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国家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命题研究中心
- 丛书名: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506928
- 上架时间:2015-8-3
- 出版日期:2015 年7月
- 开本:16开
- 页码:285
- 版次:1-1
- 所属分类:教育 > 教师用书 > 教师资格考试教材
考试 > 其他类职称考试
内容简介
本书不仅是备考者的良师益友,同时因其详细而全面的知识讲解,也是广大中学教师实际工作中实用的指导手册。
目录
前言
教师资格全国统考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卷结构及题型和分值
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命题点1:教育的涵义
命题点2: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命题点3:教育起源与发展
命题点4: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真题实战
模拟练习
第二节 教育与社会发展
命题点1:教育与人口发展的关系
命题点2:教育与生产力
命题点3: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命题点4:教育与文化
真题实战
模拟练习
前言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命题点与试题深度分析”专门为参加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的考生编写,以最新统考大纲为蓝本,通过梳理命题点、解析考题、强化应试等方式全方位提升考生应试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不仅是备考者的良师益友,同时因其详细而全面的知识讲解,也是广大中学教师实际工作中实用的指导手册。
本书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 知识框架:本书目录即构成了该科目的知识框架,章节主题为宏观知识模块,小节名称为该模块核心内容,命题点即为微观考查点,考生可以全面了解大纲知识结构和考点分布,做到运筹帷幄。
二、 考核要求:提纲挈领提炼知识模块下的核心内容,考生可以对本章节知识模块的重点一目了然,去粗取精。
三、 命题点解析:让考生知道每章节核心考核内容的微观命题点,做到有备而考,掌握命题点才是硬道理。
四、 真题实战:以近年真题为实战载体,引导考生根据命题模式对所学知识点做适当的重组和整合,在强化命题点记忆的同时,还能增加应试的灵活性。
五、 模拟练习:根据大纲要求和命题点分布,设置高度仿真的模拟习题强化练习,内化考生的应试能力。
本书严格依照最新大纲的要求来布局,包含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中学课程、中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心理、中学生发展心理、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学德育、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共八大章知识模块,每章根据考核要求再细化命题点,在命题点解析中详细讲解了新大纲中要求掌握的核心知识,使考生能全面掌握所需知识,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真题实战旨在通过最新真题,帮助考生建立对知识点考核方式的直观认知,从而提升应试熟练程度;模拟练习针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强化考查,使考生达到学练合一,在学习的基础上加强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点,内化应试能力。
本书配有超值赠送和全程答疑服务,以此帮助考生全方位复习备考。本书赠送优路教育“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系统精讲班”(8课时)网络视频,并在考前赠送两套预测试卷。赠送内容的使用方法:刮开赠送标签上的账号和密码,按照图书赠送课程学习流程进行学习(2015年6月1日开通)。
优路教育技术支持及服务热线:01051658182。
我们将本着“优质教育.成功之路”的教学理念,孜孜上进,竭诚为全国考生不断贡献微薄之力,帮助考生早日实现成为教师的光荣梦想!
编者
2015年4月
书摘
(一)人口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
(1)一定的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人口数量决定着教育需求的大小,因此也就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人口的增长必然要求扩大教育的规模。
人口增长率过高使得教育经费和师资质量的平均水平降低;学龄人数增长使得班级人数增加,影响教育质量。人口增长还制约和影响着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战略重点的选择。
(2)教育影响人口的数量,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之一
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很多,发展教育是其中之一,而且被认为是长远起作用的手段。一些人口学家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全体国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人口出生率的高低成反比。有人在拉丁美洲做过的有关调查表明:有工作的妇女生育率低于家庭妇女;有专业知识的妇女生育率低于一般农村妇女;受过中等程度教育的妇女的婴儿死亡率低于文盲妇女。在我国的有些调查资料中也反映同样的倾向。
(3)教育的发展能起到控制人口增长的作用
第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必然与对劳动力文化要求的提高相关,因此它就刺激了家庭对教育的需要。而家庭教育需求的提高增加了抚养儿童的费用,这就能起到控制生育率的作用。西方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转化的过程已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教育程度的提高,能改变人们传统的“多子多福”“人丁兴旺”的生育观和家庭观;
第三,教育程度的提高增加了妇女就业的机会,提高了妇女养育儿童的能力。
2.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人口质量是指人口身体素质、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其中身体素质包括遗传素质和健康状况两个方面,是人口质量中的物质要素。文化修养包括人们的知识水平、智力发展程度和劳动技术水平。道德水平包括人们的思想觉悟、道德修养和合乎社会规范的社会品质等。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是人口质量中的精神要素,人口质量是一个表明人口各方面素质综合发展水平的概念。
人口质量对教育质量的影响表现为间接和直接两个方面:
①直接影响是指人口已有的水平对教育质量的影响:
②间接的影响指年长一代的人口质量影响新生一代的人口质量,从而影响以新生一代为对象的学校的教育质量。
反过来,也容易理解,国家的教育水平必然通过个人受教育水平的高低来体现,而个人受教育水平的高低集中反映在人口的素质上,包括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从宏观上讲就是人口的质量。
另外,从人均国民收入与教育需求的角度也能够体现教育与人口质量的联系。人均国民收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志,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国家和地区人口质量水平,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教育需求则以教育投资量来衡量。很多数据表明,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比重是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而提高的。换句话说,个人的收入提高了,有了对精神层次的追求,往往希望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会对自己再教育进行投资,因此,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反过来,教育的发展,也会促使人们素质的提高,使得人口质量提高,从而促使科技的发展,促使生产力的提高,最终表现在国民收入等宏观经济指标的提升。
我国拥有巨大的人力资源,人口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的资料显示,我国15岁以上国民受教育年限仅为7.85年,2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42年,两项平均仍不到初中二年级水平,与美国100年前的水平相仿,比韩国低近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