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
第1章 测量坐标系和高程
1.1 地球形状、大小和基准面测量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地球的自然表面,但是,地球表面极不规则,由具体的测量结果可知:高耸于世界屋脊上的珠穆朗玛峰与太平洋海底深邃的马里亚纳海沟之间的高差竟有近20km。尽管有这样大的高低起伏,但是,相对于地球庞大的体积来说仍然可以忽略不计。就整个地球表面而言,海洋面积约占71%,陆地面积约占29%,可以认为是一个由水面包围的球体。
1.1.1 地球自然形体
无论是天文大地测量、地球重力测量,还是卫星大地测量等精密测量,都提供这样一个事实: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极半径略短、赤道半径略长,北极略突出、南极略扁平,近于梨形的椭球体。这里所谓的近于“梨形”,其实是一种形象化的夸张,因为地球南北半球的极半径之差仅在几十米范围之内,这与地球固体地表的起伏,或地球极半径与赤道半径之差都在20km左右相比,是十分微小的。况且,已经有证据表明,这种“梨形”还不一定会长期保持下去。这样一个复杂的形状,我们是无法用数学公式来表达的。
1.1.2 大地水准面及其特性
由于地球的自然表面凹凸不平,形态极为复杂,显然不能作为测量与制图的基准面。因此,应该寻求一种与地球自然表面非常接近的规则曲面,来代替这种不规则的曲面。
处于静止状态的水面称为水准面。由物理学可知,这个面是一个重力等位面,水准面上处处与重力方向(铅垂线方向)垂直。在地球表面重力的作用空间,通过任何高度的点都有一个水准面,因而水准面有无数个。把一个假想的、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向陆地延伸且包围整个地球的特定重力等位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可作为野外测量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1.1.3 参考椭球面及其特性
图1.1旋转椭球体地球引力的大小与地球内部的质量有关,而地球内部的质量分布又不均匀,致使地面上各点的铅垂线方向产生不规则的变化,因而大地水准面实际上是一个略有起伏的不规则面,无法用数学公式精确表达,必须寻求一个与地球体极其接近的形体来代替地球体。
地球是一个近似椭球体,一个椭圆绕其短轴旋转而成的形体,即旋转椭球体,或称地球椭球体。地球椭球体表面是一个可以用数学模型定义和表达的曲面,这就是我们所讲的地球数学表面。测量与制图工作将以地球椭球体表面作为几何参考面,将进行的大地测量结果归算到这一基准面上(图1.1)。
代表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旋转椭球体称为“地球椭球体”。与大地水准面最接近的地球椭球体称为总地球椭球体;与某个区域如一个国家大地水准面最为密合的椭球体称为参考椭球体,其椭球面称为参考椭球面。由此可见,参考椭球体有许多个,而总地球椭球体只有一个。
地球椭球体有长轴和短轴之分。长半轴(a)即赤道半径,短半轴(b)即极半径。在几何大地测量中,椭球的形状和大小通常用长半轴a、短半轴b和扁率f来表示:f=a-ba。
地球椭球体的形状和大小取决于a,b,f,因此,称a,b,f为地球椭球体三要素,或称描述地球形状与大小的参数。国际上有多种参考椭球体的参数值,表1.1为几个有代表性的参数值。表1.1地球椭球体的几何参数椭球体由于参考椭球体的扁率很小,当测区面积不大时,在普通测量中可把地球近似地看做圆球体,其半径为R=13(a+a+b)≈6371(km)1.2 测量常用坐标系和参考椭球定位1.2.1大地坐标系1.坐标系的建立在大地测量中,通常所有的观测值在概算时均应尽量概化到参考椭球面上。地面上任意一点的空间位置可用大地坐标(B,L,H)表示。大地坐标系是以参考椭球面作为基准面,以其法线为基准线,以起始子午面和赤道面作为在椭球面上确定某一点投影位置的两个参考面。
2.大地坐标的定义
图1.2 中,过地面点P的子午面与起始子午面之间的夹角(L),称为该点的大地经度。规定:从起始子午面算起,向东称为东经;向西称为西经。
图1.2 大地坐标系过地面点P的椭球面法线与赤道面的夹角(B),称为该点的大地纬度。规定:从赤道面算起,从赤道面向北称为北纬;从赤道面向南称为南纬。
P点沿椭球面法线到椭球面的距离(H),称为大地高。从椭球面起算,向外为正,向内为负。
大地经纬度构成的大地坐标系,在大地测量计算中广泛应用。
1.2.2 地球坐标系与协议地球坐标系
. 1.空间直角坐标系以椭球体中心O为原点,起始子午面与赤道面交线为X轴,赤道面上与X轴正交的方向为Y轴,椭球体的旋转轴为Z轴,构成右手直角坐标系O-XYZ。在该坐标系中,P点的点位用OP在这三个坐标轴上的投影x,y,z表示,如图1.3所示。
图1.3空间直角坐标系2.WGS-84坐标系
WGS-84坐标系是全球定位系统(GPS)采用的坐标系,属于协议地心坐标系(惯性系)。它是如下定义的:坐标系的Z轴指向BIH1984.0定义的协议地球极(CIP)方向,原点为地球的质心;X轴指向BIH1984.0定义的零度子午面和CIP赤道的交点;Y轴垂直于X、Z轴,X、Y、Z轴构成右手直角坐标系。目前,WGS-84坐标系采用1979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17届大会推荐的椭球参数(见表1.1)。
协议坐标系之所以称为“协议”,是因为地球是不断变换的,地极的位置、地球的各个参数等都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国际上“协议”取某个时刻的地极、零度子午面定义坐标系的轴。
