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电流与信号完整性设计[图书]
基本信息
- 作者: (美)道格拉斯·布鲁克斯(Douglas Brooks)
- 译者: 丁扣宝 韩雁
- 丛书名: 国外电子与电气工程技术丛书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499978
- 上架时间:2015-6-5
- 出版日期:2015 年6月
- 开本:16开
- 页码:182
- 版次:1-1
- 所属分类:工业技术 > 电工技术 > 电子其他
教材

编辑推荐
本书是PCB设计领域大师Brooks的最新力作,融理论与工程实践于一体,全面阐述了PCB上电流的性质和流动规律,探讨了现代PCB设计中的特殊问题,详细论述了由电流引起的信号完整性问题,提出了实用的设计方案。本书既适合于PCB设计工程师阅读,也可作为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教材。
本书特色
简化数学论证,论述直观生动。从评述电流的性质开始,阐述了基本电路中的电流流动规律及其作用,讨论了电压源和电流源,解决了与PCB相关的特有问题。
直面实际问题,讲解通俗易懂。针对PCB设计实践中的由电流引起的诸如串扰、EMI、趋肤效应、过孔等信号完整性问题,富有启发性地总结了相关解决方案。
紧跟技术发展,洞悉解决方案。针对当前PCB互联平台提出了应对甚高频谐波和极短波长的复杂挑战的方案。
作者简介
Douglas Brooks?曾获斯坦福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专业学士和硕士学位,华盛顿大学的博士学位。他有40余年的电子行业从业经验,涉及的职位小到空间项目的电路设计工程师,大到UltraCAD公司的总裁,这也是他自己的公司,在过去的20余年里,他一直在这家西北太平洋地区领先的PCB设计服务公司里担任总裁。
Brooks在职业生涯中发表了数百篇文章。在2003年,他还出版了《Signal Integrity Issue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 Design 》(Prentice Hall)一书。
Brooks在圣地亚哥州立大学任教过三年,还在华盛顿大学担任过一年的访问副教授。在过去超过15年的时间里,他在世界各地举办了大量有关PCB设计中信号完整性的研讨会。
内容简介
本书既适合于PCB工程师阅读,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参考教材。
作译者
Brooks在职业生涯中发表了数百篇文章。在2003年,他还出版了《Signal Integrity lssues andPrinted Circuit Board Design》(Prentice Hall)一书。
Brooks在圣地亚哥州立大学任教过三年,还在华盛顿大学担任过一年的访问副教授。在过去超过15年的时间里,他在世界各地举办了大量有关PCB设计中信号完整性的研讨会。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 电流的性质
第1章 电子和电荷 2
1.1 电子流 2
1.2 原子结构 3
1.3 绝缘体 4
1.4 电荷场 4
1.5 磁场 5
1.6 驱动电流的力 6
1.7 电压与电流 8
1.8 电流方向 9
1.9 半导体空穴流 9
第2章 基本的电流概念 11
2.1 电流类型 11
2.2 传播速度 16
2.3 电路的时序问题 18
2.4 电流的度量 20
2.5 测量技术 28
译者序
最近20多年来,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越来越像一个具有电阻、电容和电感的组件,而不仅仅是一个互连平台。因此PCB设计者需要了解相关的电子学知识,以便能更有效地处理诸如走线阻抗匹配等现代PCB设计中的问题。
本书从电子学的基本概念出发,全面阐述了PCB上电流的性质和流动规律,讨论了电压源和电流源,详细探讨了现代PCB设计中的特殊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设计方案。作者富有启发性地总结了由电流引起的信号完整性问题,对每一个常见问题提出了实用的设计方案,此外,还提出了应对甚高频谐波和极短波长等复杂挑战的方案。
本书的编写融理论与工程实践于一体,尽量减少烦琐的数学论证,直观生动,是作者相关工作成果和各类研讨会的心血结晶。
本书既适合于从事现代PCB设计的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相关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参考教材。
本书由浙江大学微电子与光电子研究所丁扣宝副教授和韩雁教授翻译。为表述准确,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较多地采用了直译法。虽力求完美,但难免存在错漏及不妥之处,望读者不吝指正。
丁扣宝韩雁
2014年10月于浙江大学求是园
前言
优秀的PCB设计人员是具有出色图形认知能力的艺术家。这么多年后,我依然惊奇于设计师观看计算机屏幕、抓取走线的始端,然后布放走线、通过众多的等效屏幕使其到达线网的另一端的才能,并且他们总是能精确地知道自己在哪儿。完成后的电路板看上去美极了,几乎就是一件艺术品。这个工作有时被贬低为“点的连接而已”,但其实它远不止如此。
最近20年来,PCB设计人员不得不面对另一类需求。电路板已经开始像一个具有电阻、电容和电感的组件,而不仅仅是一个互连平台。因此PCB设计者需要对电子元器件和电流有所了解—不需要很多,不必成为工程师,但确实应该知道工程师所知道的很多知识。
在学术访问期间触动我的是,即使PCB设计师能够处理很复杂的电路和要求,他们也很少有人受过正规的电子学训练,因此即使走线的阻抗匹配很重要,他们中的很多人也不知道阻抗的含义。他们必须关心串扰和EMI问题,但却不知道这些是什么或是怎么发生的,当然还有地弹现象。
在UP传媒集团Pete Waddell的支持下,我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好几个PCB设计展会上开办了基础电子学方面的研讨会。Prentice Hall在2003年出版了我关于PCB设计的著作Signal Integrity Issue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 Design,希望这能对很多设计人员提供有用的帮助。虽然我对这些成就感到满意,但总觉得它不像预想中那么突出。
