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由刘侠威、赵晓萌、龚康和寇尚伟所合*的《移动社交电商(电子商务的下一个风口)(精)》一书的第1章讲解移动社交电商对商业的重构,从逻辑上分析其优势和发展潜力,客观描述目前的生态环境;第2章从实际的案例分析开始,剖析移动社交电商给用户和企业带来的变化;第3章为读者解读经营移动社交电商的黄金法则;第4章直接进入实操,可以直接拿来落地的运营六脉神剑,对读者来说再实惠不过;第5章落实到团队建设,这是移动社交电商成败的核心所在,为企业提出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移动社交电商,是继淘宝、京东之后的第三种电
商形态,是共享经济时代电商发展的必然产物。
移动社交电商,不仅仅是移动化的电商,*核心
的是里面拥有了人与社交。人与人通过移动互联网拥
有了*方便快捷的社交,社交通过互联网将人们的关
系链进行了无限的放大,口碑和分享就像空气一样在
移动互联网上无处不在。商家通过这些移动互联带来
的新优势,可以*好地连接、培育、服务用户。让商
业的效率在数字化运营后得以极大的提升,让服务*
加全面且及时弥补了原来传统业态时空上的缺陷,让
人们享受到了*多的差异化体验。
企业的竞争正全面从供应链的竞争走向需求链的
竞争。对B2C的企业来说,就是走进消费过程,走进
用户的生活方式,构建企业与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
在此基础上,调动企业的资源、人才、关系、知识和
条件,为用户贡献价值。通过移动社交模式,深化与
顾客的一体化关系,从而让销售变成自然而然的结果
。*大多数企业都可以像小米一样,用移动社交电商
重建与顾客的关系、重构行业格局。
由刘侠威、赵晓萌、龚康和寇尚伟所合*的这本
作译者
目录
第1章 移动社交电商的商业重构
移动社交电商生态
移动社交电商风靡
移动社交电商与
从流量思维到用户思维
第2章 移动社交电商,未来商业已来
案例1:酣客公社――王为的社群经济方法论
案例2:良品铺子社交电商五步走
案例3:11Star茶馆
案例4:餐饮老板内参
案例5:酱小九
案例6:盘古袜
案例7:锤子门面膜
案例8:买果果
案例9:初鸟巢
案例10:多味坊牛排
案例11:罗辑思维
案例12:正和岛
案例13:微盟
前言
\t从阿里巴巴离职出来后,我一直在电商的生态中打拼。从一开始做基于阿里生态的第三方服务,到前年开始研究基于微信、微博的电商,并为众多的企业提供咨询培训和运营服务。经历越多,越发现社交给移动电商带来的力量可怕,越感觉到未来的商业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t在我第一本书《电商3.0:玩转微信电商》的基础上,我专心用了两个月时间和我的伙伴们将我们以往的经验总结出来写出了这本书。2015年8月底写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整理了自己的思路,也开始了人生重要的转型。将第三方电商服务的项目减少,启动了一个全新的移动电商项目:馋嘴侠(微信公众号:chanzuixia8),致力于做所有家庭的美食家,以儿童为主线,以家庭牛排为突破性产品。从8月30日开业,一个月我们四个人的小团队,便把有赞的各项指数做到了行业平均值以上,截至今天不到两个月,我们已经拥有了1200个精准的、线下全部见过面的用户,这些用户全部主动地给我们提交了宝宝的出生日期。此外,我们拥有了19个郑州本地社区的社群。有了这些,我们就有了太多可以做的事情,我们尝到了社交带给移动电商的种种甜头。
\t
\t
\t有了这段全新的创业经历,我对移动社交电商也有了更新的理解和认识。
\t粉丝:重视质量的基础上,重视数量
\t购买才是真爱,成交才是有质量。对待粉丝数量,宁缺毋滥,质量比数量更重要。企业要的是效益,不是体现粉丝数量的数字。
