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读者将在一行行充满“科技+人文”情怀的文字中看到一幅幅“现实+想象”、“思考+行动”的生动画面,此书特别适合互联网创业者、研究人员、各级政府主管和企业主管学习参考。
内容简介
作译者
目录
第一章 那一年,“三马”齐聚复旦的一次“云里雾里” 3
三马论坛/通向互联网未来的七个路标/没错,互联网带来的改变才刚开始
第二章 两会代表们的提案与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 12
2015年两会,互联网就是这么热/亲民的政府工作报告
第三章 百家争鸣,“互联网+”的内涵与外延 21
第四章 “互联网+”背后的三大技术支撑 30
终端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
第五章 “互联网+”与第三次互联网革命 52
第一次互联网革命:桌面互联网/第二次互联网革命:移动互联网/第三次互联网革命:“互联网+”
第六章 “互联网+”就是中国互联网人的“中国梦” 70
第二部分 “互联网+”可以加什么
第七章 互联网+农业=现代化的耕种+绿色安全的农产品
+农民的致富 81
传统农业的困局/互联网给农业带来的新出路/走进智慧农业/智慧农产品物流/农产品全产业链可追溯/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
第八章 互联网+工业=“工业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工业
转型升级 107
“工业4.0”能实现什么/“互联网+工业”告别微笑曲线/“互联网+工业”开创制造业新思维/让“互联网+工业”来驱走雾霾
第九章 互联网+服务业=传说中的O2O+中国经济结构调整 148
媒体评论
“互联网+”不仅仅是互联网公司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传统产业的行动。
2015年3月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很快引起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各类媒体连篇累牍,各种论坛会议铺天盖地,谈论的主题都是“互联网+”;各互联网大佬更是频频出镜,阿里巴巴的马云、腾讯的马化腾、百度的李彦宏等积极亮相于各种场合,宣讲他们各自看似不同却又相似的“互联网+”理念;各省市、各区域,政府主管和企业家、
投资家,也跃跃欲试,宣示各种推动“互联网+”创业的政策举措和依托“互联网+”变革的转型诉求。各种言论、各种观点,纷纷扰扰,莫衷一是,让社会大众“春情”萌动,又有些无所适从。
到底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
我们认为,互联网+”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更通俗一点说,“互联网+”,就是将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应用到其他领域,使得该领域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形成聚合效应。
我们看到,在全球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形势下,互联网在促进创新发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形成独特影响。近年来,我国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经济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互联网已成为重要的经济活动和创新集聚平台。“互联网+”的提出,标志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正从简单的工具快速成为整个社会的基础设施和核心理念,在互联网平台上完成经济运行模式的重构,这正是未来创新的主题;这样的主题,我认为至少可以持续10年。
“互联网+”不仅仅是互联网公司的事情,互联网公司和运营商要做的是一如既往的增加带宽,调低资费,加强服务,满足用户新的需求。“互联网+”的重点是传统产业的行动。传统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要将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行业产业链及生产营销、服务环节融合起来,产生化学反应、放大效应,从而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
由此,我们更应该清醒地注意到,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不是简单地倡导“互联网+”理念,而是要制定和落实“互联网+”的行动计划,这正是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家、投资家应该重点关注的。
国家发改委及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强调,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重点应该是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一方面是促进市场需求与生产供给的“精准对接”,避免生产过剩或供给不足,增强消费预期和信心,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提升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要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投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新产品服务供给,拉动绿色投资,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由此,以互联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提高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以互联网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着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互联网增强公共服务能力,着力提升社会管理和民生保障水平;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互联网应用支撑能力,这些方面应该是“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点内容。