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本书使用RHEL 7.0所涉及的命令,同时也适用于其他Linux发行版本,是所有Linux用户必备的参考用书。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Linux操作系统不断完善,得到了更多的应用。现在,Linux的图形化操作界面已经相对成熟,但是命令行技术仍然是Linux 的核心技术。
《Linux常用命令手册》汇集了Linux命令行下核心管理命令(包括最新的docker管理命令、systemd服务管理命令)的功能说明、语法说明、选项介绍、典型示例和注意事项等,对每一个命令都做了非常详尽的介绍,并列举了大量的示例进行说明,可以使读者对Linux下的命令有快速深入的认识。全书按照Linux命令的功能进行分类,便于读者查询。阅读《Linux常用命令手册》之前不需要读者掌握太多的背景知识,无论读者是UNIX用户还是Linux新手,甚至是从未接触过Linux的Windows用户,都可以轻松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并可以快速了解和使用各个已发行版本的Linux系统。
《Linux常用命令手册》使用RHEL 7.0所涉及的命令,同时也适用于其他Linux发行版本,是所有Linux用户必备的参考用书。
作译者
目录
1.1Linux命令行概述 1
1.1.1 Linux命令行的重要作用 1
1.1.2 Linux命令行介绍 1
1.1.3 Linux命令行的启动及退出 2
1.1.4 Linux命令行提示符 2
1.1.5 命令行的历史记录和编辑 3
1.1.6 命令行快捷键 4
1.2在命令行下使用Linux帮助信息 4
1.2.1 使用help命令获得bash的内部命令帮助 5
1.2.2 使用man获取帮助信息 6
1.2.3 使用info获取帮助信息 8
1.2.4 用发行版的系统手册 10
1.2.5 从Internet获得帮助 10
第2章 Linux文件管理命令 12
2.1ls:显示文件名 12
2.2cat:显示文本文件内容 16
2.3rm:删除文件 17
2.4less:分屏显示文件 18
2.5cp:复制文件 21
前言
关注命令行对于某些用户和执行某些任务来说,使用图形界面更容易、更简洁。这实际上依赖于你要做什么和你是谁。图形用户界面和命令行之间的区别就像极品飞车游戏的自动驾驶与自己使用技巧玩一样。不过还是建议你自己慢慢地打任务,这样更有意思,而且你会慢慢地发现自己的技术提高了很多,如果直接下载补丁的话就没有太多的乐趣了。初级Linux用户多将矛头指向相对图形界面缺乏的UNIX的时候,多少人发出疑问:为什么要死守命令行?我们说一个简单的逻辑:图形界面人机交互好,图形界面简单,图形界面在某些任务方面确实是高效而且简单的,但是,在某些任务方面图形界面是无能的。Linux操作系统是一款文本式驱动的操作系统,这是它的优点所在,即使是Windows处理复杂任务的时候,图形界面也只是一个界面。图形界面消耗的是物理内存的空间,当你的屏幕上需要处理复杂的问题的时候,图形界面要密密麻麻地列出一堆列表,而它的作用不过是基于某个命令的图形外壳,这个时候,图形界面的直观作用和命令行没有区别。而命令行遵循的是逻辑原则,当你需要处理某个任务的时候,命令和参数的位置决定了你执行的逻辑,这个时候图形界面无法做到。也许有人说,对于图形界面的执行逻辑可以决定命令行的位置依赖性,并且可以在合适的地方增加更多、更直观的元素。但是,问题是图形界面一旦达到这个地步,它的定制性能迅速下降。图形界面的优点就在于这里:对于简单、固定逻辑流程的东西,它处理起来简单、直观、高效,所以非常适合作为应用软件的交互界面;但是这也是图形界面的缺点:对于复杂变化逻辑的东西,它的处理能力低下。
本书特点
目前市场上关于Linux命令行类的图书并不多,并且大部分只是对命令行的常用命令进行简要介绍,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针对这种现状,本书对Linux命令行下的主要命令进行了详尽的系统介绍。
-命令详尽
本书详细讲解了492个Linux命令,覆盖了Linux应用中所有的核心应用命令,包括最新的docker管理命令、systemd服务管理命令。
-支持各种环境
本书的编写基于RHEL7.0操作系统,汇集了Linux命令行下最常用、最重要的命令。这些命令同时也适用于其他Linux发行版本,是所有Linux用户必备的参考用书。
-实例丰富
本书中的命令配有详细的实例说明。全书共有1060个实例,读者可以根据实例说明进行操作,加深对指令的理解。
-索引方便
本书提供的命令按照两种方式进行索引:一是按照命令的首字母顺序进行索引;二是按照命令的功能进行索引,方便用户查找使用。
本书适合的读者对象
Linux应用爱好者,Linux网络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及对故障排除方面感兴趣的读者,IT行业的相关人员,大专院校计算机专业师生,Linux系统管理、网络管理、维护的从业人员。作为一本系统管理与维护、网络配置与管理的工具类用书,本书对于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致谢
首先感谢在本书编写过程中领导、朋友和家人的支持及帮助,电子工业出版社的李冰、赵树刚编辑也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鞭策。本书第l章由王涛执笔,第2章由张志军、何清、林捷执笔,第3章由王波、曹元其、吴少萍、杨水珍执笔,第4~14章由曹江华执笔,全书由曹江华进行统稿。另外,杨晓勇帮助完成了资料收集和文字校对工作。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及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专家和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编者
2015年4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