13章,逻辑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尝试对“数觉→数→数据→大数据”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并陈述社会各界迎接和拥抱“大数据”的若干事实;第二部分尝试从技术实现和部署实施的角度厘清大数据技术流程,并从多个视角和层面阐述各个环节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重点叙述不同知识背景的研究群体针对大数据的态度、行动和思维方式;第三部分尝试从管理策略、价值实现及思维方式三个角度厘清大数据落地应用涉及的技术和非技术问题,并从多个视角和层面梳理各个环节的要点和细则;第四部分在对互联网的技术发展脉络及国际经济形势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在“互联网 ”概念被热炒及全民总动员的当代大数据的潜在发展机遇和应用场景。
目录
第一篇现象及感性思辨
第1章大数据溯源3
1.1引言3
1.2数觉及数的起源7
1.3模拟与数字计算10
1.4从数据到大数据15
1.5大数据时代19
1.6本章小结23
本章参考文献23
第2章大数据现象25
2.1引言25
2.2政界大数据28
2.3业界大数据33
2.4学界大数据39
2.5本章小结44
本章参考文献45
第3章大数据产业46
3.1引言46
3.2大数据产业环境49
序言
作为一名大学全职教师,在教学和科研的过程中,我有幸接触、参与和主持了“大数据”相关的课程讲授、项目研发和咨询服务。在教学相长及每一个项目场景的迭代研发过程中,我对“大数据”及数据驱动的项目研发颇有感触。当我尝试把这种感触和心得与学生、同事、学界小同行及项目甲方(有的是软件企业,有的是直接应用方,比如政府、企事业单位等)进行交流的时候,我发现针对不同特点的受众,必须有意地调整相关说辞,否则很难有理论技术及应用情怀方面的共鸣和共振。我想这其中的原因最有可能在于:
1)虽然大家都认为“大数据”是有价值的,但因为价值是极具主观色彩的,所以针对同一个应用场景,不同角色的利益主体出于自身的价值观和心理习惯会持有不同的价值期望。这就意味着,不在同一个价值观体系里的所有讨论,其成效大多会大打折扣。
2)拥抱“大数据”是一种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和工种的集体协作行为,具有不同知识背景和方法论的不同个体如何有效地进行协作本身就是一个难题,需要在多边理解与互补的基础上互融互通、相互成就。
出于对“大数据”的敬畏,本书尝试将笔者面向不同群体陈述和演讲的观点加以梳理和规整,希望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分析和研判“大数据”这件事。但是“大数据”涉及的内容太多,笔者无法也从来没有想过,仅仅通过一本书就能详尽介绍其方方面面。本书尝试从相对宏观的角度对“大数据”进行介绍,希望通过这种介绍,能够让大家对“大数据”形成初步的印象,而具体的细节则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深入了解。
本书的整体行文是基于“说些历史、讲些故事、聊些技术、谈些思考”这样的思路展开的。本书共有13章,逻辑上分为四篇,分别是:
第一篇现象及感性思辨:本篇尝试对“数觉→数→数据→大数据”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并通过社会各界迎接和拥抱“大数据”的若干事实,厘清几个基本问题:“大数据”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大数据”?“大数据”得到各界关注的原因是什么?社会各界或各个利益主体是如何拥抱“大数据”的?本篇包括3个主要章节,分别是:
第1章大数据溯源
第2章大数据现象
第3章大数据产业
第二篇技术及选型思路:本篇尝试从技术实现和部署、实施的角度厘清大数据技术流程,并从多个视角和层面阐述各个环节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重点叙述不同知识背景的研究群体针对大数据的态度、行动和思维方式。本篇将通过对“数据采集→数据存取→数据建模→知识发现”技术流程的梳理,以及各个环节技术选型的应用提示,厘清几个基本的技术问题:从何处及如何获得数据?将数据存储在何处及如何管理?如何分析数据以探明数据背后的知识和洞见?本篇包括6个主要章节,分别是:
第4章大数据支撑技术
第5章数据采集与整合
第6章数据存储与管理
第7章数据表示与理解
第8章数据理解与建模
第9章知识发现与应用
第三篇实施及理性思考:本篇尝试从管理策略、价值实现及思维方式三个角度厘清大数据落地应用所涉及的技术和非技术问题,并从多个视角和层面梳理各个环节的要点和细则。此外,本篇将围绕“大数据实施及过程管理→大数据价值及价值评估→大数据思维及价值实现”这一主线,给出各个环节的应用提示,并厘清几个基本问题:“大数据”的价值在哪里以及如何实现?如何部署、实施一个大数据项目?应该以怎样的思维方式和执行策略应对“大数据”的挑战?作为一个数据分析师应该具有哪些情怀?本篇包括3个主要章节,分别是:
第10章大数据实施
第11章大数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