\t尤其是企业刚刚启动移动电商项目时,慢就是快。开始时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精准粉丝,积累好第一批种子用户。维护好,服务好,这样高质量的粉丝达到一定量时便可以爆发,这是社交的魅力。如果只有一批非精准粉丝,纵使数字漂亮,好戏也注定不可能发生。
\t成交:解决了信任,才有成交
\t跟用户所有的互动,都是在培育用户,要达到的目的就是产生信任。信任解决了,产品就会发生成交。馋嘴侠做地推试吃,就是让用户首先对产品有个体验,解决信任的问题。然后做儿童的生日会,做每月的粉丝节,与用户进行更加深度的互动,成为朋友,成为良师益友,利用社交赢取更多的信任。
\t分享:好产品和好服务的衍生品
\t好产品自己会说话,这个的确不错。但凡是吃过我们产品的客户,基本上都会夸上几句,在朋友圈晒晒,找我们聊聊,表达下喜悦,这是常有的事情。在这个基础上,把服务跟上,让用户体验到你对他们除了产品之外的爱,便会激发他们分享的责任心,分享便会成为用户对你表达满意的日常现象。
\t关系:做朋友太浅,良师益友才能真正解决客户的问题
\t任何的产品和服务,其实都是解决客户某个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如果只做朋友,那是感情。真正的关系,要升级为老师,够专业,能够解决客户期待之外的问题,让客户有惊喜感。做朋友关系太浅,升级为良师益友,解决些用户的实质问题,这样的关系容易产生依赖。
\t越做思路越开阔,越玩儿越有灵感。我在《电商3.0:玩转微信电商》之后建立了“大侠书虫会”,将该书的读者聚集起来做了个微信大群,后期会邀请书里案例的负责人和读者做一些更加深入的沟通交流。这本书也一样,我们希望基于社交的媒介,在看完书后可以进行更加深入和长久的探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我的个人微信(微信号:taozui88888888)。
\t
\t本书的出版要感谢我的爱人张莎莎女士,有了家庭支持作为后盾,我可以安心地创作。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的袁璐老师,其多次沟通与督促,让这本书尽早地跟读者见面了。还要感谢给本书提供案例的小伙伴们,酣客公社创始人王为、11Star茶馆发起人天机、餐饮老板内参创始人谭野、酱小九大BOSS罗吉洪、盘古袜CEO企划小哥哥赵克隆、锤子门面膜创始人皇后陛下悠悠、买果果创始人刘平、多味坊董立峰董总、初鸟巢创始人何治俊、骑遇创始人菜鸟老刘,等等。这些品牌的创始人或者移动社交电商的负责人都是我的良师益友。感谢赵晓萌、寇尚伟和龚康的合作,我们非常愉快地完成了这本书。最后,本书写作匆忙,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请读者多多指正。
\t
\t大侠刘侠威
序言
从阿里巴巴离职出来后,我一直在电商的生态中打拼。从一开始做基于阿里生态的第三方服务,到前年开始研究基于微信、微博的电商,并为众多的企业提供咨询培训和运营服务。经历越多,越发现社交给移动电商带来的力量可怕,越感觉到未来的商业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在我第一本书《电商3.0:玩转微信电商》的基础上,我专心用了两个月时间和我的伙伴们将我们以往的经验总结出来写出了这本书。2015年8月底写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整理了自己的思路,也开始了人生重要的转型。将第三方电商服务的项目减少,启动了一个全新的移动电商项目:馋嘴侠(微信公众号:chanzuixia8),致力于做所有家庭的美食家,以儿童为主线,以家庭牛排为突破性产品。从8月30日开业,一个月我们四个人的小团队,便把有赞的各项指数做到了行业平均值以上,截至今天不到两个月,我们已经拥有了1200个精准的、线下全部见过面的用户,这些用户全部主动地给我们提交了宝宝的出生日期。此外,我们拥有了19个郑州本地社区的社群。有了这些,我们就有了太多可以做的事情,我们尝到了社交带给移动电商的种种甜头。
