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张岩 张鑫
- 丛书名: 普通高等教育电气电子类工程应用型“十二五”规划教材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501046
- 上架时间:2015-10-22
- 出版日期:2015 年10月
- 开本:16开
- 页码:289
- 版次:1-1
- 所属分类:计算机 > 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 > 单片计算机
教材 > 计算机教材 > 本科/研究生 > 计算机专业教材 > 计算机专业课程 > 单片机及嵌入式计算机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全书分9章,系统地介绍了MCS—51单片机的结构与原理,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C51程序设计、Proteus仿真软件及与Keil集成开发环境联合调试,MCS—51单片机的内部资源及应用、系统扩展技术、输入/输出通道接口、交互通道配置与接口和应用系统设计。本书程序设计以汇编为主、C51并行的模式,通过硬、软件协同工作实现了单片机系统的功能。本书精化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顺序,精心提炼教学提示,丰富拓展阅读,并配套了相应实验与实训。本书提供的实例兼顾了教学与实际应用,实例稍加修改可直接应用于实际开发中,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基本开发范例。本书遵循“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能边学边实践,将书本知识有效地转换为动手能力,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单片机系统开发技术。全书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目录
前言
第1章单片机概述 1
引言 1
1.1单片机的概念 2
1.1.1单片机的基本概念 2
1.1.2单片机的主要特点 2
1.1.3单片机的发展过程 2
1.2单片机的选择及应用领域 4
1.2.1单片机的选择 4
1.2.2单片机的应用领域 5
1.2.3单片机的发展趋势 5
1.3典型单片机性能概览..6
1.4 MCS-51单片机的学习 1l
习题1 "l2
第2章MCS-51单片机的结构与
原理 13
引言 l3
2.1 MCS-51单片机硬件结构及引脚 14
2.1.1 MCS-51单片机内部结构 14
前言
为了更好地发挥教材改革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本教材的编写立足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详尽介绍了单片机系统结构、原理及常用应用设计的基础上,着重于实际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培养,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
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一、在编写思想上,以培养应用技术人才为目标,鼓励教学创新,强化启发式教学,提高课程兴趣度、学业挑战度和师生互动性,结合同步教学系统,将“学中做”
“做中学”的工程教学理念引入课堂,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内容的同步和“一体化教学”
的课程模式,加强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二、程序设计以汇编为主、C51并行的模式,通过硬、软件协同工作实现了单片机系统的功能,并配套了相应实验与实训。本书提供的实例兼顾了教学与实际应用,实例稍加修改可直接应用于实际开发中,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基本开发的范例。本书遵循“理论一实践一再理论一再实践”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能边学边实践,将知识有效地转换为动手能力,更全面地掌握单片机系统的开发技术。
三、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针对单片机、微机接口集成化、模块、结构、应用,在讲解基本结构及原理的基础上,以案例教学为主,注重应用;增加设计及开发的实训课程内容,硬、软件仿真技术等,体现了教材的知识丰富、结构科学合理、注重实践应用的特点。
在单片机教学过程中要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注重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变革,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尊重教育规律,坚持以能力为重,倡导边学边做,注重学思结合。针对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本书体现了“教”
“学”与“做”结合的模式,在注重理论知识同时,增加了学生动手实践的内容,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边学边练,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单纯课堂理论为主的授课形式,实现单片机同步互动教学。
本书以MCS-51单片机为主,第1章介绍单片机基础,第2章介绍单片机的结构与原理,第3章介绍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4章介绍C51程序设计及Proteus仿真,第5章介绍单片机的内部资源及应用,第6~8章介绍单片机的外围接口技术,第9章介绍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书中包含比较先进和实用的单片机外围接口技术及应用系? 统设计实例,内容全面。全书章节结构合理,通用性、系统性、工程性和实用性较好。
全书共分9章。第1章、第2章和第9章由张岩、张猛编写,第3章由张鑫编写,第4章由徐伟编写,第5章由赵乃卓编写,第6章由刘尹霞编写,第7章由张成联、蔡田芳编写,第8章由杨中国、刘建飞编写,各章习题和附录由邵淑华编写。全书由张岩、张鑫统稿。
本书免费提供电子课件,题库、习题参考答案,及软、硬件在内的教学资源包,由淄博耐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若需要可以与机械工业出版社联系,或登录www. cmpedu. com注册下载。
_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得到了学校的领导和同行们的支持与帮助;得到了淄博耐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与帮助;在校对过程中,吉玲编辑对本书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对于上述同志以及参与本书出版的工作人员,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另外,向所有参考文献的作者致谢。
由于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可能会存在某些错误和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