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深度剖析电商大战背后的复杂生态圈
第一本系统展现京东、苏宁、淘宝攻防权谋的当代三国志
它们既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又有着各自的困难甚至是隐患
内容简介
作译者
目录
第一章 电商革命:颠覆一切商务模式
第一节 指尖上的商机::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
第二节 电商时代:要么加入,要么死亡
第三节 三强争霸:淘宝、京东、苏宁易购三强野蛮生长
第二章 从店商到电商
第一节 京东:“让中关村电脑城消失”
第二节 苏宁:用互联网思维做电商,实现线上线下同价
第三节 淘宝:免证、免费开店,提供增值服务
第三章 价格战
第一节 三强“约架”:争先切割现有市场蛋糕和截流新增网购用户
第二节 “何必东比西淘”:苏宁易购依靠价格杠杆后来居上
第三节 价格战的冰与火:当局者清,旁观者迷
第四章 产品战
第一节 京东:从3C产品为主到全品类跨越
第二节 剑指当当:京东进军图书业,创新营销模式
第三节 苏宁:从以家电为主到实现“去电器化”,塑造全品类的品牌形象
第四节 淘宝:产品极其丰富,各类繁多
第五章 支付战
第一节 京东:多种支付方式,灵活便捷
前言
有人分别将京东、苏宁、淘宝进行这样的描述:淘宝商城好像现实中的商场,依托先天的优势占有了网络的“地皮”,以收取租金的“包租公”自居;京东商城最大的优势是低价,更像是大型百货超市,物流和仓储是其发展的关键;而京东模式又让“后来者”的苏宁易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三足鼎立的局势既定,互联网战场上硝烟弥漫,杀气腾腾。
在征战中,对于喜欢网购的消费者而言,更多地关注的是电商对于其消费需求的满足。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互联网格局的发展和日益完善正是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进行的。
如果说竞争是人类社会普遍的规则,那么互联网的竞争则更为赤裸,从京东成立的“打苏宁指挥部”的直白和血腥中就能够体味一二。当持续3年之久的淘宝“双十一”已经成为所有网商和网民共同的购物狂欢节的时候,2014年,为了应对其他电商的反围剿和借势,淘宝抢注“双十一”商标,从此以后“双十一”成为淘宝的专利。
对于淘宝的先下手为强,京东、苏宁表态说“法律合规,手段不义”。随之京东的促销预告词改为“提前大放‘价’,何必等在双十一”,并将促销活动提前四天开始。“双十一”的硝烟未尽,“双十二”之争又开始亦步亦趋,京东和淘宝在客户端隔空打架的时候,苏宁直接打出了“真比猫狗省”的广告语,大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味。
谁也不能小觑的是,在“三国杀”的背后是每个电商大佬们的杀手锏,淘宝经过多年全力打造的“开放的生态系统”已经形成强大的淘宝粉丝群;京东的二十四小时送货上门让消费者有着比逛超市更便捷的体验;苏宁的供应链优势作为强势渠道,已经成为人们追捧的新星。
互联网时代从来不缺少围观的观众,只是能透过虚幻的表面看透电商三国鼎立背后本质的人凤毛麟角。为此,本书通过11章的内容详细剖析了三国电商之战的每一项关键点,从价格到产品、从支付方式到物流平台、从成本到服务、从盈利模式到营销策略,再从企业发展历程到战略定位,对于人们的关注点都有精辟的讲述,相信通过这本书可以满足您对电商背后深度了解的需求。
羊年的钟声刚刚敲响,京东又因为一段录音送给了马云一首打油诗:“一马悠忽不见,我自躬耕而行。心怀虚无之念,不必妄自多情。”网络三国流传的段子不绝于耳,作为生活的佐料也好,作为娱乐的谈资也罢,互联网在风波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引领着时代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