这种感觉促使我编写了当前这本书。
主题
本书的主题是电流:它是什么,它怎么流动,以及它如何起作用。每一章在特定的条件下讨论了电流的特定性质。
结构安排
本书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电流的性质
第二部分基本电路中电流的流动
第三部分电压源和电流源
第四部分电路板上的电流
电子学的基本粒子是电子,该领域称为电子学不是偶然的。宇宙中所有元素都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基本粒子(事实上是整个宇宙)是“电荷中性的”,我的意思是,质子和电子的数量几乎到处相等。
如果电子不移动,那什么也不会发生。我们可以有由电荷的定域差引起的静电场,这些电荷场很重要。但是,直到电子开始在这些场内移动,游戏才开始真正有趣。当电子移动时,根据定义我们就有了电流,这是电子学的一切所在。
第一部分包括电流的基本性质。第1章介绍电流(电子流)的基本定义。具体而言,1A电流是1s内通过一个表面的6.25×1018个电子的流量。第2章介绍了几个电流概念,从频率和波形到传播速度再到电流的测量,以及如何进行这些测量。第3章介绍五个基本的电流定律。
电流在回路中流动。
回路中的电流处处恒定。
欧姆定律(电流、电压和阻抗间的关系)。
序言
文艺复兴以来,源远流长的科学精神和逐步形成的学术规范,使西方国家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取得了垄断性的优势;也正是这样的优势,使美国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六十多年间名家辈出、独领风骚。在商业化的进程中,美国的产业界与教育界越来越紧密地结合,信息学科中的许多泰山北斗同时身处科研和教学的最前线,由此而产生的经典科学著作,不仅擘划了研究的范畴,还揭示了学术的源变,既遵循学术规范,又自有学者个性,其价值并不会因年月的流逝而减退。
近年,在全球信息化大潮的推动下,我国的信息产业发展迅猛,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这对我国教育界和出版界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而专业教材的建设在教育战略上显得举足轻重。在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时间较短的现状下,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其信息科学发展的几十年间积淀和发展的经典教材仍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因此,引进一批国外优秀教材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与世界接轨、建设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
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较早意识到“出版要为教育服务”。自1998年开始,我们就将工作重点放在了遴选、移译国外优秀教材上。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与Pearson、McGraw-Hill、Elsevier、John Wiley & Sons、CRC、Springer等世界著名出版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从他们现有的数百种教材中甄选出Thomas L. Floyd、Charles K. Alexander、Behzad Razavi、John G. Proakis、Stephen Brown、Allan R. Hambley、Albert Malvino、Mark I. Montrose、David A. Johns、Peter Wilson、H. Vincent Poor、Dikshitulu K. Kalluri、Bhag Singh Guru、Stephane Mallat等大师名家的经典教材,以“国外电子与电气工程技术丛书”为总称出版,供读者学习、研究及珍藏。这些书籍在读者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并被许多高校采用为正式教材和参考书籍。其影印版“经典原版书库”作为姊妹篇也越来越多被实施双语教学的学校所采用。
权威的作者、经典的教材、一流的译者、严格的审校、精细的编辑,这些因素使我们的图书有了质量的保证。随着电气与电子信息学科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教材改革的逐渐深化,教育界对国外电气与电子信息教材的需求和应用都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我们的目标是尽善尽美,而反馈的意见正是我们达到这一终极目标的重要帮助。华章公司欢迎老师和读者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建议或给予指正,我们的联系方法如下:
华章网站:www.hzbook.com
电子邮件:hzjsj@hzbook.com
联系电话:(010)88379604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号
邮政编码:100037
媒体评论
本书特点:
简化数学论证,论述直观生动。从评述电流的性质开始,阐述了基本电路中的电流流动规律及其作用,讨论了电压源和电流源,解决了与PCB相关的特有问题。
直面实际问题,讲解通俗易懂。针对PCB设计实践中的由电流引起的诸如串扰、EMI、趋肤效应、过孔等信号完整性问题,富有启发性地总结了相关解决方案。
紧跟技术发展,洞悉解决方案。针对当前PCB互联平台提出了应对甚高频谐波和极短波长的复杂挑战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