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作为家长,您是否也有这些困惑?__eol____eol__◇ 为什么有的孩子更聪明?__eol__◇ 什么原因导致儿童情绪不稳?__eol__◇ 儿童是生来就害羞还是后天养成害羞的性格?__eol__◇ 男孩和女孩的养育方式应当一样吗?__eol__◇ 早期经历对孩子心理的影响真的那么大吗?__eol__◇ 父母应该在儿童的学习中起作用吗?__eol__◇ 儿童早期的攻击性会预示着成年后的暴力与犯罪吗?__eol____eol__本书介绍和总结了关于儿童心理学的最新发现和成果,回答了近些年来家长、老师和社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和总结了关于儿童心理学的**发现和成果,回答了近些年来家长、老师和社会都广泛关注的儿童成长方面的问题。儿童与成人相似但又不同,近些年关于儿童的研究话题历久弥新,本书通过客观的研究阐明了儿童发展的本质,语言浅显易懂、结构清晰完整。无论是选修心理学课程的学生,还是教育工作者,或是想知道"孩子为什么不高兴”的家长,都会发现这是一本非常实用有趣的书。
作译者
王莉,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现执教于北京大学心理系,主要从事儿童社会性情绪、同伴关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研究。
目录
第一章 认识儿童 / 001
002 什么是儿童心理学
性质和目的 / 002
研究方法 / 004
横断研究和追踪研究 / 005
006 我们为什么需要儿童心理学
主观方法回答问题 / 007
客观方法回答问题 / 010
理论的作用 / 012
013 小结
014 阅读书目
第二章 儿童的本质 / 015
016 何谓儿童
017 历史视角
作为微型大人的儿童 / 017
作为弱者的儿童 / 019
当今的儿童 / 020
022 文化的视角
儿童养育方式的差异 / 022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倾向 / 024
不同文化中的性格发展 / 027
028 成年人对儿童的观念
观念体系的性质 / 028
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 / 030
031 小结
032 阅读书目
第三章 人生之初 / 033
034 遗传
基因传递 / 034
基因紊乱 / 036
先天和后天 / 038
关于基因的说法的真伪 / 044
046 从受孕到出生
产前发育阶段 / 047
环境对产前发育的影响 / 049
054 新生儿对世界的适应
分娩及其心理学影响 / 054
早产儿 / 055
新生儿眼中的世界 / 058
行为模式与大脑 / 064
父母的适应 / 070
073 小结
074 阅读书目
第四章 建立关系 / 075
077 关系的本质
079 家庭
家庭作为一个系统 / 079
家庭的多样性和儿童发展 / 085
离婚及其影响 / 089
091 形成依恋
依恋的本质和功能 / 092
发展过程 / 093
安全性―不安全性 / 097
内部工作模式 / 101
同伴之间的关系 / 103
水平的和垂直的关系 / 104
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 106
同伴群体中的地位 / 108
111 小结
112 阅读书目
第五章 情绪发展 / 113
115 什么是情绪
性质和功能 / 115
生理基础 / 117
发展过程 / 121
123 儿童的情绪概念
情绪语言的出现 / 123
有关情绪的对话 / 124
思考情绪 / 127
130 情绪的社会化
获得表现规则 / 132
父母的影响 / 134
138 情绪能力
什么是情绪能力 / 138
从他人控制到自我控制 / 140
为什么儿童的情绪能力不一样 / 142
146 小结
147 阅读书目
第六章 作为科学家的儿童: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149
150 基本理论观点
151 目的和研究方法
理论的基本特征 / 155
157 认知发展的阶段
感觉运动阶段 / 158
前运算阶段 / 164
具体运算阶段 / 168
形式运算阶段 / 172
174 对皮亚杰理论的评价
贡献 / 174
不足 / 176
182 小结
184 阅读书目
第七章 儿童是学徒:维果斯基的社会认知发展理念 / 185
186 简介
生平 / 186
理论 / 187
193 从他人帮助到自我帮助
最近发展区 / 193
成人如何帮助儿童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 195
如何提供有效帮助 / 199
同伴能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吗 / 201
文化因素在成人对儿童的学习帮助中起什么作用 / 202
合作胜于单干吗 / 205
207 评价
贡献 / 207
不足 / 208