有了这段全新的创业经历,我对移动社交电商也有了更新的理解和认识。
粉丝:重视质量的基础上,重视数量
购买才是真爱,成交才是有质量。对待粉丝数量,宁缺毋滥,质量比数量更重要。企业要的是效益,不是体现粉丝数量的数字。
尤其是企业刚刚启动移动电商项目时,慢就是快。开始时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精准粉丝,积累好第一批种子用户。维护好,服务好,这样高质量的粉丝达到一定量时便可以爆发,这是社交的魅力。如果只有一批非精准粉丝,纵使数字漂亮,好戏也注定不可能发生。
成交:解决了信任,才有成交
跟用户所有的互动,都是在培育用户,要达到的目的就是产生信任。信任解决了,产品就会发生成交。馋嘴侠做地推试吃,就是让用户首先对产品有个体验,解决信任的问题。然后做儿童的生日会,做每月的粉丝节,与用户进行更加深度的互动,成为朋友,成为良师益友,利用社交赢取更多的信任。
分享:好产品和好服务的衍生品
好产品自己会说话,这个的确不错。但凡是吃过我们产品的客户,基本上都会夸上几句,在朋友圈晒晒,找我们聊聊,表达下喜悦,这是常有的事情。在这个基础上,把服务跟上,让用户体验到你对他们除了产品之外的爱,便会激发他们分享的责任心,分享便会成为用户对你表达满意的日常现象。
关系:做朋友太浅,良师益友才能真正解决客户的问题
任何的产品和服务,其实都是解决客户某个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如果只做朋友,那是感情。真正的关系,要升级为老师,够专业,能够解决客户期待之外的问题,让客户有惊喜感。做朋友关系太浅,升级为良师益友,解决些用户的实质问题,这样的关系容易产生依赖。
越做思路越开阔,越玩儿越有灵感。我在《电商3.0:玩转微信电商》之后建立了"大侠书虫会",将该书的读者聚集起来做了个微信大群,后期会邀请书里案例的负责人和读者做一些更加深入的沟通交流。这本书也一样,我们希望基于社交的媒介,在看完书后可以进行更加深入和长久的探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我的个人微信(微信号:taozui88888888)。
本书的出版要感谢我的爱人张莎莎女士,有了家庭支持作为后盾,我可以安心地创作。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的袁璐老师,其多次沟通与督促,让这本书尽早地跟读者见面了。还要感谢给本书提供案例的小伙伴们,酣客公社创始人王为、11Star茶馆发起人天机、餐饮老板内参创始人谭野、酱小九大BOSS罗吉洪、盘古袜CEO企划小哥哥赵克隆、锤子门面膜创始人皇后陛下悠悠、买果果创始人刘平、多味坊董立峰董总、初鸟巢创始人何治俊、骑遇创始人菜鸟老刘,等等。这些品牌的创始人或者移动社交电商的负责人都是我的良师益友。感谢赵晓萌、寇尚伟和龚康的合作,我们非常愉快地完成了这本书。最后,本书写作匆忙,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请读者多多指正。
大侠刘侠威
2015年10月15日凌晨于郑州
媒体评论
追求重于需求,粉丝重于顾客,虚拟垄断物理,玻璃地球超越土地球,伦理竞争力高于营销竞争力……这些让人类瞠目结舌的变化,是未来商业的基本特征。不适应它们,就像不懂英文却要在美国生活一样艰难。移动社交电商,就是这种未来的入门课。
天机,11Star孵化器创始人,阿里巴巴O2O原负责人
以往电子商务的基础是商品与服务,而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社交开始成为商业基础。优惠不再重要,谁给的优惠才重要。链接就是力量,人格就是商业!《移动社交电商》就是这样一本书,从未来出发,从现在开始!
