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Macroeconomics
- 作者: (美)R.格伦·哈伯德(R. Glenn Hubbard) (美)安东尼P.奥布赖恩(Anthony P. O’Brien)
- 译者: 王永钦 李博
- 丛书名: 华章教材经典译丛(清明上河图)系列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540915
- 上架时间:2016-6-28
- 出版日期:2016 年7月
- 开本:16开
- 版次:1-1
- 所属分类:经济管理 > 教材 > 专业课 > 宏观经济学
教材 > 经济管理教材 > 专业课 > 宏观经济学

内容简介
作译者
R. 格伦· 哈伯德(R. Glenn Hubbard)是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院长和Russell L. Carson金融经济学教授,同时他还是哥伦比亚文理学院的经济学教授。此外,他还担任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研究员,并且是多家公司的董事,这些公司包括:Automatic Data Processing、Black Rock Closed-End Funds、KKR Financial Corporation以及大都会人寿。他还曾在Capmark Financial、Duke Realty、Information Services Group和Ripplewood Holdings中担任董事一职。哈伯德教授1983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01~2003年,他担任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经济政策委员会主席;1991~1993年担任美国财政部助理部长;如今则是无党派资本市场监管委员会的联席主席。哈伯德教授的研究领域包括公共经济学、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公司理财、宏观经济学、产业组织以及公共政策。哈伯德教授曾在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100多篇文章,这些杂志包括:《美国经济评论》、《布鲁金斯经济活动论文集》、Journal of Finance、《金融经济学杂志》、《政治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经济学季刊》、《兰德经济学杂志》以及《经济学与统计学评论》和Journal of Money,Credit,and Banking杂志。他的研究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和许多私人基金会的资助。
安东尼 P. 奥布赖恩(获奖教授和学者)
安东尼 P. 奥布赖恩(Anthony P.O’Brien)是利哈伊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他于1987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学位,教授经济学原理课程已经超过15年。奥布赖恩教授曾获利哈伊大学优秀教师奖。他曾担任Diamond经济学教育中心主任、Dana基金会冠名教授。他是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和卡内基-梅隆大学产业管理研究生院的访问教授。奥布赖恩教授的研究领域包括美国汽车产业的演变、美国经济竞争力的源泉、美国贸易政策的发展、大萧条的起因、白人与黑人收入差异的原因等。奥布赖恩教授的研究成果发表于多个顶级学术期刊,其中包括:《美国经济评论》、《经济学季刊》、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Industrial Relations、《经济史杂志》以及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他的研究获得多家政府机构和私人基金会的资助。除了教学和写作,奥布赖恩教授还担任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的编委。译者简介 About the Translators王永钦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2004),耶鲁大学博士后(2008~2010年),哈佛大学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2016~2017年),现任复旦-绿庭新兴金融业态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985平台副主任。在国际和国内经济学权威期刊发表多篇文章(其中有4篇为卷首文章),具体包括Journal of Economics,China Economic Review,《经济研究》(6篇)、《管理世界》(2篇)、《金融研究》(2篇)、《世界经济》(7篇)和其他核心期刊,共计三十多篇,已出版中英文著作8部。关于中国发展制度基础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引发了很多后续的研究。近些年的研究兴趣为金融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应用微观。研究成果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并获得了上海市第七、八届邓小平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和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浦江人才”(2011)和2012~2013年度上海“社科新人”。关于中国金融体系的研究获《金融研究》“年度最佳论文奖”(2014)。
李博 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西方经济学专业),上海交通大学工学学士。主要致力于金融经济学方向的研究。
目录
译者简介
译者序
前言
教学建议
第一部分 宏观经济基础与长期增长
第1章 GDP:总产出和总收入的度量
1.1 以国内生产总值度量总产出 4
1.2 GDP是否度量了我们希望它度量的对象 10
1.3 实际GDP和名义GDP的比较 13
1.4 度量总产出和总收入的其他指标 15
本章小结 17
本章总结和问题 17
第2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 23
2.1 失业率、劳动力参工率和就业人口比率的度量 24
2.2 失业的种类 31
2.3 对失业的解释 34
2.4 度量通货膨胀 35
2.5 使用价格指数来调整通货膨胀效应 38
2.6 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的比较 39
译者序
作为一本广受欢迎的初级宏观经济学教材,本书有下面的特点。
基于真实世界,强调知识的应用,致力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和直觉。本书使用大量商业案例和政府决策的例子,旨在培养读者将宏观经济学理论应用于现实世界的能力。
抛开了宏观经济学中颇具争议的那些领域,强调了宏观经济学家们达成共识的主要领域:经济周期、经济增长、失业和通货膨胀。了解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这些基本领域是理解宏观经济的基础。
