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本书面向的读者主要是从事陆地生态系统碳计量工作的研究人员、参与国家或省级或地方的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等专业人员。
内容简介
目录
1 IPCC清单指南简介
1.1 IPCC清单指南的发展
1.2 土地利用和土地利用变化
1.2.1 概述
1.2.2 土地利用和土地利用变化分类
1.2.3 我国土地利用分类与定义
1.3 IPCC LULUCF清单方法
1.3.1 碳储量变化和非CO2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分类
1.3.2 碳储量变化估算的一般方法
1.3.3 非CO2温室气体排放估算的基本方法
1.3.4 土壤碳储量变化估算的基本方法
2 林地温室气体源/汇核算方法
2.1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和林地分类
2.1.1 森林资源清查
2.1.2 林地分类体系
2.2 计量方法
2.2.1 概述
2.2.2 生物质碳储量
书摘
1.1 IPCC清单指南的发展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相继发布了1995年?1996年?2000年?2003年?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或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做法指南,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LULUCF)的清单方法学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1995年IPCC出版了《1995 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经过进一步修订,IPCC出版了《1996 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修订指南》(IPCC,1996),其中的第五章为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LUCF)的温室气体清单指南(IPCC-1996-LUCF),并得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各缔约方在编制其国家温室气体清单过程中广泛应用?随后IPCC编制了《2000 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做法指南和不确定性管理》(IPCC-GPG-2000)(IPCC,2000a)?考虑到当时正在编写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特别报告(IPCC,2000b),且UNFCCC缔约方正在就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LULUCF)的范围?定义和核算规则进行谈判,为使未来的指南能考虑到缔约方的谈判结果,IPCC-GPG-2000不涉及LUCF?UNFCCC的第七次缔约方会议(COP7)就LULUCF议题形成决定(UNFCCC,2001),决定要求IPCC于2003年编制《IPCC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优良做法指南》(IPCC-GPG-LULUCF)(IPCC,2003)?应UNFCCC附属科学技术咨询机构(SBSTA)第17届会议要求,IPCC于2006年出版了《2006年 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以下简称《2006 IPCC清单指南》)?经过IPCC和各国专家十余年的努力,LUCF部门的清单方法学得到不断改进和完善(图1.1)?
图 1.1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发展
IPCC-1996-LUCF主要考虑4类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IPCC,1997)?
(1) 森林和其他木质生物质碳储量的变化(5A):包括森林和散生木,不包括未受人为干扰的森林?
(2) 森林和草地转化造成的碳储量变化(5B):森林和草地转化为其他地类(主要考虑农地),包括转化过程中生物质碳储量变化和生物质燃烧引起的非CO2排放?
(3) 放弃地(农地和牧地)植被的自然恢复引起的生物质碳储量变化(5C)?
(4) 土壤碳储量变化(5D):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引起的矿质土壤碳储量变化?有机土壤转化为农地或人工林引起的CO2排放和农业土壤施用石灰引起的CO2排放?
(5) 其他(5E):其他非CO2温室气体排放?
IPCC-1996-LUCF分类混乱,部分基于碳库变化(5A和5D),部分基于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活动类型分类(5B和5C)?提供的方法缺乏灵活性,没有提供可供各国选择的备选方法?土地利用变化包含的内容也不完整,如缺少通过造林或再造林活动将非林地转化为有林地的计量,缺少对森林?草地?农地?湿地等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相互转化引起的温室气体源汇变化的计量?对土地利用类型缺乏统一明确的定义,使各国的清单缺乏可比性?此外,IPCC-1996-LUCF无法满足《京都议定书》有关LULUCF条款的计量要求?为提高各缔约方编制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完整性?透明性?一致性?可比性,并降低不确定性,与IPCC-1996-LUCF相比,IPCC-GPG-LULUCF有了实质性的改进和提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地利用分类的一致性?将土地利用划分为六大类,并对各类土地利用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在此基础上考虑各地类内及其相互转化引起的温室气体源汇变化,使LUCF清单的结构更清晰,温室气体源汇更透明?
(2) 与《京都议定书》的关联性?其第四章专门针对《京都议定书》中的造林?再造林和毁林(ARD)条款(第三条第三款)?森林管理?植被恢复?农地管理和放牧草地管理的条款(第三条第四款)?清洁发展机制条款(第12条)和联合履约(第6条)等与LULUCF有关的温室气体源汇计量提供了方法学指南?
(3) 计量方法的灵活性?提出了由简单到复杂3个层次的计量方法,使各缔约方根据其本国的活动水平和排放/清除因子或参数的可获得性,选择适合的方法?具有高质量详细数据的缔约方可选择较高层次的方法,使不确定性得以降低?而数据缺乏甚至没有数据的缔约方也可根据国际上统计或估计的活动水平数据和缺省的排放/清除因子或参数,完成LULUCF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4) 完整性?针对每一地类及其转化,分别计量碳储量变化和非CO2温室气体排放?对于碳储量及其变化的计量,定义了五大碳库(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枯落物?枯死木和土壤碳),分别计量不同的碳库,并分别提出了各碳库3个层次的计量方法?
(5) 交叉问题?论证和提出了不确定性评估?关键排放源分析?时间序列的一致性处理和核查的方法以及数据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程序,以保证清单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6) 更新并提供了大量的缺省参数或排放/清除因子,对于缺少参数的发展中国家编制清单十分有用?
(7) 在附件中提供了可为缔约方选用的木质林产品碳储量变化的计量方法学?
为使采用IPCC-GPG-LULUCF与过去采用IPCC-1996-LUCF编制的清单具有可比性,该指南保证了新的指南中各种土地利用和林业活动类别能通过归类纳入IPCC-1996-LUCF的报告格式中?
但是,由于在清单编制和报告时,农业部门是一个独立的清单部门,而在上述LULUCF的清单编制和报告中又涉及农地?草地及其与其他地类的转换,因此两个部门在清单编制和报告时容易出现重复或遗漏,也容易使清单编制人员混淆?例如,农地非CO2排放在农业部门编制和报告,而CO2在LULUCF部门编制和报告;其他地类转化为农地引起的非CO2和CO2排放均在LULUCF部门编制和报告?热带稀树草原燃烧引起的非CO2排放在农业部门编制和报告,而其他土地利用方式转为草地时燃烧产生非CO2排放则属LULU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