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49.00
- 校园优惠价:¥49.00 (100折) (马上了解)
- 评分:
(已有0条评价)
- 电子书:社区商务方式:B2B企业案例(平装)[图书]
- 促销活动:
- 我要买:
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十年磨一剑,颠覆科特勒营销思想
从大量销售方式,到深度分销方式,未来属于社区商务方式……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包子堂系列丛书是包政教授团队十年研究基础上的结晶,首次提出“社区商务方式”的概念。丛书告诉大家,企业商务活动领域的触角,正沿着供应链的下游向需求链延伸;企业的商务活动方式,正沿着大量销售方式,到深度分销方式,再到社区商务方式演进。作为丛书开篇第一册,《营销的本质》以理论的方式,展现商务活动方式演变的历史逻辑,包括内在本质动因及其外在表现形态;后面以分册的方式,分别描述各种商务活动方式的实践经验,它们是《大量销售方式》《深度分销方式》,以及介绍社区商务方式的《社区商务方式: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案例》《社区商务方式:B2B企业案例》《社区商务方式:小米全景案例》《社区商务方式:丰田全景案例》。
细心的读者会明白包子堂系列丛书安排的良苦用心,因为不了解商务活动方式的演变历史,就不会明白社区商务方式的必然性,也就不会下决心摆脱过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作译者
包政先生弟子,商业模式和组织管理专家,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EMBA教授。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B2B营销的社区商务方式
第一节 飞帆科技突破性创新产品的销售困局
第二节 走进客户生产方式的爱迪科技
第三节 飞帆销售困局的突破策略
第四节 B2B的社区商务方式
第二章 确立产业链伙伴图谱
第一节 审视产业伙伴关系
第二节 重构产业伙伴图谱
第三章 嵌入客户生产方式
第一节 解决问题而不是卖产品
第二节 嵌入关键伙伴/客户的核心业务
第三节 竞争优势的来源
第四节 解决效用与效率的矛盾
第四章 构建B2B商务社区
第一节 围绕关键人物构建B2B个人社区
第二节 围绕关键功能构建B2B产业社区
后记 谨以本丛书献给我们的导师徐昶教授
前言
观点一:在当前需求个性化、需求快速变化的移动互联时代,B2B营销正朝着社区商务方式转型。
B2B的社区商务方式,指的是走进客户价值链和生产方式,关注价值实现全流程,为客户提供更加完整的解决方案,与客户持续互动,从而构建与客户的一体化关系。传统的B2B营销方式下,企业与客户之间仅仅是交易关系,企业注重的是销售,即产品—货币的交换过程,营销人员的工作起始于捕捉销售机会,结束于完成产品销售。然而,需求个性化、产品复杂化以及一切互联化三股浪潮,迫使企业放弃单纯的交易观念,将注意力转移到构建持续交易的基础上来,迫使企业深入客户生产方式,通过持续为客户做贡献,与客户结成一体化的社区伙伴关系,即走向社区商务方式。
观点二:社区商务的本质是构建与客户的一体化社区伙伴关系。移动互联技术并非社区商务必备的标签,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社区商务方式。
许多企业误以为开辟官方微博、互联网论坛、开发APP、组建微信客户群、运营微信公众号就是社区商务。其实,移动互联技术确实极大地降低了联系的成本,为B2B社区商务的实践提供了载体和工具,成为社区商务方式的催化剂,但它本身不是社区商务。社区商务的本质是构建与客户的一体化社区伙伴关系。早在20世纪50年代,丰田就已经把它的客户、供应商视为丰田社区中的成员,用各种方式把客户组织起来,围绕共同价值持续互动,共同创造价值并分享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深化与客户之间的社区伙伴关系,最终使商务成为与客户互动的一部分,并具有排他性。
观点三:识别产业链中的关键伙伴并与之结成社区伙伴关系,是B2B社区商务的起点。
“谁是客户”或“与谁结成社区伙伴关系”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企业理所当然地只是把付钱购买产品的买家当成客户,按照他们的要求提供产品和服务,在他们身上与竞争对手展开价格战、服务战、广告战、关系战等资源消耗战,效果并不好。企业应当更多地关注用户等产业链的关键伙伴,动态地审视产业链各环节价值创造方式以及产业地位,从而在变化中适时重构产业链图谱,重新确立自身的定位,建立并巩固自身与产业链关键伙伴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仅仅关注直接客户是不够的,企业需要更进一步,将用户等产业链关键伙伴纳入社区伙伴关系的范畴,通过为用户等产业链关键伙伴创造价值结成同盟,打通企业价值传递的全过程。
观点四:与客户结成社区伙伴关系的关键在于:嵌入他们的生产方式,为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仅仅是产品。
