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日】小川三夫 口述 【日】盐野米松 整理 杨希 译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405481
- 上架时间:2016-3-17
- 出版日期:2016 年3月
- 开本:16开
- 页码:228
- 版次:1-1
- 所属分类:文学 > 外国随笔
编辑推荐
★通过本书,我们可了解日本古代建筑(寺庙、神社)中一些流传至今的传统做法。譬如,如何绘图、画线,如何定柱径和屋面的曲线,以及如何使用工具和木材等,从中可窥见与中国古建筑或承续或相异的关系。
★与其他匠人不同,宫殿木匠的事业非团队协作不能完成。尤其是建造事业的领头人——栋梁,必须统合“百工”(木匠、泥匠、瓦匠等)之力,让不同性格、不同工作方式的工匠协同一致。所以,宫殿木匠的修行就不仅仅在于个人技艺了,如何作为团队的一份子而存在,也是必须思考和学习的事情。而从旧时承袭下来的师徒共同生活制度,也因时代的不同和新鲜血液的不断加入,让宫殿木匠团队呈现出新的风貌。
作译者
盐野米松(1947—),长期在世界各地游历,记录即将消失的传统工艺,著作颇丰。四次入围芥川文学奖。国际天文联合会将小行星11987号命名为“YONEMATSU”(米松),以纪念他的贡献。
杨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博士生。译有《风景阅读之旅》(清华大学出版社)
目录
不能靠语言/002
走向这条路/004
恩师·西冈常一/010
第二章/学徒时代/015
我的学徒时代/016
师徒制度/020
成为代理栋梁/025
第三章/斑鸠工房/031
我的徒弟们/032
第一个徒弟/036
徒弟·第一期徒弟/040
炊事轮流制/045
第四章/成长与培育/051
培养弟子/052
二期弟子/056
共同生活·大屋/063
育人/069
放下工具/072
把徒弟托付给徒弟/077
媒体评论
书摘
去年,即平成十九年(2007年),我年满六十,步入花甲。借此契机,我将自己一手经营的斑鸠工房交给了年轻人。
我这样做并非因为自己已上了年纪。
当年,我初拜西冈先生为师时,师父已经六十一岁了。师父在这样的年纪,不仅收我为内弟子,而且此后以栋梁的身份陆续主持完成了法轮寺三重塔、一些学术模型,以及药师寺的金堂、西塔、中门、三藏院、回廊的建造工作。从这一点来看,人到六十并不意味着必须隐退。
虽说在施工现场推刨动凿等体力工作不适于高龄者,但是“栋梁”这个角色并不承担此类体力劳作,所以这方面的担心就显得不必要了。
我在斑鸠工房的经营中一直将学徒的数量控制在三十名左右。就是凭借这有限的劳力,在这十几年里我们建造了上百座佛堂寺塔等建筑。在此期间,弟子们入徒、出徒,前前后后有百余人在工房工作过。
斑鸠工房设立的目的我会在书中讲到,即培养弟子掌握传统技艺,将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采取的方法与我做学徒时西冈师父所采取的方法相同,即与弟子们于工房中同吃、同住,一同上工,入夜一同打磨工具。
师徒间技艺的传授并非易事。
因为技艺和感觉是难以凭借语言来表达的。
虽然我在书中已详细地阐释这一点,但是对于那些一直依赖语言、数字、数据、影像等媒介学习知识的年轻人而言,理解起来并不容易。
学校里的老师们利用教科书和黑板开展教学。
孩子们将这种受教方式视作理所当然。
他们认为,只要是老师教过的便自会懂得,若是老师没有教过的便理应不知道。
在初中、高中,只要度过一年就可自然升入下一个年级,只要经过三年便可毕业,因为学校是有学制期限的。
学校默认所有学生拥有相同的能力,因而可采用同样的方法,在同样的期限内学习。
只要取得规定的最低分数即可升级。
并且为取得最低分数是有捷径和诀窍可循的。
不仅在学校,甚至在私塾、预备学校或在家庭教师那里,学生得到的也是同样的教育。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以上种种思维方式对师徒之间技艺与感觉的传承构成了障碍。至少对于习惯于以上学习方法的学生而言,习得技艺并领悟匠人的感觉是不可能的。
同类热销商品
驳朱利安
- ¥65.00
- ¥58.50
- 民主:一部关于美国的小说..
- 科利奥兰纳斯
-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 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