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 大秦帝国强势崛起,传奇女人功不可没
铁血手腕、明争暗斗、九死一生、成王败寇
? 白话正说大秦第一女人爱恨情仇
全景再现战国群雄逐鹿宏伟画卷
? 风华绝代的战国历史,一段恢弘磅礴的传奇故事,中国历史上首位太后的史诗!
商鞅到秦始皇的一百年历史中,有近一半的时间,秦国实际上由这个楚国的女子掌握着。只因她抛弃了性别,以男人的姿态来统治国家。她一方面用阴谋来铸造自己在秦国的统治地位,提拔楚国亲贵又打击楚国,亲养秦王又疏远宗族;另一方面以阳谋来为秦国开疆拓土,延续无年不战的传统,重用战无
内容简介
作译者
深夜一杯苦茶,便观二十四史,不见忠臣孝子,但嗅曼珠沙华。
人到中年,少了一份浪漫,一边快乐读书,一边苦闷生活,在幻想和激情中消磨时光。
目录
上 篇
第一章 郢都少女 / 008
百年诅咒 / 008
大王的抱负 / 011
美女如云章台宫 / 014
哭泣的孩子 / 018
被卖的妈妈 / 021
第二章 楚国内斗 / 026
吞噬一切的漩涡 / 026
后宫的目标 / 029
被选择的公子 / 032
与众不同的公主 / 035
列国来使 / 039
第三章 君子好逑 / 043
秦王的要求 / 043
你要玩,我就玩得更大 / 046
甘茂的计策 / 049
挑拨离间是使者的职责 / 051
第四章 后宫暗斗 / 054
前言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下令在全国寻访有才能的人,要重整秦穆公时代的霸业。这时,卫国的年轻公子鞅来到了秦孝公的面前。那天晚上,灯火摇曳,两个雄心壮志的年轻人促膝长谈。在昏暗的灯火中,他们说着激昂的话语,畅想着未来,谋划着策略……
一百多年后,中年的君主秦始皇站在了祭天台上,焚香上表,祈祷上苍。平静华丽的外衣下裹着激动而兴奋的心,天似穹庐,笼罩四野。在震天的山呼万岁声中,嬴政回想着祖辈的荣耀,老秦人的奋斗,关中的鲜血……
这是秦国历史的开端和结束。
之前,秦国只能说是一个半成品的政权,从野蛮中生长出来,龇牙咧嘴,对文明保持着渴望和天生的警惕。它们希望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国家,得到文明的沐浴,但是又茫然不知所措,在落后的牢笼里撞得头破血流。
之后,秦国变成了大杂烩的秦王朝,在新旧统治秩序中畸形发育,趾高气扬,对法律怀有信赖和绝对的虔诚。它们希望奠定属于秦人的万世基业,得到神的祝福,但是又墨守成规,在时代的洪流中最终败落成尘。
只有在这两者之间是属于秦国的历史,那是一个全民向上的时代:法律公正而循环的运行;君王睿智而富于进取;大臣开拓且来自于天下各地;将士勇于公战而嗜血;百姓怯于私斗而守纪……这一切构成了一个古典时代的理想国。
在这个国家中,最重要的角色就是那个女人——秦宣太后芈月。
从商鞅到秦始皇的一百年历史中,有一半的时间,秦国实际上由这个楚国的女子掌握着。她一方面用阴谋来铸造自己在秦国的统治地位,提拔楚国亲贵又打击楚国,亲养秦王又疏远宗族;另一方面以阳谋来为秦国开疆拓土,延续无年不战的传统,重用战无不胜的白起,引进三晋人入朝堂,连横齐、魏,给秦王以实至名归的王冠。
芈月执掌秦国朝堂是一个偶然。因为在秦国的政治制度中,是没有太后可以插手朝堂的空地的,而在秦国的历史中,权力的分配从来都没有女人的身影。而且秦国有着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在君王年幼的时候,也有完善的应急机制,宗室贵族和辅政大臣能迅速补上权力的空白。秦武王突然逝世,经过争斗,秦昭王少年即位,各方势力相持不下,形成平衡,最后形成了宣太后芈月垂帘听政的局面——太后作为傀儡能让所有的势力心安。