伙伴关系的特征之一是依赖性,企业通过为客户做出独特的“关键贡献”而成为客户信赖和依靠的伙伴。企业需要将自身的价值创造过程与客户的生产方式无缝对接,即所谓“走进客户生产方式”,了解客户的价值创造方式,以及其中的痛点或问题,找到实现自身产品价值的障碍点;同时,整合资源,为客户提供解决问题的完整方案。企业的解决方案与客户核心业务越接近,其贡献越重要,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强度越高。因此,选择做贡献的突破口应尽量接近客户的核心业务。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你成为客户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撑,成为客户生产方式不可或缺的部分。
观点五:B2B个人商务社区与B2C商务社区具有广泛的共性,二者均具有“社区”的本质特征。
社区是人类共同生活的一种方式,拥有共同价值的一群人长期生活在一起,结成了相互信任、相互依靠、守望相助的排他性的强关系。B2B个人商务社区与B2C社区一样,其建设过程符合社区发育的一般规律:一是持续互动结成强关系,社区成员之间长期生活、持续互动,才能结成强关系特征的社区伙伴关系;二是这些持续互动都是围绕某种“共同价值”展开的,共同价值包括共同利益、共同追求和共同价值观;三是社区形成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即初始阶段锁定领袖用户人群,然后沿着领袖人群的关系链组织口碑传播,逐步扩展到其他人群。
观点六:B2B个人商务社区还具有与B2C商务社区不同的独特之处,即“围绕关键先生”、“提供理性价值”。
B2B个人商务社区成员往往是客户组织中的“关键先生”,通常是采购决策者或者重大影响者,找到并围绕这些“关键先生”构建社区,这是B2B个人社区商务与B2C社区商务的第一个不同点;第二个不同点是,B2B个人商务社区的核心价值通常是理性的,比如工作效率、职业发展、事业成功。B2C社区中的消费者喜爱这个社区的理由常常是感性的兴趣、爱好、信仰等,但B2B个人社区中的“关键先生”之所以加盟社区,并非出自某个感性的价值追求,而是出于工作成果绩效、职业事业成功等理性方面的追求。
观点七:B2B产业社区是B2B社区商务的最高级形式,它将社区伙伴关系从个人层面提升到组织层面。
B2B个人社区的建设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关键先生”社区建设和关系深化,实现与关键伙伴/客户的一体化,最终通过产业社区建设,成为产业价值链的管理者。也就是说,B2B个人社区中的强关系,还是停留在企业组织与关键先生个人层面。企业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努力,将组织和管理行为进一步延伸到产业链伙伴的组织层面,将企业与关键先生个人层面的关系上升为企业与所在产业链合作伙伴组织层面的关系,构建起基于产业链伙伴关系的B2B产业社区。
观点八:B2B产业社区是一种组织间伙伴关系,建设B2B产业社区的目的在于“共同创造并分享产业社区的增量利益”。
构建B2B产业社区的五个主要原则是:第一,聚焦于协作竞争优势,即产业社区伙伴的协作带来的超越竞争对手产业链的独特竞争优势;第二,建立相应的机制,在社区伙伴之间分享由于协作竞争优势带来的增量利益;第三,通过相关的制度建设、流程建设,建立产业社区成员企业之间的组织信任;第四,利用各种渠道,产生大量跨组织人际交互,催生和深化社区成员的身份认同;第五,循序渐进扩展与深化产业社区伙伴关系。
序言
大踏步走向社区商务时代
互联网不再只是一种交流的手段或工具,它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纵观历史,凡是能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事情,一定会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包括改变我们的生产活动方式和商务活动方式,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组织与管理方式。
我在参观休斯敦的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时,听说大约有1万多名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在那里工作,并且全世界大概有20万名科技工作者为NASA工作。
NASA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按照传统的科层制结构,要把远在天边的20多万人组织起来,按5%~8%的管理人员计算,至少需要1万名经理人员。这是多大的一笔开支,而且未必一定管得好。
我猜,NASA一定依靠的是互联网思维,把无数知识精英组织起来,共同去做一件事情。
今天,已经开始有越来越多的类似NASA这样的机构,开始依靠互联网,把高度专业化的人吸引到一个平台上,以互动的方式一起工作。
这个平台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组织,更像是一个社区,一个守望相助的社区。
由此我相信互联网不再是一种沟通的工具,它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从而改变了我们的组织与管理方式。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在营销领域,互联网到底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深度分销走到尽头
