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稻叶和也·中山繁信、刘缵译等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216551
- 上架时间:2015-11-25
- 出版日期:2010 年1月
- 开本:16开
- 页码:232
- 版次:1-3
- 所属分类:文化 > 世界文化
【插图】

编辑推荐
住居不只是生活的容器、安居的场所,它还带给人心灵的平静;人们也因此对其产生眷恋,从中产生丰富的心灵活动。
住在住居里的人,建设邻居的人,以及围绕着这些人的社会,当所有这些元素和谐统一的住居诞生时,它就成为了文化。
内容简介
"})
作译者
1938年出生:1963年,早稻田大学理工学部建筑学专业毕业,早稻田大学研究生院博士课程结业(建筑史专业),师从于田边泰博士、渡边保忠博士:参加早稻田大学古埃及调查(1969-1975)。 历任早稻田大学产业技术专修学校讲师、文化学院讲师。现任东海大学副教授
目录
洞穴是住居的原点
竖穴式住居的开端
工具和火的使用
原始农耕民的生活
竖穴式住居的形成
住居的变迁
稻作村落与生活
高仓是村落的象征
竖穴式住居的内部
书摘
日本列岛上可确认的人类历史,大约可追溯到3万年乃至10万年前。约 3.4万年前,从中国华北地区传入的小刀型石器,在日本列岛普及开来;后来在约2万年前 ,由西伯利亚传 入的细石刀片石器,则主要在东日本传开。后来小刀型石器率先消失。 约1.2万年前左右,因末次冰期结束而开始急剧温暖化,使得人们的文化与生活产生极 大变化,除了琉球群岛以外,全岛进入绳文时代。
绳文时代开始于距今约1.2万年前,分为草创期、早期、前期、中期、 后期、晚期。 对这一时代的考古发掘中,大量出土的陶器和陶俑表面有近似草绳花纹的图案,故称为 绳文时代。这个时候的人们制作绳文式陶器,早期以后迈向定居化,大部 分住在竖穴式 住居里,通过狩猎、渔捞、采集植物等生活,使用弓箭、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骨角器等等。
绳文时代后期到晚期,人们开始间或种植水稻。由此开始进入弥生时代。
弥生时代开始于公元前3世纪,由东京都文京区弥生町发现的弥生式陶器而得名。这个时代中,以稻作为中心形成的农耕社会,由北九州而始,迅速蔓延至日 本各地。
弥生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先进的农耕技术,通常认为它受到了来自朝鲜的移民的影 响。中期以后灌溉技术进步,农业生产渐趋稳定。后期,铁制农具普及, 石器基本消 失。铜铎、铜剑、铜矛、铜戈等青铜祭器发达,出现制铁和制盐等社会分 工。通过交易和战争等,形成了统一的政治性的地区集团。此时北海道尚不能种植水稻 ,仍处在绳文 文化阶段。
古坟时代又称大和时代,日本继弥生时代之后的时代,从公元:300年 开始,迄于公元 600年,因当时统治者大量营建“古坟”而得名。古坟的分布基本上遍及本州岛南部,以奈 良、大阪的大和盆地为主,北海道则未发现。这一时期的坟墓为巨大的穴 式土堆,四周有壕沟,“前方后圆”式古坟最具代表性,坟的周围围绕着中空的黏土塑像,这些筒状土制 人偶可能是殉葬用的,称为“埴轮”。建筑这些坟墓需要花费大笔金钱, 只有少数的统治 阶级能够负担。目前共发现71座。古坟里通常有许多铜镜、珠宝等物品,到了后期,古坟里还有兵器和盔甲。
古坟时代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从8世纪初开始,火葬流行,古坟逐 渐式微,并开 启了佛教建筑的时代。日本最早的史书《古事记》、《日本书纪》也于此 时相继编成,从而进入日本的有丰富历史记录的所谓“历史时代”。
日本国土由被称为“日本列岛”的许多岛屿构成,北至北海道,南至冲绳,其数量达到4000多个。从列岛北端南袭的寒流,与从南方北上的暖流在日本海和 太平洋汇合, 对气候风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因此,当北部的人们不得不过着一年中有半年冰雪封冻日子的时候,南方的岛屿上却是四季常夏。日本人的住居,便与所在地区的风土有着密 切的关系。
不过,日本最终成为现在的列岛并形成这样的气候风土,大致是公元前1万年的事 情。在那之前,大地被冰川覆盖,岛屿也与亚洲大陆相接,古诺曼象与猛犸象生生不息。 也许正是在那个时候,生活在亚洲大陆上的旧石器时代的人们追逐着这些动物,来到了现在的日本国土,只是迄今我们还无法确证。但是,远在公元前1万年的旧石 器时代,日本 各地就已有人类活动,这一点已经渐渐明确了。总有一天,我们会弄清他们与亚洲大陆上 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关系。
同类热销商品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汉译名著本)
- ¥98.00
- ¥8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