可是,这些贵族大臣们轻视了这个女子。
芈月在秦国朝堂上合纵连横,很快掌握了实权,还起用了魏冉、白起等一批新锐,给秦国朝堂带来了新风。然后利用这次朝堂变化,深化秦国商鞅变法的改革,最后在完成内部整合后,迅速转为对外扩张。
芈月时代,秦国处于一个稳步扩张期。对三晋、楚国的蚕食,对胡人的胜利,并成功消化这些胜利的果实,为芈月的权力执掌写了背书,不断获得的新利益将秦国所有的阶层和势力集团紧密联结在芈月周围。
然而,芈月作为一个来自楚国的女人执掌秦国大权,有着天生的缺陷,无法获得制度上的合理性是她无法摆脱的束缚。所以,她必须依靠楚国在秦国的贵族和亲信小人来行使权力,并且不断用阴谋和权术来排斥异己,因此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敌人。
最后,这所有的芈月反对者聚集在秦昭王身边,推动着这位同样雄才大略,并且在芈月的耳提面命下不缺乏手段的君王走到了芈月的对立面。等到芈月年老,秦昭王轻松发起了一次政变,驱逐了魏冉,软禁了芈月。
之后,就是芈月和魏冉对秦昭王的反击,而这次权力的博弈导致了最大一次的战国杀戮——长平之战。秦昭王获胜,而芈月则彻底退出了政治舞台,并在桐宫中孤独地死去。
秦宣太后芈月是秦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她在制度和策略上并没有什么新的建树,但是萧规曹随,继往开来,做到了一个统治者的本分。
然而,这位历史上的太后,宛若舞台上的戏子,浓墨重彩,满头珠翠,开口“哀家”,口蜜腹剑……而我们则更多的是关注这个女子。
那一年,郢都春早,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怀着对未来无限憧憬的少女,离开家乡,谁也不知道她是如何的柔肠百结。
那一年,咸阳更晚,银装素裹,孤灯残豆,陷入对过去满满回忆的老妪,溘然长逝,谁也不知道她是如何的沧桑满怀。
书摘
君王有旨召,当然不敢怠慢,不到一顿饭的工夫,苏秦就迈步进入了章台宫。
这个时候,苏秦是全天下最有权力的男人,甚至比楚威王还有权力。出身没落贵族的他,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口才,在各国之间奔走,兜售战争与和平。公元前328年,身佩六国相印的苏秦组织了一次五国攻秦的军事行动,虽然最终失败了,但是这并不影响楚国的安定,不影响苏秦的权势,也不影响楚威王对苏秦的信任。
苏秦行过礼后,自然地跪坐在东边的席子上,神色平静地开口问道:“不知君上召臣,议论何事?”
楚威王看着苏秦的神态,知道无论自己怎么兜圈子,这个老狐狸是绝对不会随意表态的,于是直接问道:“去年先生有合纵之策以教我,今五国攻秦,不利而返,足下又以何教寡人?”去年,苏秦佩戴着赵、魏、韩三国的相印前来楚国,游说楚王说:“楚国地方五千余里,军队有百万之众,战车千辆,战马万匹,存粮足够支用十年,这些都是称霸的资本。如果您也事奉秦国,那没有哪个诸侯不臣服秦国了。”这个主意深得楚威王的认可,他当时回答说:“我的国家西与秦接境,秦有举巴蜀并汉中之心。西边的秦是虎狼之国,不可亲也;而北面的韩、魏是楚国的世仇,而且反复降秦,不可信。如果作比较,我不如秦惠文王贤明;我的臣子,没有秦臣智力高;我的国家,国力没有秦国强。想到这些,我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然如悬旌而不得安定。”两人对秦楚关系迅速达成了一致,然后得出了结论:“秦是虎狼之国,不仅仅是楚国的敌人,还是天下诸侯的公敌。主张连横的臣子想通过割地给秦来苟延残喘,这是敬奉仇敌,对外倚仗强秦,对内挟持君主,罪恶深重。合纵成功,各诸侯会割地事楚;连横成功,楚就要割地奉秦。所以,楚国要坚持不懈走合纵路线。”随后,在苏秦的帮助下,楚威王获得了合纵长的头衔,并率领各国联军西攻函谷关。可是,战事不顺利,秦国先是闭关自守,消磨联军的锐气,接着突然反攻,一举攻破联军大营,以十万兵力打败二十三万联军。