全书采用了动态总需求-总供给(AD-AS)模型作为全书的核心模型。静态AD-AS模型的缺点之一就是得出的部分结论和事实不一致。本书采用的AS-AD模型能较好地解释宏观经济,同时避免引入过于复杂的模型。学生在学习不同章节时,回顾AD-AS模型和该章节的联系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回答现实世界的宏观经济学问题时,作者引用了许多一流学者的高质量研究成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了阐述。这些看似普通的叙述和呈现中蕴含着许多经济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对于读者来说,学习经济学思维方法往往比了解事实更重要。虽然这是一本初级宏观经济学教材,但是体现了作者很“硬”的功夫。
下面的3个主题贯穿了全书。
2007~2009年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作者撰写本书时正值美国经济逐步从2007~2009年经济衰退中恢复。读者会发现,关于这次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讨论贯穿全书。对金融危机原因的分析(影子银行、房价下跌和次贷危机)、经济衰退的深远影响、企业对这次经济衰退的应对、部分国家的经济复苏的内容在许多章节中都有呈现。
金融体系,特别是货币体系在一国宏观经济中所起的作用。金融在一个国家经济中的核心地位的观点在本书中得到了印证。第3章讨论了金融体系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第7章讨论了货币体系、各类银行和中央银行。第12章讨论了国际金融体系。只有理解一国的金融体系,才能真正理解一国的经济。
政府,特别是中央银行在调控一国宏观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在现代经济中,政府政策,尤其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经济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书就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的制定和实施进行了介绍,并用了很大的篇幅在多处讨论了美联储对2007~2009年经济衰退的应对措施。在此次经济衰退中,美国政府在财政政策方面也有许多新的做法,书中也在多处进行了讨论。
最后,和上一个版本相比,第5版已经被彻底修改过了。第5版继承了前几版的优点,并且采用了最新的数据和事实:“开篇案例”中的公司内容都进行了更新或者代之以新的公司素材;书中的图表进行了全面更新,大多数的GDP数据都以2009年为基年;最后,这个新版本中增加了“实时数据练习”这种新题型。在这种练习中,学生被要求利用互联网搜寻宏观经济数据并且进行独立分析,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5版中增加的内容有:
GDP计算的新方法;
关于美国未来生产力是否放缓的讨论;
对奥地利学派的介绍;
运用T型账户来说明公开市场操作;
美联储对美国经济的预测;
解释为什么冰岛能够从金融危机中迅速的恢复;,
本书英文原书前7章与作者的另一著作《经济学》(微观)内容重合,因此为了简化篇幅,本书对英文原书的前7章进行了删减处理。这部分内容可以参考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经济学》(微观)的相关章节。
译者
前言
第5版的新内容
尽管我们将知识应用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这一基本方法保持不变,但这个新版本已经被彻底地修改过了。
1.各章节变动一览
第1章,“GDP:总产出和总收入的度量”,包括了一个对2013年修订的GDP计算方法的新讨论。新版本增加了一个新的“建立联系——将Lady Gaga的更多创作成本加入GDP”。这个新内容说明了美国经济分析局对研发花费采取的新处理方法,这个新处理方法将艺术作品创作时期的花费包括进研发。
第4章,“长期经济增长:源泉和政策”,包括了一个新的小节“美国是否正在走向另一轮生产力增长放缓”,其中有几位经济学家对美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做出了悲观的预测。这个新的小节能帮助学生理解这个重要的讨论。
第6章,“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在章节末尾附录关于宏观经济学各学派思想的介绍中加入了对奥地利学派的介绍。
第7章,“货币、银行和联邦储备系统”,包括了一个关于公开市场操作的修订过的讨论。作为对一些教师要求的回应,我们现在使用T型账户来说明公开市场操作。
第8章,“货币政策”,包括了一个关于“美联储预测”的新小节。美国经济从2007~2009年衰退中恢复的速度令人失望,这导致了更多的对宏观经济预测的兴趣。在这个新的小节以及这个新版本的其他地方,对与这个题目有关的内容我们都进行了扩展。
第9章,“财政政策”,关于2009年一揽子刺激政策的辩论有一个修订过的讨论,其中包括了一些新数据。
第12章,“国际金融体系”,就欧元的现状有一个修改过的讨论,其中包括了一个新的“建立联系——为什么冰岛能从金融危机中迅速复苏”。
2.对各章节的其他改动
相对于上一版,新版本的开篇案例中所有的公司案例要么是被新的公司案例替代了,要么是用最新的公司信息进行了更新。
图表已经进行了全面更新,使用了最新的数据。上个版本的许多章末的问题都被替换或被更新了。我们在大多数章节中增加了1~2个新问题,这些问题都包含了一幅图,要求学生对其进行分析。有一些章节增加了一种题为“实时数据练习”的新练习。最后,我们仔细地逐行检视了课文,使讨论变得更为紧凑,重写了含糊不清的观点,并且做出了许多其他改动。我们感谢许多教师和学生对之前版本提出的意见和改善建议。我们已经尽量将这些建议加入到这个新版本中。
3.新的开篇案例、建立联系、解决问题和专家观点
这个新版本中开篇案例中的商业案例都已经被更新或者有大幅修改。开篇案例中介绍的案例或者问题在“建立联系”或者“解决问题”中会再次涉及。下面是这个版本的一些新特点。
第1章“GDP:总产出和总收入的度量”的开篇案例是福特汽车公司是如何受到经济周期影响的最新报道,另外还有一个新的“建立联系”专题,讨论了在2013年美国经济分析局对GDP计算方法做出的变更。
第2章“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开篇案例是对卡特彼勒公司在2013年大幅裁员的讨论。第2章还包括了一个新的“建立联系”专题,讨论了如何将失业工人进行分类。一个新的“解决问题”探索了如何计算卡特彼勒公司的实际工资变动。
第3章“经济增长、金融系统和经济周期”的开篇案例是家用电器制造商惠而浦公司如何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本章包括了一个关于经济周期对惠而浦公司影响的小节。本章还包含了一个新的“建立联系”专题,讨论了印度的增长率问题。
第4章“长期经济增长:源泉和政策”的开篇案例中讨论了通用汽车公司在中国的销售增长和通用汽车公司计划在中国增加产能的计划。本章包括了一个新的小节,讨论了一些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做出的悲观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