209 小结
210 阅读书目
第八章 作为信息加工者的儿童 / 211
212 心理活动的模型
大脑是计算机吗 / 212
216 思维的本质
如何开始 / 217
符号表征:语言、游戏和绘画 / 221
231 组织能力
概念形成 / 232
脚本建构 / 236
237 记忆
记忆的本质 / 238
记忆的发展 / 239
自传式记忆 / 243
儿童作为目击者 / 247
248 对于他人的思考
描述他人 / 248
解释他人 / 250
254 小结
255 阅读书目
第九章 运用语言 / 257
258 什么是语言
语言的本质和功能 / 258
使用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吗 / 262
咿呀学语 / 266
句子的形成 / 269
语言获得是否有关键时期 / 273
交流能力 / 277
读写能力 / 281
283 解释语言获得
行为主义观点 / 283
先天论观点 / 284
社会交互作用论观点 / 286
294 小结
295 阅读书目
第十章 走向成年 / 297
298 成为一个人
个性的生物基础 / 298
建构一个自我 / 300
自尊:本质和发展 / 303
青春期的自我 / 306
对自我发展的影响 / 309
获得性别感 / 313
319 发展的连续和变化
研究连续性 / 320
从早期行为预测以后的发展 / 323
从早期经历预测以后的发展 / 329
追踪成长轨迹 / 332
335 小结
336 阅读书目
338 术语表
前言
儿童令人着迷,他们非常重要。这两个非常好的理由使我们想对儿童了解得更多一些。儿童令人着迷是因为他们和成年人既相似又不同:一方面,他们明显有潜力发展出成熟个体才具有的各种能力;另一方面,他们具有只在他们那个年龄段特有的能力和要求,需要我们去承认、去尊重,也需要我们去关注。儿童令人着迷还因为儿童期的本质就是发展变化。 观察新生儿长成幼儿,再一步步长成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和少年、青年,试图解释这些变化中暗藏的各种机制,这不仅吸引人的智力工作,而且能满足感情上的需要。
早期经验对心理有不可挽回的影响吗?我们在何种程度上是被遗传因素塑造的?为什么一些儿童比另一些儿童更早地获得语言能力?离婚对各年龄段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有最理想的方法帮助儿童学习解决问题的技能吗?哪怕仅仅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我们也希望回答这些问题,以及其他很多在日常抚养和教育儿童中产生的问题。
儿童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社会的未来取决于我们怎样抚养和教育下一代。这样,又有许多问题产生了。是否存在着某些“正确的”抚养孩子的方法,可以帮助他们充分挖掘潜能呢?有哪些冒险的因素是我们需要了解和避免的?早期攻击性是预示着以后暴力和犯罪的一个危险信号吗?儿童能够弥补失去的重要经历吗?比如,应该在婴儿期和父母形成亲密关系的经历;在上学前要接触很多读物的经历。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对儿童的养育者有意义,对教育、福利、健康和教育领域的政策制定者也有意义,有助于他们制定出最符合儿童健康发展的政策。
儿童心理学的目标是要通过客观研究建立起一个能够回答上述问题的信息基地。这样,我们就能够得到儿童发展本质的事实性结论,而不仅仅是一些看法。尽管儿童心理学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它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左右有了长足的发展。因此,在这样的一本书里要将它的方方面面都讲清楚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相反,本书的目的是要对现有的发现做一个总结,着重介绍近些年大家广泛关注的问题,并对儿童心理学的本质及其成就做一说明。本书适于任何想了解儿童心理学的读者,不论是因为他们在学校里选修心理学课程,还是因为职业(教育、社会工作、心理治疗和法律),或者仅仅是对“什么让孩子不高兴了”感兴趣。
本书写给那些没有任何心理学基础知识的读者。尽管我试图避免过分的专业化,但是有时一些专业术语是必需的。此外,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本书的某些特殊地方会用表格来罗列文章中讲述的某些特殊问题。想对本书讨论的问题做更深探讨的读者,会在每章的末尾找到相关阅读书目。衡量本书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志是,本书的读者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激励去继续阅读这些书目,进而更深入地探讨这门学科。
H. Rudolph Scha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