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职场人士、管理者、创业者 大学生
没有学习力,就没有竞争力
人生的每一段路程,都是靠学习走得更远;财富的多少,也是由学习多少来决定。
拥有学习力,才是生存王道!
学习多一点,智慧增一点,离成功近一点
内容简介
作译者
目录
第1章 学习力,职场生存王道
1 职场第一生存法则:学习力
2 学习力有多强,智能就有多高
3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4 二十个问题,测试你的学习力
5 职场学习讲求“变”
第2章 没有学习力,就没有工作力
1 工作就是一场学习的马拉松
2 根基不牢的房子倒得快
3 寻找不学习的借口便是拒绝成长
4 职场学习处处是商机
5 学着对枯燥产生乐趣
第3章 没有学习力,就没有竞争力
1 谁是第一个被淘汰的人
2 搭一座攀越高峰的登天梯
3 要有雄鹰一样的眼睛
4 花时间研究别人的弱点
5 好胜,心促成学习力,学习力成就竞争力
第4章 没有学习力,就没有执行力
书摘
俗话说:“读一书,长一智”。人的智能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在后天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而来的。
我们因为知识的增加而变得有学问,因为跟不同的人往来而变得机敏,跟不同的人学习而变得能干。我们之所以变成博学多闻的人,一切源于我们在学习上下的工夫。乐于学习,愿意学习,最终将使我们变成博学、机智、幽默、能干的人。
事实上,大家刚进公司时的能力都不相上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之间的能力产生差异,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有无学习的动力与冲劲。
千万不要忽视身边善于发问的同事,表面上他们似乎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有着很强的学习欲望,每弄清楚一个问题,就代表他们的能力又提升了一点,而智慧也在一点一点慢慢地累积。
人就像一口摆钟,学习能力就是秒针,秒针停滞不前,那么代表能力的分针和代表智慧的时针,也只能原地踏步。学习的秒针转得越快。人的能力和智能就会增长越多。
这之间的关联为何?我们不妨先看看以下故事:
钱宁是学校学生会的主席,是班上唯一大学四年都拿最高奖学金的学生。他最好的朋友是约翰,就像红花必须有绿叶陪衬,才能显出它的夺目一般,钱宁与约翰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人。一个优秀得毫无瑕疵,另一个则差劲到无可救药。
约翰最大的特长是睡觉,举凡寝室、课桌、图书馆、草坪,都能成为他做梦的地方,偶然心血来潮时,他会在课本、笔记本、书桌上涂鸦,画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大学毕业后,优秀的钱宁很快被大公司录用,他对自己的能力向来是自信满满,现在既然有这样的舞台,他心想是到了可以将他多年所学施展出来的时候了。但奇怪的是他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公司的认可,反而常常招致主管的批评。
钱宁从未怀疑过自己的能力,大学期间也没有任何人质疑过他的能力,但为何主管总是从他身上挑毛病?从未受过挫折的钱宁深受打击。他试着调整自己,可是接二连三的否定,使他信心全无,钱宁开始变得消沉。
此后,有朋友建议他到中小企业上班,中小企业的竞争不会太激烈,它们为了转型成大公司,急需优秀人才,而优秀的钱宁到了中小型企业势必会得到重用。
不久之后,钱宁便跳槽到一家中型公司上班,不过,钱宁所在这家公司的处境并不好,因为他的很多想法超出了公司所能承受的范围,他的很多方案并未被公司采用。这下,钱宁更加沮丧,感觉自己跟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他开始得过且过,也不再积极思考新点子,安分守己地做他职责内的工作。
那么,他的好友约翰呢?事实上,钱宁变得消沉跟约翰不无关系,那个曾经以睡觉为主业的学生,此时已是一家动漫公司设计部的主管,他因一款游戏的动漫形象设计而声名大噪。懒人变英才,骄子沦落成庸才,这怎能不让钱宁心灰意冷呢?
事实上,约翰今天的一切并非偶然,这一切都是他努力学习得来的。
约翰毕业后,因为没有任何技能,加上成绩太差,曾一度找不到工作,待业在家的那段时间,他翻阅不少动漫集,也尝试画了不少漫画,后来他去应聘一家动漫公司的绘画人员,因其漫画线条很流畅而被录取了。
刚进公司时,约翰因为什么都不会,常常招致主管的批评。此时,约翰才明白,原来工作并非会画几张漫画就可以了,这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跟同事、老板好好地沟通,要懂得与市场互动,还要解决与客户需要之间的冲突。在工作场合中,你已经不是你自己了,而应该是一个可以关照到任何人、任何事的高手才行。
以前约翰从未想过这么多问题,可是为了避免自己失业,他不得不去思考、努力去学习。而在灵活运用头脑的过程中,约翰明显感觉到自己变得超乎寻常的聪明。
说来,钱宁可谓天之骄子,从小就生活在众人的掌声和认可中。而约翰则因在学校成绩太差,常遭众人诟病;钱宁因为以往太优越,所以遭遇挫折后,对他的抗压力是项考验,多次的否决,使他万分沮丧,以致于自暴自弃。而约翰因为早就习惯别人的奚落,因此即使在工作中遭遇打击,也能坦然面对、努力向前。
当然,两人最后的命运有如此大的悬殊,关键问题在于,钱宁并没有正确分清公司与学校的不同,他对自己很有信心,以为自己在学校里是风云人物,到公司自然也不例外,正是这种认知上的迷失,使他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按照自己的想法工作,而非主动积极地向身边的人学习,了解公司需求,协调与主管、同事的关系,最终的结果自然是满足了自己,冷落了公司,受打击也是自然而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