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希望本书能够成为大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好帮手,也希望它能够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从事教学提供参考,同时为从事国内外形势与政策研究的人员提供借鉴。
目录
导言科学分析形势正确把握政策
一、“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意义
三、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方法
思考题
专题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
二、“中国梦”的思想内涵
三、“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四、“中国梦”的实践要求
思考题
专题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以理想信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考题
专题三我国经济形势与政策
一、分析经济形势的理论视角
二、我国经济的调控手段和政策
书摘
2.内涵上的相融性
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与优良的道德风尚,吸收、借鉴了人类文明的成果,凝结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分别阐述了我们的价值目标、取向和标准,三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各具功能、各有侧重,是现阶段中国社会“最大公约数”的价值共识和基本的价值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想信念提供了层次性解读,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升华了我们的价值追求,构筑了我们的精神高地。
3.实践上的契合性
价值观最深层次的内核是信仰、信念,理想信念是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土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理想信念活生生的表现形式,也是理想信念的具体化。反过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内容和领域不断拓展,为理想信念塑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理想信念源自现实又高于现实,具有崇高性。但理想信念并不是完全抽象的,而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相互联系,并通过社会实践才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明特色就是实践性。把理想信念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各个方面,理想信念就找到了现实落点和日用而不觉的实践平台,并在实践中注入新的时代特质,赋予真切的人文关怀和自觉的担当精神。循着认知、认同和践行的心理发展规律,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使理想信念获得无比旺盛和坚强的生命力。(二)理想信念塑造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中之重理想、信念具有真善美的特征,支配着一个人的思想与行动,在生活、职业、道德、政治等各个层面,各个方面发挥着引领、整合和规范的作用。
1.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定海神针”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我们的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这种理想信念,是国家、民族在发展进程中,也是个人在人生道路上有所依循、知所趋止、顽强进取的定力与韧性所在。因为我们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看家本领,精神上有“压舱石”,思想上有“主心骨”,行动上有“指南针”,做事的立场更加坚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也就更加自觉。
2.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源泉
理想信念从来不是一个空泛抽象的概念,它总是与国家统一富强的历史使命结合在一起的,承载着民族的憧憬和希望,成为激励人们奋进的旗帜。理想越远大,它的精神动力越强大;理想越高尚,人们的追求越有意义。一个人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坚定追求正义、真理的意志,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智慧,释放人的能量:才能以主人翁的姿态,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