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王晓军
- 丛书名: “十三五”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规划教材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506591
- 上架时间:2015-9-20
- 出版日期:2015 年9月
- 开本:16
- 页码:245
- 版次:1-1-1
- 所属分类:工业技术 > 一般工业技术 > 工程力学
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工学 > 工程力学
内容简介
目录
绪论1
第Ⅰ篇静力学基础
第1章刚体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5
1.1刚体静力学的基本概念5
1.2力的投影与分解合力投影定理7
1.3力矩9
1.4力偶的概念及力偶矩的计算13
1.5约束与约束力 13
1.6受力分析与受力图17
思考题20
习题20
第2章力系的简化24
2.1平面汇交力系及其合成24
2.2平面力偶系的合成26
2.3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27
2.4空间力系的简化32
思考题34
习题34
第3章力系的平衡37
前言
在对国内地方本科院校基础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教学现状的调研和分析的过程中,编者体会到目前各院校面临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时重新分配的问题,既是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也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极好的机遇。为发挥基础力学在工科教学中的作用,结合多个同类院校的教学改革和实践的经验,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编者对原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的基本内容做了体系上的调整,并对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取舍,简化理论推导的同时加强分析方法的陈述。本书分为两册:《工程力学Ⅰ》和《工程力学Ⅱ》,分为静力学基础、构件的静力学设计和工程动力学三篇,覆盖了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基本部分。
本书强调受力分析在工程构件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在阐述刚体模型的受力分析计算方法后,即开展工程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分析,目的是使读者能够将静力分析方法合理地应用于工程构件的分析中。
在静力学基础中,改变传统的公理体系,将静力学公理、原理按需要放在相关内容中陈述。在构件静力学设计中,突出内力分析、应力分析、变形、强度和刚度以及稳定性的分析,避免同一分析方法在不同问题中多次重复,能利于读者确定问题的所属范畴,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工程动力学中,简要介绍了对质点和刚体的基本运动进行分析的常用方法,重点介绍点的合成运动以及刚体的平面运动。然后按照受力分析、运动分析以及力与运动的关系介绍了动力学普遍定理的原理及应用,并介绍了动静法以及动载荷与交变应力的基本内容。特别注意与物理课程力学部分形成区别,突出普遍原理在刚体动力学中的应用,减少重复,提高起点。
本书在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阐述上力求简洁易懂,所选例题多有相应的工程背景。插图尽量形象生动,贴近工程实际,便于读者理解。
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有常州工学院的王晓军、刘志军、余辉、曹霞,河海大学的楼力律,江苏理工学院的杨超,蚌埠学院的石怀荣、吕明、赵静、何华,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的丁建波,安徽科技学院的谢占山,他们均在应用型高校长期从事力学教学工作,具有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其中,王晓军、石怀荣任主编,丁建波、楼力律、刘志军任副主编,王海东、卓娜两位同学精心绘制了本书的插图。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相关学院教师的大力支持,他们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在此向所有贡献者一并致谢。
本书承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蒋持平教授悉心审阅,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者希望本书能满足应用技术型层面师生的需求,但限于编者的水平和能力,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欠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