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本书可以作为农业信息化、农业系统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学科研究人员的参考书籍,也可以供农业农村信息化管理部门及农业农村信息综合服务机构参考使用。
内容简介
作译者
目录
01 “互联网+”=中国历史上第三次互联网革命 3
02 中国社会正式步入互联网红利时代 9
03 “互联网+”时代,中国必将超越 14
04 “互联网+”不等同于“+互联网” 15
第1章 “互联网+”的本质 1
01 “互联网+”=中国历史上第三次互联网革命 3
02 中国社会正式步入互联网红利时代 9
03 “互联网+”时代,中国必将超越 14
04 “互联网+”不等同于“+互联网” 15
第1部分 当前农业面临的挑战
第2章 农业概况 20
01 农业传说——“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 20
02 农业产业界定 23
03 农业发展的阶段 30
第2章 农业概况 20
01 农业传说——“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 20
02 农业产业界定 23
03 农业发展的阶段 28
第3章 现代农业发展的特征 35
书摘
2000年之后,尤其是2007年第一代iPhone诞生以后,互联网已经从桌面互联网开始步入移动互联网的新阶段。在中国,互联网革命的主战场也由桌面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升级。
在移动互联网革命阶段,中国已经可以做到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甚至在某些领域推动全球移动互联网发展。2001年11月,中国移动开启“移动梦网”创业计划,标志着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开始。从2007年开始,互联网及终端企业相继独立开展移动互联网业务,腾讯、新浪等桌面互联网巨头也开始移动互联网转型,中国的移动互联网进入快速发展期。近年来,随着WiFi、4G高速无线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终端的进一步普及,笔记本、手机、摄像头、传感器、电视、冰箱、汽车等,都将与互联网相连,从而使得几乎每一个物体、每一个人都成为互联网的一部分,全社会开始真正做到万物皆联网。梅特卡夫定律告诉我们,网络的价值与联网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家居等各种智能终端及物联网传感器将接入无线网络,并连接云计算中心,移动互联网产生的价值将是过去桌面互联网的数十倍。移动互联网并不是对桌面互联网的延伸或补充,它改变了信息和人的二元关系,让人成为信息的一部分,并由此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各种关系和结构,也因此会引起整个人类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
(1)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随着移动应用程序的普及,手机从过去一个基本通信工具,转变为我们最重要的信息获取渠道。人们通过移动智能终端随时随地浏览网页、查询地图、网购、社交,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
(2)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行业变得越来越模糊,过去基于传统产业的很多分工界限会被打破。
互联网的两个重要特征就是“去中心化”和“缩短路径”,移动互联网可能使得这一趋势进一步深化,路径的缩短使得信息不对称减少,很多过去依赖于信息不对称存在的中介性服务行业可能会面临被替代的风险。例如,现在旅游中自助旅游的比重越来越高,原因除了传统团体游的诸多弊端以外,更主要的是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用户分享的便利性,使得很多对旅游目的地熟悉的人能够在网上分享自己对于景点和食宿地点的评价,从而使得没有去过这些景点的人也能在出发前对于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了如指掌,对传统旅游中介——旅行社和向导的依赖性大大减少,与此同时也催生了在线旅游服务的新行业。
再如,电商的崛起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购买,在对传统的零售行业形成巨大冲击的同时,还连带影响了商业地产等一批与零售相关的产业。 另外,产业的变迁也对政府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过去政府针对不同行业设置不同的管理机构,面对各种新兴的行业类型,政府应该如何相应地进行管理和设置呢?
(3)分散化和个性化生产的趋势将越来越显著。
移动互联网使得传统的B2B、B2C、C2C等几种互联网商业模式之外,一种全新的C2B(消费者提出需求,商家响应)模式开始兴起。生产者和消费者变得模糊,移动互联网给个性化需求提供了可能,消费者不再是产品和服务的被动接受者。
(4)社会的资源流动和组织形态可能发生改变。
城市本来就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为了满足大量工人的生活配套而出现的,当前很多超大城市的规模已经到了环境资源能够承受的极限。对于城市内的居民来说,高房价和交通拥堵也是难以承受的高成本。而高房价和交通拥堵的根源,还是资源过于聚集在城市的核心地带。资源和人的流动是互相关联的,如果未来移动互联网在生产领域的应用使得人们能够自主决定工作的时间和地点,那么人们就无须聚集到城市的核心地带去办公,整个资源的流动也会随之改变。同时,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会使得远程医疗和在线教育得到普及,大城市在医疗和教育资源的优势也将被慢慢削弱。长期来看,超大城市的资源特别是土地价格可能受到重大冲击。
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