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插图】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质量工程师、检验经理、质量总监和各层级管理者
质量的本质是什么?
质量工作为什么难做?
质量人如何快速成长?
空降的质量总监如何破局?
中小型民企如何突破质量瓶颈?
ISO9000如何能真正落地?
零缺陷如何助力中国质量腾飞?
本书作者用身边的故事为您解疑答惑。书中案例均取材于实践,读者可以直接借鉴其处理手法,用于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质量管理工作为何难做?质量工程师、检验经理、质量总监应如何开展工作?质量问题预防如何落地?精益生产、零缺陷管理如何有效开展?如何用零缺陷过程方法快速解决问题?质量管理如何有效实施?管理者如何快速成长?这些问题都能从《质量总监成长记》中找到答案!
《质量总监成长记》分三篇,讲述了主人公唐风从质量工程师升任质量总监,并在多家企业中快速解决质量问题的故事。修炼篇介绍了PDCA、二八原则、检验的本质、新厂长自我修炼和团队建设、精益生产、纠正预防等内容。突破篇和精进篇介绍了公司“质量问题多”和“质量改进难”的原因,讲述了一位空降质量总监如何在不同企业中运用零缺陷方法快速打开局面,扭转管理层质量意识,并取得丰硕成果的过程。
《质量总监成长记》中的故事均取材于实践,可为广大质量管理者提供有效参考,尤其是零缺陷过程管理方法,是作者整合了零缺陷管理、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的精髓,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管理模式,已在多家企业中取得良好成效,是本书介绍的重点。《质量总监成长记》可作为质量工作者和各层级质量管理者的自学参考书,也可作为企业管理的培训教材。
作译者
目录
前言
修炼篇 从质量工程师到质量总监
第1章 质量巨变
一个空降质量总监,如何用零缺陷方法快速打开局面?
第2章 最牛的质量工程师
质量工程师如何快速解决质量问题?
为何一个能干的质量工程师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第3章 火山口上的人
如何有效实施检验?
一个管理良好的产品检验部为何还会被客户投诉?
第4章 空降来的厂长
新主管如何通过明确工作要求和改变心智模式来提升管理质量?
第5章 金光大道
为什么可以用零缺陷质量文化变革十四步的思路有效推行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与零缺陷管理有何异同?
第6章 竞聘
工厂管理团队建设为何是车间质量改善的基础?
第7章 中山项目
防火防损是如何实现的?
前言
质量管理难做,质量管理人苦!也许大多数质量管理人内心都有这样的呼声吧,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质量主管,这种感觉也许更为强烈。
2013年12月,克劳士比中国学院的杨钢院长来深圳开零缺陷管理讲座,我与杨院长是多年的朋友,应他的邀请,作为特邀嘉宾上台分享零缺陷管理心得体会。
我上台后,先问了与会人员一个问题:“作为公司的质量总监或者质量经理,大家日常工作中**的感受是什么?”台下一位女士立即站了起来,说了两个字:“痛苦!”
是啊,我心中的答案也是这两个字:痛苦!这位女士真是与我心有灵犀啊,一语就道破天机。
本书是我作为一个质量管理人,多年来在零缺陷管理和精益生产方面的心得体会,希望能为质量管理人和企业管理者答疑解惑,让质量管理工作变得轻松。
从2000年底起,我开始从事质量管理的工作,也开始接触零缺陷管理大师克劳士比的思想,在质量总监、工厂厂长等一系列岗位上,尝试着用零缺陷的理念和方法来解决实际工作问题,零缺陷思想伴随着我不断成长,但也经常给我带来困惑。
直到2009年,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杨钢老师,这是我人生中的一大转折。通过杨老师的引导,我开始走进了克劳士比思想殿堂。
“所有的工作都是一个过程”,当我**次听到这句话时,并没有太多感触,的确,工作是一个过程对于我这样一个普通的质量管理人来说,又能意味着什么?
但是在随后几年的工作实践中,作为一个质量总监和咨询顾问,我亲眼看到许多企业在质量管理上的误区,尤其是这些企业**管理者错误的质量意识,让我饱受切肤之痛。
我越来越体会出这句话背后所蕴藏的深厚道理,既然所有的工作都是一个过程,如果我们针对每一个过程,都可以用基于零缺陷理念的过程管理方法来管理到位的话,那岂不是所有的工作都可以轻松做对了吗?
我一直认为,妨碍企业质量管理进一步提升的一个重大原因是,公司**管理者们对质量的错误理解。
我接触过许多民营企业的老板,他们对质量的理解大多来源于平时工作的积累,强调实用**。我认为,这是优秀的质量文化难以建立的根本原因,也是这些企业的质量主管们痛苦的根源。
每逢与质量界的朋友和企业高管们谈起此事,大家总是感触连连,痛心疾首,深感扭转企业质量文化之不易,这也促使我做出一个决定,将自己这些年在质量管理方面的实践心得写下来,与大家分享,为中国质量管理出一份力。
我从事质量管理工作近15年,在此期间,我惊奇地发现,身边的质量管理人居然没有一位是科班出身,这是因为早年中国的高校根本没有开设“质量管理”这一专业,几乎所有的质量管理人都在摸爬滚打中苦苦探索着质量管理之路。许多人为此感到非常迷茫。希望本书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本书的五大主题分别是“质量问题预防如何落地?”“公司质量问题多的根源是什么?”“如何将零缺陷、精益和六西格玛方法与过程管理相结合?”“零缺陷和精益思想如何帮助中国企业提升效益?”“质量管理要从哪些方面展开?”希望大家读完此书后,能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本书以小说的方式编写,书中所述企业及人名(克劳士比及少数历史人物除外)均为虚构。书中的故事,大多来自我所接触过的数十家公司,大家也许会或多或少地从中找到自己所在公司的影子,但请切勿对号入座。
为方便读者阅读,本书在每章开头都列出了要讨论的主要问题,在结尾对这些问题进行点评,希望能激发读者的思考。
本书从2012年开始启动写作,前后历经三年有余,中间数易其稿,*终在工作之余完成了编写,殊为不易,在此感谢我的家庭成员给予我的支持。
在初稿收尾前,为了试探读者的反应,2013年11月,我将书中的第16章改成独立故事,以“一位品质总监的发飙”为题,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企业管理》杂志2013年第11期上,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行业内同仁们对质量这个话题的热烈讨论。见此情况,《企业管理》杂志社又组织业界的专家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点评,点评稿发表在2013年第12期杂志上,这更加坚定了我写完本书的决心。
媒体评论
——《企业管理》杂志社社长孙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