波特有很多思想,集中体现在两本书中:一本叫《竞争战略》,一本叫《竞争优势》。其中谈到一体化战略,前向一体化,或后向一体化。前向一体化就是向下游走,后向一体化就是往上游走。因为波特是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因此没有人追问为什么要前向或后向一体化。
德鲁克有一个观点,企业必须集中配置资源在两个领域:或技术领域,或市场领域。据此可以推断,前向一体化的目的,是为了谋求市场扎根,后向一体化的目的,是为了谋求技术扎根。
像华为这样的公司,是后向一体化的典型代表,全力以赴向上游走,不惜一切代价,持续抢占关键资源,尤其是人才资源。就是不把钱放在银行,而是去获取具有影响力和支配力的关键资源。日本的三井财团,通过下属旗舰公司三井物产,实施资源的抢占,从能源矿产资源到人才资源,一切能够整合进价值链的关键资源它都要抓在手里,以形成企业的影响力,最后成为产业价值链的组织者。
除此以外,大部分生产制造企业,几乎都是前向一体化的。先是采用大量销售方式,后来转向深度分销方式。即不断整合渠道以及渠道终端门店的力量,展开市场的争夺战。
走到今天,深度分销方式实际上已经走到尽头了。
前向一体化的企业必须继续往前走,从供应链走向需求链,走进消费者的生活方式,谋求市场的最终扎根。
深度分销不是最终的商务活动方式,它的有效性在于资金利润率,这是厂商之间对立统一的基础。一旦边际利润趋向于零乃至负值的时候,深度分销方式也就走到了尽头,必须转向社区商务方式。
换言之,生产制造企业如果通过持续地提高产销量,就能获取规模经济上的好处,厂商之间就可以达到对立统一,携起手来,与对手展开竞争,用一条价值链打败另一条价值链。在我国台湾地区把深度分销方式称为策略联盟,或称厂商合谋。当所有企业都降低重心,唱着网络为王、决胜终端的歌谣,走上深度分销方式的时候,渠道网络的优势将丧失殆尽。接下来,就是降价促销,在释放产能、消化库存的过程中,成为现金流量依赖型企业。所有企业都深陷在竞争的旋涡之中,听天由命,难以自拔。
媒体评论
——杨洪管理智慧自媒体会员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李老师的书是我看到的第一本关于B2B业务模式分析的书,这本书宏观地回顾了B2B业务模式公司的发展历程,系统地分析了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并根据今天的市场需求特征和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指明了B2B业务模式公司的发展之路,给我们这些在黑暗中摸索的B2B企业提供了一盏明灯!
——武永强管理智慧自媒体会员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社区营销、粉丝营销大行其道的今天,B2B社区商务方式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李老师以扎实的理论功底、深入浅出的阐述、丰富的案例分析,带我们开启了B2B社区商务方式探索的先河。
——许龙华管理智慧自媒体会员印尼非凡电讯公司创始人、CEO
李序蒙老师的这本书以案例的方式讲道理,告诉B2B企业如何从简单的销售行为提升到“强关系”合作伙伴,并最终以“商务社区”上升到客户共同体,从而提升B2B企业的竞争力。高屋建瓴,深入浅出,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李波管理智慧自媒体会员深圳市华曦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序蒙老师的这本书对当今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有创新、营销不得力的商业模式困境给出了系统的思考和方法指导,非常有价值!
——聂卫华管理智慧自媒体会员安徽容知日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本书的大量案例来自李序蒙博士亲自辅导的本土成长型企业,李博士通过对这些企业以及标杆企业实践的研究,提出了社区商务B2B营销新模式的理论和方法。内容具有实战指导意义!
——欧木兰管理智慧自媒体会员深圳市国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未来移动互联将成为商业社会的基础设施,不管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谁能够充分理解商务本质,并且利用好互联网工具和互联网思维去优化企业的价值链条,谁就能够赢得商业竞争。
——宋健管理智慧自媒体会员深圳市智信达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所总裁
我本人数次参与李老师主导的关于企业创新、B2B社区商务的考察学习、案例研讨,使得我这个传统B2B领域的从业者,对创新思维、社区商务在我们所从事的行业如何应用,有了新的思考和探索!相信这本书对创业者或者正在转型的朋友思考如何开展社区商务营销模式将会有全新的指引!
——周东管理智慧自媒体包子堂私塾成员深圳科创新源工业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