现在,楚威王成功地平定了战败对楚国国内的影响,又重新将目光投向了秦国。所以,先召来苏秦敲打一下——你的思路虽然很好,但是根本执行不下去,该换个方法了。
苏秦很敏锐地从楚威王对自己的称呼“先生”“足下”的变化,感受到了楚威王的意思,于是恭敬地伏地请罪说:“臣不察,不意秦人剽悍至此,以一敌二。”——不是我的方法不行,是你楚国人太废柴,以二打一还打不赢。
“天下闻名,虎狼之暴。”楚威王的脸皮功夫也修炼到家了,根本不在乎苏秦的讽刺——你早知道了我们和秦之间的战力差距,这应该在你的意料之内。
“然。秦为大王贺。”苏秦是闻名天下的舌辩之士,所以深得说话的技巧精要。
楚威王的兴趣一下子起来了,作揖说:“先生以教我。”
“攻打秦国的这次战争,虽然失败了,但是却让所有的楚国将士军民真正认识到了秦国的力量,既锻炼了楚卒的战斗力,也警惕了楚国的百姓;秦军虽然获胜,但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十年之内,再也无力东向而出,楚国获得了大发展的时间;战争的主战场是三晋之地,虽然和楚国损失的兵力相当,但韩、赵、魏三国的粮草、军械、士气大减,实际损失倍于楚国;虽攻击未果,但是合纵仍在,齐依然处于我合纵盟国的包围下,昼夜不得安寝。由此观之,这次作战即使没有胜利,楚国依然获利了啊!”
“寡人也知,谋之未来如何?国内不必问,问秦事。”楚威王早就不是刚登上王位的热血青年,虽然经过苏秦的分析,由悲转喜,但是还没有失去理智,继续追问苏秦对秦国的策略。
眼见没有绕晕楚威王,自己必须拿出办法来,苏秦合上双眼,思考起来。
楚威王也不着急,他知道苏秦早有主意,只不过是在想如何说服自己,所以让所有的寺人都退下去,摆出洗耳倾听的架势。
几名寺人走到门口,突然齐刷刷地跪下去,口里高呼:“参见主母!”
楚威王和苏秦之间默契形成的平静,瞬间就被莺莺燕燕打乱了。王后秦姜带着楚威王的几名姬妾和未成年的女儿、儿子来给楚威王请安了。他们刚在宫外看到了几位宫女放风筝。这种从宋国传来的新鲜玩具,一下子征服了后宫,所以他们在路上看了半炷香的时间。最后依依不舍地离开,几个公子和公主还蹦蹦跳跳地议论风筝飞得有多高,为什么能飞上天。
后宫团体走进了大殿,先向楚威王请安,然后和苏秦见过礼之后,在西边的席子上跪坐了下来。楚威王看到自己的女人和孩子,心情大悦,和蔼地问了几句后,就让其他人退下去了,只留下王后在殿中服侍自己。春秋时期,礼仪虽然烦琐,但是楚国本来出于蛮荒,所以楚国的礼仪并不严格,王后不用避让朝臣,其他后宫嫔妃、公子、公主也没必要规行矩步。
殿外又重新传来孩子的欢呼声和女人的笑声,给森严的宫殿带来几分暖意。苏秦也微微笑起来,开口说道:“啊,真是美丽的章台宫啊。我听说,章台宫是用大巴山上的千年古木为梁,吴越的花岗岩为地基,秦国的青铜为钉铆,聘用晋国的工匠三千人,征发楚国民夫五万,历时五年才修建而成的,这真是美轮美奂,天下无双啊!”
楚威王不知道苏秦为什么夸奖起章台宫来,但是很配合地说:“彩。”
苏秦突然话锋一转:“我又听说,楚国修建章台宫,三年的积蓄消耗一空,停止了对外作战十年。到如今,每天居住在这宫里的美女多达三千,寺人多达万人,每天消耗的米粟、布帛不计其数,整个楚都一半的人为了运营章台宫而奔走。大王觉得这个宫殿太过于奢侈,曾下令削减宫殿里的人数,有这回事吗?”
同类热销商品
最后的完美世界[图书]
- ¥39.00
- ¥6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