3.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解析几何中,在同一个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通常,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垂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X轴或Y轴统称为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测绘工作中所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解析几何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所不同,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以纵轴为X轴,表示南北方向,向北为正;横轴为Y轴,表示东西方向,向东为正;象限顺序依顺时针方向排列(图1.4)。这是因为测绘工作中以极坐标表示点位时其角度值是以北方向为准,按顺时针方向计算,而解析几何中则从横轴起按逆时针方向计算。当X轴与Y轴互换之后,全部平面三角公式均可用于测绘计算中。
图1.4两种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般情况下,应该采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将球面坐标和曲面图形转换成相应的平面坐标和图形必须采用适当的投影方法,具体内容将在第1.3节讲述。
1.2.3 参考椭球定位
椭球定位是指确定椭球中心的位置,可分为两类:局部定位和地心定位。局部定位要求在一定范围内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有最佳的拟合,而对椭球的中心位置无特殊要求;地心定位要求在全球范围内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有最佳的拟合,同时要求椭球中心与地球质心一致或最为接近。
确定参考椭球与大地水准面的相关位置,使参考椭球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与大地水准面最佳拟合,称为参考椭球定位。
1.3 地图投影和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1.3.1 地图投影
1.地图投影的意义
地球参考椭球面是不可展曲面,如果将它展成平面,必然会使曲面产生褶皱、拉伸或者断裂等形变。显然,在这种平面上,是无法绘制科学、准确的地图的,不便于地图的制作、使用和保管。历代地图学家和数学家经多年探索,创立了地图投影这种数学方法,实现了由地球椭球面向平面地图的科学转换,从而解决了上述一系列问题。
地图投影,简单来说就是讲椭球面上的各元素(坐标、长度和方向)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投影到平面上。这里所说的数学法则,可以用两个方程式来表示:x=F1(L,B)y=F2(L,B)(1.1)式中,L、B为椭球面上某点的大地坐标;x、y为该点投影后的平面直角坐标,这里所说的平面通常也叫做投影面。
如果能够建立x、y与L、B之间的函数关系,那么只要知道地面点的大地坐标,便可以在投影平面上找到相对应的平面位置。由此可见,投影问题也就是建立椭球面元素与投影面相对应元素之间的解析关系式。
2.地图投影变形
地图投影,必然会产生形变。椭球面上的一段距离、一个角度、一个图形投影到平面上,就会和原来的距离、角度、图形呈现差异,这一差异称为投影变形。
投影变形一般分为角度变形、长度变形和面积变形三种。
其实,投影只不过是根据具体的用图目的、表现区域和内容特点等,在长度、角度、面积几种变形中,选择一种,并令其不变形,或者虽有几种变形,但变形值相对不至于过大而已。因此,在地图投影中产生了许多种类的投影法。
3.地图投影分类
地图投影种类繁多,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分类方法:按投影面类型分类、按地图投影的变形性质分类和按投影面与参考椭球的位置关系分类。地图投影分类见图1.5~图1.7。
图1.5正、横、斜轴方位投影
图1.6正、横、斜轴圆柱投影
图1.7正、横、斜轴圆锥投影
1)按投影面类型分类
方位投影以平面作为辅助投影面,使球体与平面相切或相割,将球体表面上的经纬网投影到平面上构成的一种投影。
圆柱投影以圆柱表面作为辅助投影面,使球体与圆柱表面相切或相割,将球体表面上的经纬网投影到圆柱表面上,然后再将圆柱表面展成平面而构成的一种投影。
圆锥投影以圆锥表面作为辅助投影面,使球体与圆锥表面相切或相割,将球体表面上的经纬网投影到圆锥表面上,然后再将圆锥表面展成平面而构成的一种投影。
2)按地图投影的变形性质分类
等角投影投影面上两条方向线所夹角度与球面上对应的两条方向线所夹角度相等。换句话说,球面上小范围内的地物轮廓经投影之后,仍保持形状不变。
等积投影地球椭球面上的面状地物轮廓经投影之后,仍保持面积不变。
任意投影既不等角也不等积,长度、角度、面积三种变形同时存在的投影,统称为任意投影。在任意投影中,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投影,即等距投影,它使沿某一特定方向的距离投影前后保持不变。
3)按投影面与参考椭球的位置关系分类
正轴投影投影面的中心线与地轴相重合时的投影。
横轴投影投影面的中心线与地轴垂直所得的投影。
斜轴投影投影面的中心线与地轴斜交所得的投影。
4.地图投影的选择
选择地图投影时,应根据制图区域的地理位置、形状、范围以及地图的用途来进行。
测制地图的主要目的是为国防和经济建设服务。采用等角投影可以保证在有限的范围内使得地图上的图形同椭球上的原形保持相似。等角投影后角度大小不变,投影前后长度比为一常数,这给识图用图带来很大便利。在测量中,选用等角投影的同时还要求长度和面积变形不大,因此为了测量目的的地图投影应该限制在不大的投影范围内,从而控制变形,并能以简单的公式计算由它引起的改正数。
……[/div]\n [/div]\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