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插图】

编辑推荐
在微商大潮来临之前,本书教你从零开始深入学习微商运营的各种方法与技巧,包括微店定位、产品上架、引流推广、品牌打造等,让你从白手起家的“小菜”快速成长为微商“大咖”,找到盈利的窍门。
内容简介
作译者
目录
1.1认识微商与微店 2
微商到底是什么 2
1.2微店与传统网店的3点根本区别 3
是否存在中心化入口 4
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属性 9
1.3微商发展的3个阶段 9
第一阶段:野蛮、暴利 10
第二阶段:百花齐放,各显神通 10
第三阶段:社群与圈子时代 11
1.4什么人适合做微商 12
中小企业是微店最重要的一股力量 12
都市白领阶层 13
家庭主妇 13
拥有货源的实体店 14
淘宝店主的多渠道经营 14
第2章微商商业模式与价值 15
2.1微商产生的两大驱动力 16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16
自媒体的高度发展 17
前言
对于微商,批评者认为: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微商这种畸形的商业形态,必然会被淘汰。他们之所以称微商为畸形的商业形态,是因为散、乱、野蛮的发展,让微商陷入了传销陷阱。一些不法之徒通过大肆招代理的方式圈钱,却没有实质性产品。其实处在金字塔顶端的人一开始就想好了,他们就是要赚(骗)代理的钱,这就陷入了非法传销的境地。这确实是一种畸形方式,让一些人认为微商是违法的骗子。此外,微商选择通过微信朋友圈进行推广,这不可避免地让好友沦为第一批受众,但是好友或许并不是产品的真正需求者,这会让从事微商的商家逐渐沦为朋友们躲避的对象。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这部分卖家不了解微商这种商业模式,将朋友原本不需要的产品强加于他们身上。
微商推广过程中的杀熟行为只能说是部分微商的操作方法有问题,这不能掩盖其他微商操作者的成功,更不能完全否认微商模式。
微商支持者认为:微商低成本甚至是零投入的商业模式会唤醒一部分处于睡眠状态的潜在商家,如家庭主妇、学生、退休老人等;还可以让网购消费者有更多的平台选择。此外,在淘宝中心化的入口会让卖家在引流时耗费大量成本,并且中心化流量虽然可以给商铺们带去用户,但用户是平台的,散落于平台之上的店铺很少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用户,店铺和用户之间是弱关系,所以店铺不得不通过购买关键词甚至是刷单来提高排名,以获取更多的流量,当更多的商铺这么做时,流量价格越来越高,逐渐陷入饮鸩止渴的恶性循环,最后是帮平台赚钱了,商户自己的经营却步履蹒跚,举步维艰。
微商去中心化的流量却不一样,虽然每个商铺寻找到的买家都是平台用户,但都是自己的消费者,商铺和买家之间是强关系。微商平台的这种去中心、扁平化的特性会降低实体店、企业和网店的推广成本,降低渠道消耗,实现利润最大化。
微商具有颠覆性的力量,只是尚未彻底爆发出来。想在移动网络端进行创业的企业或个人,机会就在眼前,错过了这个时机,可能就如同你当初错过淘宝一样,悔之不及!但应该知道,当前的互联网商业化程度已经相当发达,仅凭借一腔热情并不足以支撑你成功。在做微商之前,你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去了解微商的商业模式,去了解微店平台的相关知识;你也要了解微店运营之后的营销、引流及推广等知识。
本书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帮助读者认识已经到来的微商时代,并介绍微商的商业模式与商业价值;第二部分介绍微商实操内容,包括微店产品上架、微店商品美化、微店交易的完成及售后管理等内容;第三部分介绍微店的营销及推广,这也是从事微商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本部分中,介绍了微店营销的各种不同手段,微信粉丝聚合、引流的方法,以及其他平台的引流技巧,最后介绍了怎样做好微店品牌的方法技巧;第四部分介绍了大量成功微商微店案例,以供微商或即将从事微商的读者作为参考。
除封面署名作者外,郑奎国、郐朝怡、施亚、朱伟伟、李季、郑林、丁建飞、张阮阮、刘超、方开庆、赵雨也参与了本书的编写。
本书适合所有想要从事微商创业的企业、团体、个人阅读和学习,已有微店的微商也可以将本书作为参考用书。可以说,一本书即可让读者从零开始掌握微商从业的各方面知识。
在新兴的互联网商业形态下,想要完全掌握一种商业模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非常难的,限于笔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5.9.23
媒体评论
书摘
8.1 强弱关系
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高度发展,以新浪微博、腾讯微信为代表的巨型自媒体诞生,直接驱动个体民众之间的社交关系彻底进入了自媒体时代。此外还有百度贴吧、人人网、知乎、豆瓣等其他一些相关的自媒体平台,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拥有各自的用户群体。
自媒体的爆炸式发展,看似百花齐放,乱花迷人眼,但如果仔细梳理各个自媒体平台,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当前社会主流的认知是可以将自媒体划分为弱关系自媒体和强关系自媒体两大类。
弱关系是指与联系并不频繁的对象之间的关系;反之,强关系则是指与联系频繁的对象之间的关系。利用社交关系中的强弱不同,在进行网络营销、微营销或其他社会化营销时,用户可以做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应对方案。
弱关系自媒体的特点
1.范围更大,影响力更为广泛
以新浪微博为例,这种弱关系自媒体平台用户之间可以是双向的交流,也可以是单向的。你与对方可以相互关注,相互发送信息交流和沟通;但也可能是你只关注了对方,而对方并不知道你是谁,你对对方的评论或是交流,可能得不到对方的反馈。
这种弱关系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扩散特别迅速,因为不需要用户双方彼此沟通和交流即可建立联系。例如新浪的一些大V可以在短短几天之内就产生成百上千万的粉丝,这种用户之间本身不期待其他人的反馈,维系成本更低,所以圈子很容易做大,影响力往往更为广泛。
2. 弱关系自媒体需要更优质的内容
谁都知道人多力量大,你写一篇微博发布,如果有数十人阅读,可能这篇微博是经得住推敲和思考的,但如果有数百、数千甚至数万人仔细阅读,那你的内容
可能就会经不住推敲,漏洞百出了。同样,仅从这一个角度来看,弱关系自媒体就需要非常优质、经得住考验的优质内容,否则可能就会适得其反,令阅读到内容的用户反感。
强关系自媒体的特点
强关系社交网络中的关系以维系为主,其特点与弱关系自媒体相对应。
1.封闭的小型圈子
即便你没有成为某百度贴吧的会员,也可以翻看贴吧内的帖子内容;即便你没有成为文怡家常菜微博的粉丝,也可以在其微博内学习到某些菜品的技巧,这就是开放型圈子的特点。但是,如果你没有与某微信账号或微信公众号建立关注或好友关系,那么你就无法查看对方微信账号或微信公众号的内容。也就是说QQ、微信等自媒体平台是封闭起来的圈子,由于加入这类圈子需要双方的承认,所以在扩散速度方面就要慢很多,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强关系自媒体往往是由许多封闭的小型圈子构成的,如微信好友圈、微信群、公众号下的订阅用户群体等。
2.互动频繁、优质内容少
微信、QQ等自媒体平台内聚集的用户,往往彼此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如同学关系、老乡关系以及彼此之间有相互维系的共同利益等。用户与用户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非常频繁,这也是之所以称为强关系的基础。
在这种强关系自媒体内,个体发布的内容往往不会有过多的推敲和思考,可能是日常交流的语言,也可能是随性而发的个人心情及工作状态,这种内容就无法达到优质的水平了。
3.商业价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