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50个户外小实验》及《50个餐桌小实验》是一套原汁原味的法国科学教育书籍,书中每个实验均有详尽的步骤讲解、小窍门及原理提示;寓教于乐,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兴趣!
内容简介
这些实验都非常容易操作,而且每一个实验都有详尽的步骤讲解和实验小窍门。你还可以给小伙伴们讲解这些现象的科学原理,以及在生活中可能见到的现象。
作译者
目录
1 扎不爆的气球
2 吸力报纸
3 不听话的硬币
4 怎样才能让塑料袋在短时间内鼓起来呢?
5 气球中的“拉力赛”
6 翻转装满水的花瓶
7 柠檬饮料形成的喷泉
8 一瓶苏打水引发的爆力
开胃酒
9 肉眼看不见的防水层
10 在水中排掉杯子里的水
11 难以斟满的酒杯
12 从塑料瓶眼中流出的圆泡泡
13 它们究竟是漂着的还是沉着的呢?
14 会跳舞的葡萄干
15 遥控水的流向
午餐
16 谁能最快清空瓶子呢?
17 会打嗝的瓶子
媒体评论
什么是科普?简单地说,科普就是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即把科学知识通过一定的手段传播到普通的大众。
我国的科普有着自己的传统、优势、特点和擅长的方式方法,也有困难和不足。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我们在不断地学习、借鉴国际上关于科普的先进理念和优秀的成果、经验,科普工作得到很大的发展。
这次,机械工业出版社由法国引进出版了这套原创性十足的“小生活.大智慧”科普丛书,给我们许多新的启发。在法国,从科学家、科普工作者到教师、家长,都齐心协力参与科普工作。法国学校的科普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其特点是特别注重教育的趣味性,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求知欲。巴黎著名的科技城、科学宫、自然博物馆等这些科普教育的专业机构和场馆,已成为法国人生活、教育、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昆虫记》到《自然史》,从法布尔到布封……几百年前,法国本土的博物学家写出了很多闻名遐迩的经典科普著作,影响了并继续影响着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这套丛书具有极强的趣味性、科学性、可读性,书中随处可见的科学小实验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生活中的趣味物理》用简明易懂的文字讲述了近60个易于观察实践或者易于实际操作的小实验,带你去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生活中奇妙的化学》将隐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奇妙的化学作用以幽默有趣的方式为读者一一讲解,让化学这门看似枯燥的学科变得五彩缤纷起来;《50个餐桌小实验》及《50个户外小实验》从准备材料、操作技巧、步骤演绎、为什么能成功、背后的科学原理、生活中同类原理的自然现象等方面展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小实验。
科普工作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事情,是人人都可以参加的,而且是人人都应该参加的事情。机械工业出版社引进这套丛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向广大青少年儿童普及科学知识。我们相信,广大青少年儿童从中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科学的思想方法、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
——牛灵江
书摘
一个小女孩怎么会拉动一个或者两个大力士呢?只要我们掌握一些物理定律或者复式滑车原理就可破解其中奥秘。
实验所需材料
一根长为20~30m的绳子(结实,但不要过粗,即一根质量上乘的绳子)
两根表面光滑且坚固的木棍,或工具木柄,或扫帚柄(更简单的材料,两把完整的扫帚)
给实验者备只手套(依个人意愿)实验时间:5分钟
实验技巧如果绳结的数目多,无疑会使施加在绳子上的外力变小,摩擦力有可能会减小用具的功效:一切都将取决于绳子的结构以及绳子连接的支撑物。注意绳子的环绕不能互相叉,在木棍之间的不同段绳子不能胡乱地缠绕在一起。
实验步骤
1. 将绳子一端与扫帚木把(木棍)牢牢地系在一起,第三个人确保绳子处于水平状态。
2. 让一个成年人(力气最大的那个人)在3~4m处用双手水平握住另一个木把,我把绳子绕在这根扫帚木把上,然后我再把绳子绕在第一个扫帚木把上。
3. 我放长绳子,在同一方向把绳子绕在第二个扫帚木把上。我重复操作,直至两个扫帚木把上分别有3个缠绕(或者使两个扫帚木把之间有6根绳子)。让一个小孩或者一个力气很小的人拉着绳子的一端,移动到力气最大的那个人身旁。4/5/6. 拉绳子的那个孩子成功地将力气最大的那个人拉动了起来,甚至可以使两个大力士撞在一起。如果我们减少绳环绕的数目,这个实验将会很难完成,除非有更大力气的人才能拉动大力士。
实验原理
这个实验采用了复式滑车的原理。随着绕过扫帚木把匝数的增加,我们施加的力气逐渐减小。绳子的长度对于实验结果也是不容忽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