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图解版):通向未来工业的德国制造2025(精装)
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王喜文著的《工业4.0(通向未来工业的德国制造2025图解版)(精)》从宏观到微观,全面清晰呈现“工业4.0”全貌。 本书图文并茂,易懂实用,让你快速全面掌握工业4.0知识,30分钟让你读懂工业4.0,近80张图片详尽阐述改变人类未来的大趋势,深入剖析“工业4.0”“工业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的异同,迎接智能制造革命的未来。
内容简介
作译者
目录
前言
第1章 新一轮工业革命
制造业面临的压力
主要国家均推出制造业振兴规划
美国的“工业互联网”
德国的“工业4.0”
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到来
第2章 德国工业4.0
出台背景
出台过程
参与的组织
五大研究领域
德国企业怎么看?
德国行业组织怎么看?
德国总理怎么看?
新的制造思维
新的生产方式
第3章 智能制造的时代
信息物理系统
媒体评论
——【德】德国国家科学工程院院士 克里斯托夫?梅内尔
“德国工业4.0是德国政府推行的‘新一代智能工厂计划’,以物联网为基础。按照商品所附带的信息,由这些信息告诉机器需要什么样的生产过程,以制造出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以此来实现个体化需求的大生产方式转变。”
——【德】德国人工智能研究所首席执行官兼科学总监 沃夫冈?瓦尔斯特
“‘工业4.0’不仅仅意味着技术的转变、生产过程的转变,同时也意味着整个管理和组织结构的调整。我们必须放弃孤岛式的想法,要为变革做好准备。”
——【德】西门子股份公司工业业务领域总裁 鲁思沃
“‘工业4.0’是德国联邦政府高技术战略工作组基于对制造业前景的预测而制定的前瞻性计划,试图呈现以信息物理系统为核心,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全新生产体系。”
——【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教授 李杰(Jay Lee)
书摘
提到制造业不得不提微笑曲线。微笑曲线是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于1992年提出的著名商业理论,因它较为贴切地诠释了工业化生产模式中产业分工问题而备受业界认可,已经成为诸多企业的发展哲学。
微笑曲线将一条产业链分为三个区间,即研发与设计、生产与制造、营销与服务,其中生产与制造环节总是处在产业链上的低利润环节。于是,生产与制造环节的厂商总是不断地追求有朝一日能够走向研发与设计和营销与服务两端。
而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发达国家的企业往往占据着研发与设计、营销与服务的产业链高端位置,发展中国家的厂商则被挤压在低利润区的生产与制造环节。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走向产业链高端位置,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制造厂商们可望而不可即的顶级目标。
新的生产方式
未来的工业体系中,将更多地通过互联网技术,以网络协同模式开展工业生产,以开发能够完全适应生产的产品,这种适应性将使企业面对客户的需求变化时,能迅速、轻松地做出响应,并保证其生产具有竞争力,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制造业企业将不再自上而下地控制生产,不再从事单独的研发与设计环节,不再从事单独的生产与制造环节,也不再从事单独的营销与服务环节了。与之对应的是,制造业企业从客户需求开始,到接受订单、寻求生产合作、采购原材料、共同进行产品设计、制订生产计划以及付诸生产,整个环节都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彼此相互沟通,而信息会沿着原材料传递,指示必要的生产步骤,从而确保最终产品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
这种生产制造的灵活程度无疑代表着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预示着全球制造行业将迎来技术升级的激烈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