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全国中高职学生。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C#编程语言,所涉及的内容涵盖了C#语言的各个领域。第1~8 章:介绍.NET 的基础体系结构开发环境的搭建和使用,以及C#语言的基本知识和面向对象的基本理论和思想。第9~12 章:通过实例项目中数据结构的设计、系统结构的设计,以及源码内容的介绍,让读者全面深入地了解C#语言。第13~14 章:重点介绍文件操作和图形的处理。第15~16 章:介绍.NET 环境下数据库的使用。第17~18 章:作为进阶部分,介绍了网络编程和多线程技术。
本书内容丰富,结构清晰,通过大量精彩实例和真实项目示例,帮助开发人员从实践中成长。本书是C#初学者的入门指导书,同样适合具备一定编程经验的开发人员。
作译者
目录
1.1 C#基础知识
1.1.1 C#简介
1.1.2 .NET Framework平台体系结构
1.1.3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
1.2 Visual Studio2005的新特性
1.3 安装Visual Studio2005
1.4 IDE介绍
1.4.1 开始页面
1.4.2 解决方案资源管理器
1.4.3 菜单栏
1.4.4 工具栏
1.4.5 工具箱
1.4.6 代码编辑器
1.4.7 对象浏览器
1.4.8 “属性”面板
1.4.9 “命令”窗口
1.4.10 “即时”窗口
1.4.11 “任务列表”窗口
1.5 使用命名空间
前言
序员提供了十分灵活的操作,但同时也牺牲了一定的效率。与诸如Microsoft Visual Basic 等语言比,同等级别的C/C++应用程序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开发。由于C/C++语言的复杂性,许多程序员都试图寻找一种新的语言,希望能在功能与效率之间找到一个更为理想的权衡点。
目前,有些语言以牺牲灵活性的代价来提高效率。可是这些灵活性正是C/C++程序员所需
要的。这些解决方案对编程人员的限制过多,其所提供的功能难以令人满意。这些语言无法方便地同早先的系统交互,也无法很好地和当前的网络编程相结合。对于C/C++用户来说,最理想的解决方案无疑是在快速开发的同时又可以调用底层平台的所有功能。他们想要一种和最新的网络标准保持同步并且能和已有的应用程序良好整合的环境。另外,一些C/C++开发人员还需要在必要的时候进行一些底层的编程。于是Microsoft 推出了C#。它是一种最新的、面向对
象的编程语言。它能使程序员可以快速地编写各种基于Microsoft.NET 平台的应用程序,而Microsoft.NET 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和服务来最大程度地开发和利用计算与通信相关领域的各种应用。最重要的是,C#使得C++程序员可以高效地开发程序,而保留了C/C++原有绝大部分强
大的功能。因为这种继承关系,C#与C/C++具有极大的相似性,熟悉此类语言的开发者可以很快地转向C#。同时,C#还有兼顾效率与安全性、支持现有的网络编程新标准、消除大量程序错误和对商业过程和软件实现的更好对应的优点。
作为一本实用教程,本书详细分析和研究了C#的所有功能。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在内容上,本书侧重于向读者介绍C#从基础到高级的内容,力图解决初学者和专业人员使
用该产品时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使他们掌握使用该新产品的各种技术。每章的开头列出了本章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点。学习目标之后是正文内容。正文内容结束后为项目实践,使读者在实践中理解学习内容。最后是习题和上机实验,主要用于考察读者是否掌握了基本概念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在编排上,为了使读者更加方便快速地学习和掌握该产品的功能,本书从基础运用到高级
运用循序渐进展开。第1~8 章:介绍.NET 的基础体系结构开发环境的搭建和使用,以及C#语言的基本知识和面向对象的基本理论和思想。第9~12 章:通过实例项目中数据结构的设计、系统结构的设计,以及源码内容的介绍,让读者全面深入地了解C#语言。第13~14 章:重点介绍文件操作和图形的处理。第15~16 章:介绍.NET 环境下数据库的使用。第17~18 章:作为进阶部分,介绍了网络编程和多线程技术。
除以上两个特点外,本书主要以项目方式来指导教学,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
本书所有的程序都在Microsoft .Net Framework SDK 2.0 环境下调试运行通过。
本书由王乾坤担任主编,王香菊、赵震奇、华艳、胡晓敏、黄丹丹担任副主编,全书由王
乾坤统稿,高振栋主审。无锡市高等师范学校的肖敏老师和范大昭老师在成书过程中给予了多方面的指导和帮助。此外,无锡高等师范学校领导及创意与软件设计系领导对本书的编写工作
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在此,编者向所有对本书编辑工作给予支持和帮助的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为教师配有电子教案,希望利用此电子教案,可以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创作时间仓促,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朋友批评指
正,以便编者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