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本书在扼要地介绍战略起源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辨析了人生战略的含义,赋予战略“5P”在人生战略上新的内涵,并扩展为“6看”人生,解构了人生的战略管理的三部曲:分析——知彼知己;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实施——知行合一。
本书分析了环境变化的大趋势和民族文化、组织文化,尤其是笔者首次提出的4种家庭文化对人生战略选择的深刻影响,对品德、智商与情商、意志和健康等耳熟能详的概念赋予了新的说明,指出了人生容易陷入的几个重要误区和解决方案,以及“过去派”、“现在派”和“将来派”各自的局限,怎样塑造自己的人生。本书的鲜明特色是用战略的视角和框架诠释人生的过程和结局,建立个体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帮助读者从战略的角度上审视自己过去人生中的得与失,明确未来的方向和期许,书写更有意义的人生。
本书适合本科生、研究生、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及其他追求成功和幸福的人阅读和参考。
目录
第一章辨识人生战略的含义与主要特征
第一节战略的起源
第二节人生战略的“6看”
一、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向远处看:战略是以未来为主导
(future)
二、 梦想点亮人生——向上看:战略是一种观念(perspective)
三、 别不知道自己是谁?——向下看:战略是一种定位
(position)
四、 不战而屈人之兵——向近处看:战略是一种计策(ploy)
五、 凡事预则立——向前看:战略是一种计划(plan)
六、 让历史告诉未来——向后看:战略是一种模式(pattern)
第三节人生战略的菱形特征
一、 不谋全局者难以谋一域——全局性
二、 风物长宜放眼量——长期性与稳定性
三、 适者生存——适应性
四、 不冒险意味着最大的冒险——风险性
第二章解构人生的战略管理过程
第一节人生为什么要有战略
一、 战略对成功的影响
前言
记叙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政治家和各种成功人士的书籍可谓汗牛充栋,解释他们成功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海尔成功了,写张瑞敏的书多了;华为成功了,任正非一时成了企业家的偶像;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了,马云成了各级政府领导的新宠,乃至学术界追逐和讴歌的对象,不一而足。同样,描写、揭露和声讨各种贪腐行为和事件的报道也不绝于耳,不绝于目。薄熙来倒台了,大家说他放纵了妻子;徐才厚垮了,大家指责他一贯贪得无厌;周永康被查了,大家都摇着头唏嘘不已。毫无疑问,这些记叙、感叹和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显然不能解释和说明为什么一些人天资聪颖却一事无成,一些人好大喜功却平步青云,一些人会在大红大紫的巅峰上跌落而锒铛入狱,一些人在大众羡慕的目光中和耀眼的光环下过着寂寞和空虚的时光,甚至自绝于世的复杂现实,需要我们做出更多的探索和理论上的阐释。
人生的结局是一种被动的宿命,还是一种主动的选择?换句话说,是命运和机遇主宰了人生,还是人们的追求或堕落改变了命运?也许,不同出身和不同阅历的人,或者处在不同环境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同一个人对这一问题的答案并不相同。如果是前者,问题也许就简单了,我们要做的也许就是每天从早到晚虔诚地祷告;如果是后者,我们又能做些什么或者该做些什么?人生的成功和幸福的道路是否有迹可循,或者说,决定一个人成功和幸福的关键要素是什么?面临人生的十字路口时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思维方式,遵守怎样的准则,利用怎样的方法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也许,战略管理的分析框架能够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战略”一词来源于希腊语strategos,是由stratus+eg两个词根构成,意为“将军指挥军队的艺术”。克劳塞维茨(Clausewitz)在其理论巨著《战争论》中指出:战略是为了达到战争的目的而对战斗的运用。冯·纽曼认为:战略是一种完整的计划,旨在说明在每一种情况下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彼得·德鲁克则说:战略是以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为目的的一系列协调行动。\[1\]
虽然战略管理自20世纪70年代起才正式成为管理学科中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但经过近40年的努力,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其中很多成果虽然都是以企业或不同的组织为研究对象,正像军事战略以对抗双方——军事集团作为研究对象一样,但作者认为其中运用的很多原理和方法同样适用于个人,这不仅仅因为战略管理理论具有普适性,而且还因为任何企业和组织的主体也是人,企业和组织说到底就是不同个性和特质的个体的集合。当我们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战略管理的时候,也许我们就踏上了成功和幸福的康庄大道。
海南的朋友告诉我,可以用海南的三种树比喻人生的三个阶段:人的青少年时代就像槟榔树,青翠而充满生机;人的壮年时代恰似椰子树,挺拔而有力量;人的老年时代就是棕榈树,饱经磨难而显沧桑。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都将面临多次选择,从上哪家托儿所和幼儿园到上哪所小学和中学;从大学学什么专业到从事什么工作;从选择哪个工作地点到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伴侣。在以上各个阶段的选择正确与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走向和成败荣辱,而战略正是一种有关选择的科学和艺术。
军事战略的思想库里可谓琳琅满目,企业竞争的策略和方法的画廊前同样令人目不暇接,成功和幸福则是我们个人希望到达的理想的彼岸。以前多数战略方面的著作研究的对象都是军队、企业和其他类型的组织,似乎和个人的成长没有什么关系;而探讨人生,尤其是成功与幸福方面的著作则主要基于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方面的考量,缺少战略的思维与洞见,切断了个体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忽略了个人的成败得失并不仅仅取决于自己素质和能力,还受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是动态竞争和多方博弈的结果。换句话说,武器库里刀枪剑戟,十八般武器应有尽有,但多数人却赤手空拳行走在险象环生的人生旅途上举止失措。其实,多数情况下人们要做的只是审视一下横在自己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到底是什么?是踏过去还是绕过去?用长矛还是用大刀?而且思想武器库既没有警卫也没有封条,更不用付现金或转账,需要的仅仅是多数人与生俱来的一点理性和思考。而本书正是希望在读者满意或不满意的现实和理想的彼岸之间架起一座便捷的桥梁,系紧人生与战略的纽带,帮助大家走向成功和幸福。同时,也从战略的角度上审视自己过去的人生中的得与失,明确未来的方向和期许,书写更有意义的人生。
如果你是语言学家和画家,可以不懂或少懂点数学;如果你是诗人或作家,可以不懂或少懂点化学;如果你是数学家或物理学家,可以不懂或少懂点五线谱或G大调或B小调,等等;但正像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需要阳光、水分和营养,也都需要亲情、友情和爱情一样,在通往成功和幸福的道路上,每个人都需要方向、动力和工具,而战略就恰恰具有这样的功能和作用。
人生需要战略,战略缔造人生。
无战略,悲人生。
衷心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经济管理事业部主任刘志彬先生的热情帮助,他多次与作者一起讨论书稿的写作内容与风格,并共同确定了“无战略悲人生”的书名。同时,作者还要感谢未来出版社的《意林》编辑部,本书从其编纂的《小故事大智慧》里引用了很多妙趣横生又发人深省的寓言和案例,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我们希望按国家规定向原作者和有关出版单位支付稿酬,请及时与清华大学出版社经济管理事业部取得联系。
金占明
2014年岁末于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