赵刚,良品铺子集团营销副总裁
未来的流量入口在哪儿?移动社交电商将会成为流量的入口。同时,只要有交流的地方,就一定能找到交易的方式。《移动社交电商》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交流到交易的成功案例和典范,对于广大创业型公司和创业者来说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孙涛勇,微盟创始人兼CEO
毫无疑问,社交电商代表电商甚至整个商业的发展趋势。作为社交电商中的一种重要的商业形态,微商先后经历了个人微商、品牌微商、社群微商、平台微商四个阶段。在平台微商的形态之下,人人开店、人人经营、人人传播、人人消费将成为主流。从这种意义上讲,本书探讨的内容代表最前沿的商业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强,微摇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放眼近年来关于移动互联网的虚虚实实及各种争议与论调,《移动社交电商》无疑是一本业界少有的、接地气的移动互联网电商方面的优质读物。其中就广大读者身边熟知的电商平台、知名品牌案例、相关活动事件、数据展开深层剖析,实为有血有肉良心之作,推荐更多相关从业者暂别浮躁,用心品读。
书摘
移动社交电商发展趋势
朋友圈微商耗尽了微信的增长红利,微信电商的草莽时代宣告终结,未来移动社交电商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第一,一起多强。未来,微信仍然是移动社交电商的主要载体,但随着微博与淘宝的联合,京东、苏宁、国美等垂直电商平台以及一众020平台的崛起,将会逐渐打破微信对流量入口的垄断。
第二,品牌化和平台化。如同淘宝早年的发展一样,经过草莽时代的野蛮生长之后,移动社交电商将逐渐趋向品牌化和平台化,传统品牌商在移动社交领域将获得大发展,而完全依托微信等社交平台诞生的品牌将逐渐被淘汰。
第三,品类多元化。目前,微商的产品品类还比较单一,主要以新奇产品为主,随着传统品牌向移动社交电商的大举进军,产品品类将逐渐完善和多元化。
第四,回归产品主义。虽然李善友教授说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是基于关系的,产品只是入口,人才是商业模式,但没有好的产品就无法形成入口,更谈不上什么商业模式,产品仍然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朋友圈微商的失败从反面证明了产品的重要性,但目前被大肆炒作的社群营销和粉丝经济却在逐渐偏离产品,这是一种误读和曲解。移动社交时代,产品不是不重要了,而是更加重要,产品主义终将回归。
移动社交电商风靡
虽然经历了“毒面膜”事件之后,唱衰微商的声音不断,但我们始终认为以微商为代表的移动社交电商是大势所趋,未来,店商、电商、移动社交电商将呈三足鼎立之势。
移动社交电商风靡的逻辑
移动社交电商风靡的逻辑,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移动社交让商业运营的门槛更低,交易双方距离更近,信任度更强,从而实现了转化率更高。
门槛更低
相比店商和传统电商,移动社交电商的第一大优势就是门槛低,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准入门槛低:只需一部智能手机,注册一个微信号就能操作。
(2)操作门槛低:比如微信小店、微盟、有赞、口袋购物等这些第三方平台可以为企业和个人卖家提供一些电商的基础能力,如商品管理、定价管理、货架管理等,让不具备技术能力的小卖家也能轻松开店。
(3)运营成本低:之所以越来越多的品牌转战微商,就是因为传统电商平台的流量和营销成本太高了。目前,PC端获取一个新客户的成本已经高达120元。以一个女装卖家为例,在运营成本里面有30%的成本是营销,15%是物流及售后的成本,还有15%甚至更多在商品的包装、拍照、店面装修以及人员成本上面,而货品的成本只占到30%甚至还不到,刨去这些成本,留给卖家的毛利能有10%就很不错了。移动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从PC端的集中式走向了分布式,流量成本大大降低。
(4)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在淘宝、天猫等传统电商平台上,所沉淀的客户都是属于平台的,而在移动社交平台上,所有沉淀下来的客户都是自己的。
离消费者更近
这个很容易理解,因为移动社交平台首先是基于兴趣或者熟人关系的社交平台,其次才是购物交易的平台,建立在关系基础上的交易自然更加亲近。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品牌的人格化成为一个发展趋势,传统品牌对于消费者而言就是一个标识或者品质背书,而移动社交电商的品牌更加人性化,更加贴心,更加温情。打个比方,如果说传统品牌与顾客的关系是一夜情的话,交易发生之后就基本不会再有联接,那么,移动社交电商的品牌与顾客则更像是恋人关系,交易只是关系的开始,而不是终结,品牌与顾客是持续互动、反复发生关系的。比如像小米这样的品牌,通过社群的方式将粉丝凝聚在一起,通过产品的迭代和口碑的传播,将粉丝发展为客户,将客户发展为重复购买的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