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张连堂 王德利 龚磊 阴魁元
- 丛书名: 全国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502494
- 上架时间:2015-8-3
- 出版日期:2015 年6月
- 开本:16开
- 页码:262
- 版次:1-1
- 所属分类:计算机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工程计算 > CAD/CAM/CAE
教材 > 计算机教材 > 高职高专 > 计算机辅助设计 > 机械设计软件
编辑推荐
结构合理、思路清晰、内容详实
详细讲解了应用AutoCAD 2012进行建筑工程辅助设计的知识要点
配套资源丰富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张连堂主编的《AutoCAD2012中文版制图教程(全
国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以AutoCAD2012中文版为
操作平台,详细讲解了应用AutoCAD2012进行建筑工
程辅助设计的知识要点。主要内容包括:AutoCAD基
本操作、图层管理、二维图形的绘制与编辑、图形尺
寸的标注、文字和表格的应用、图案填充、图块应用
、图形打印输出、三维建模与渲染等。在介绍基本知
识和操作技巧的同时,引入了大量建筑工程制图中常
见的标准图块和典型案例,突出了实用性与专业性。
本书结构合理、思路清晰、内容翔实,对
AutoCAD2012进行了全面详尽的讲解。本书适合作为
高等院校、高职高专等工科院校机械、土木工程、计
算机辅助设计类专业相关课程的教材,还可以作为各
类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建模比赛的培训教程。
目录
前言
第1章 AutoCAD 2012概述
1.1 软件简介
1.1.1 AutoCAD 2012主要功能
1.1.2 AutoCAD 2012软硬件要求
1.1.3 启动AutoCAD 2012
1.2 软件操作界面
1.2.1 工作空间
1.2.2 功能区
1.2.3 应用程序菜单
1.2.4 快速访问工具栏
1.2.5 工具选项板
1.2.6 工具栏
1.2.7 状态栏
1.2.8 命令窗口
1.3 图形文件管理
1.3.1 新建图形文件
1.3.2 打开图形文件
1.3.3 保存图形文件
前言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AutoCAD 2012概述、基本绘图操作、图层规划与管理、创建二维图形、编辑二维图形、图形尺寸的标注、文字和表格的应用、图案填充、图块的应用、图形打印与输出、三维建模、三维图形的渲染等。本书的主要特点如下。
1)本书把职业能力培养作为目标,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作为突破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AutoCAD 2012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每章都精心设计了理论教程、实训案例及练习题三部分内容,目的是提高学生绘制专业图形的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技术的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本书内容全面、结构合理,适合广大师生和自学者使用。本书针对AutoCAD 2012在建筑工程专业图形的设计与绘图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的介绍。通过大量专业图例绘制的介绍,引导读者熟悉绘图方法与技巧的应用。在介绍知识点时,均包括功能介绍、多种命令操作方法和操作实例。实例的选择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从简单的工程图样绘制到复杂的专业图形的绘制,使读者不仅能够掌握AutoCAD 2012的基本操作方法,还能够更好地领会AutoCAD 2012的操作技巧。
3)本书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本书作者分别来自国内多所高校,多年从事AutoCAD软件的教学与培训工作,编写过多部AutoCAD相关教材,并具备丰富的工程设计和教学经验,还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绘图与建模大赛。本书引入了大量工程设计及制图规范的相关内容,所举工程实例均为机械、建筑工程专业领域常见图样,使用本书不仅可以学习专业工程图样的绘制方法,同时对AutoCAD 2012绘图软件的通用性会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为今后从事工程设计和绘图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本书符合国家和行业的制图标准。在介绍机械、建筑工程图样的绘制方法和技巧的同时,还贯彻了国内外CAD制图的相关标准,使所绘制的工程图样能够符合国家和行业的制图标准。本书所用图例均为实际工程图样,插图中的各项内容符合最新制图标准。
5)本书适用面宽、实用性强。本书叙述简明清晰,突出实用性,以简明的形式介绍了AutoCAD 2012在机械、建筑制图中最常用和实用的方法与技巧,以提高读者的操作技能。另外,在不同章节都安排了大量的实例、实训和练习题,加强了教、学、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便于读者记忆和理解,也便于教师指导学生边学边练,学以致用。
6)本书提供了完整的教学课件和素材。为了方便读者,本书配以全程课件以及全部案例、实训、习题中的AutoCAD图形源文件,读者可以到机械工业出版社网站下载。网址是http://www.cmpedu.com。
本书由张连堂主编,王德利、赵兴光、阴魁元等编著,参加编写的作者有张连堂(第1、2章),王德利(第4、12章),代春芳(第5章的5.1~5.5),张海波(第6章),阴魁元(第7章的7.1~7.4),孙斌(第7章的7.5~7.6、第8章),赵兴光(第9、10章),楚万强(第11章的11.1~11.4),管欣(第5章的5.6~5.7、第11章的11.5~11.9),第3章以及课件制作、图形的绘制等工作由田金雨、骆秋容、王如雪、曹媚珠、陈文焕、刘有荣、李刚、孙明建、李索、刘大学、刘克纯、沙世雁、缪丽丽、田金凤、龚磊、陈文娟、李继臣、王如新、徐维维、赵艳波、王茹霞、田同福、徐云林完成。全书由张连堂主编定稿,刘瑞新教授审阅。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行的帮助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之处难免,欢迎读者对本书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