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本书作者李易先生邀请相关研究机构和众多行业深入关注“互联网+”的各界精英,跳出纯互联网公司的经营视野,以敏锐的触觉、深厚的行业背景与独特的全球视角,对“互联网+”追根溯源,探讨其前世今生,并深入分析提出“互联网+”不同于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和德国的“工业4.0”,也不等于“工业互联网”+“工业4.0”,更不等于“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社交”,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第三次互联网革命。“对中国来说,‘互联网+’不仅仅只对经济生活产生影响,还将倒逼体制机制改革,更好地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将促使互联网成为融入人类生活的生存必需品,犹如能源、空气和水,重要而无形。”李易先生及其编写团队还在书中提出了“互联网进入红利时代”的独特观点,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对“互联网+”在新一轮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的准确定位。“互联网在生活、生产两个方面均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两方面的融合可以有效延缓潜在经济增速在资本积累和深化过程中的下降趋势,而这就是互联网红利。”这让“互联网+”的概念和行动计划更好地落地,实现深化和升华;“互联网+”催动的“互联网红利时代”将成为一场全民共享的盛宴。
该书如此独特的视角、深遂的分析、犀利的论断、深入浅出的语言文字,以及更多生动新鲜的案例,发人深省,令人难以释卷。无论是政府主管、企业家、大众创业者,以及急切期望把握“互联网+”创新发展良机的各界人士,都值得认真翻阅此书。
“互联网+”将牵引一个充满机遇与无限可能的时代,这是一个属于有想象力、有创造力、有执行力的创新、创业的时代,让我们满腔热情去拥抱这个时代,让我们变革、转型、创新、创业的梦想成为现实。
刘九如
电子工业出版社总编辑
《中国信息化》杂志社社长
2015年5月17日,北京
书摘
值得注意的是,接下来这场堪称史无前例的“三 马同台对话”并没有邀请专业主持人担纲,而是反常 规地邀请了一位神秘嘉宾客串主持,他就是复星集团 董事长郭广昌。据说,作为中国商界知名人士以及复 旦的杰出校友,为了“三马同台对话”,郭广昌献出 了人生之中宝贵的主持处女秀。
这位复旦哲学系校友、中国投资界的传奇人物开 场即用风趣的语言对“三马”进行了一番调侃,随后 ,他把矛头对准了浙江同乡马云,“你一个外星人, 最近为什么和企鹅较上劲了呢?”马云一如既往地云 山雾罩、侃侃而谈之后,郭广昌开始进入正题,向“ 三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未来,互联网如何 颠覆强大的传统金融?” 马明哲、马云依次阐述完各自看法之后,马化腾 看似漫不经心地拿起话筒开始用潮州普通话回答这个 提问。事实上,就在这段漫不经心的发言中,台下的 几百名听众们甚至包括整个中国互联网业界第一次听 到了“互联网+”这个提法。
值得玩味的是,当时恐怕谁也不曾料到,从马化 腾嘴里轻飘飘说出来的这几个字,两年后会被写进庄 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好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再集体领略一下“小马 哥”当时那段“漫不经心的发言”。
“我是工程师出身,所以不懂金融。从我的角度 来看,大家看到很多传统行业都跟互联网结合,包括 今天讲的互联网金融。所以,我的理解,互联网结合 传统行业或者说互联网加传统行业,它意味着什么呢 ?它代表的是一种能力,或者是一种外在资源和环境 ,是对这个行业的一种提升。比较贴切的就是电的出 现,没有电之前有没有金融?没有电之前有没有娱乐? 没有电之前有没有媒体?有了电以后,对每个行业有 什么改变?是颠覆还是改良?如果从这个角度去思考的 话,一部分是颠覆的,一部分是改良的。当然,现在 互联网时代跟电中间又多了一个东西,像淘宝,你在 线下是找不到一种完全对应的,比如说搜索引擎,你 也很难找到线下完全对应的;但是,对于大多数传统 行业,有了电,有了互联网,工业革命到信息化、互 联网化的革命,从这个角度理解,对于各行各业的企 业家的思考会有一些启发,我是这么理解的。所以在 这种基础上,每家企业都可以利用互联网来升级换代 ,如果说不改变的那些企业可能会最终淘汰,但是改 变的最终是会输掉还是可以跻身未来互联网时代的竞 争前列呢?我是抱着一种比较乐观的态度。” 不得不提的是,马化腾在对话结束前最后的“寄 语”中又再次提到了“互联网加传统行业”,当然, 这依然没有引起现场听众们特别大的关注,因为大多 数人还沉浸在一分钟前马云对马明哲和马化腾的肆意 调侃之中。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现场的听众也许会不胜唏嘘 ,其实,当天最大的赢家不是赢得最多掌声与笑声的 马云,马化腾才是当天最大的赢家。……
同类热销商品
商战
- ¥49.00
- ¥33.32
-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
- 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
- 打造销售铁军
- 创新的起源:一部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