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本书中搜集、展示的案例,主要以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真实反腐大案为主,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的资料是作者翻译的一手资料,在国内很少、甚至未见到相关的媒体报道。案例以通俗、耐读的方式呈现,引人入胜的同时,更能发人深省。
俄国防部部长谢尔久科夫:“寡头掠夺型”腐败;德国总统武尔夫:昔日“好好先生”,今日“贪腐苍蝇”;法国总统希拉克:“推土机”也穿不出法网;新西兰双料部长希特利:两瓶酒毁掉一个部长;南非温妮?曼德拉:天使与魔鬼共存的女人。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权力好比一块遮羞布
目录
序Ⅲ
烈日陨落秋霜染尘
——王牌检察官篡改证据日本司法界曝惊天丑闻
昔日反贪精英监守自盗终成阶下囚
——新加坡贪污调查局助理司长杨少雄挪用公款案
“寡头掠夺型”腐败,俄罗斯社会的特色?
——俄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玩忽职守案
昔日“好好先生”,今日“贪腐苍蝇”
——德国总统武尔夫受贿700欧元案
大半生建盖世功,一失足成千古恨
——希拉克: “推土机”也穿不出法网
债务危机背景下的贪腐阴霾
——希腊前国防部部长措哈佐普洛斯洗钱及受贿案
手机里不能说的秘密
——意大利尤文图斯俱乐部总经理莫吉身陷“电话门”
为贪念葬送明星仕途
——美国参议员余胤良贪污及洗钱等案
一颗意大利裔政坛明星的陨落
——前马萨诸塞州众议长迪马西受贿等案
前言
刘品新中国人民大学职务犯罪侦查方向研究生班导师、班主任兼支部书记。
“官员腐败确实是一种令人痛恨的社会现象。但是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中,官员腐败几乎从未绝迹,尽管时猖时隐,有起有伏。当然,腐败与反腐败是对立伴生的事物,有腐败,就会有反腐败。纵观古今,横瞰中外,有人在前赴后继地走上腐败的道路,有人在不屈不挠地进行着反腐败的斗争。当世人刚刚为扫除一时腐败之后的清明世界而欢呼雀跃的时候,腐败却又如死灰般复燃,如沉渣般泛起。腐败—反腐败—再腐败,这似乎成为了人类社会的一个怪圈。它确实让人烦恼,令人沮丧,但也促人反思,发人深省。”
这是我国著名法学家何家弘先生在《一个怪梦: 大赦天下贪官?》(《法制日报》2008年2月11日)一文中的喻世名言。先生是笔者的导师,在反腐败研究方面有着深刻造诣。其成就不单是学术方面,也体现在实务方面。他曾经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挂职多年,后来又适时推动了职务犯罪侦查方向研究生的问世。这一教育改革的产品,用社会上的通俗说法,就是“反贪硕士”。
反贪硕士看起来犹如横空出世。2010年5月2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签字仪式,签署联合培养职务犯罪侦查方向研究生备忘录。以时任反贪污贿赂总局局长的陈连福同志为首的各位精英专家,出任兼职教授和实务导师。“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国人民大学的一项校内法律硕士课程改革,同民众对反腐事业的空前预期碰撞到一起,一夜之间激活了社会的反腐情绪。
其实,这个项目背后凝聚了多少人的智慧和汗水,外人普遍不知。如果没有何家弘先生对党和国家廉政事业的痴醒精神,没有何、陈两位先生的一拍即合,没有高检院政治部门的慧眼开明,没有人大法学院领导对法律硕士教育改革的殷切渴望,没有80多岁高龄的周惠博教授等人的无私支持,以及如果没有人大法学院证据学教研室李学军教授、主任等同人的精诚协作,一切都会是海市蜃楼。当反贪硕士“意外”走红的时候,光环后默默耕耘者不该被遗忘。
确实,反贪硕士是需要辛勤培养的。从培养方案的设计到专业实验室的组建,从新课程的开设到实习基地的建设,无不是齐心协力的结晶。正是有了陈连福专委、徐进辉局长、李文生厅长、马海滨副局长、孙忠诚副局长、王利民副局长、杨书文副局长、詹复亮副局长、高保京检察长、关福金副厅长、杨迎泽副院长兢兢业业地备课和授课,反贪硕士们才能快速地了解反贪侦查实务; 有了人大法学院黄京平、李奋飞老师等校内导师克服重重困难,推出检察学、职务犯罪侦查技能(含审讯技能、物证技能、测谎技能、司法会计技能与电子取证技能等)课程,有了全国检察系统业务专家幸生、戴士剑、柴学友、沈海洪、吴克利先生以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肖琼老师等贤达的友情支援,反贪硕士们才能学习到独到的查案能力。在课堂之外,同学们获得宝贵的机会接受反贪战线的一线磨炼,参加全国性的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会议,到心仪的各级检察院交流座谈,这些都离不开总局办公室刘洪林等各位主任的悉心安排。德高望重的周惠博老教授亲自指导学生,更让学生们感恩,有学生就戏称是跟何家弘老师同辈,也就是我的前辈。
截至今日,反贪硕士已经毕业了三届(第一届是两年制的6名法学硕士),在校的还有3个年级,新的年级还会陆续进入。同学们具有不同的本科专业背景,他们都朝气蓬勃,青春年华像花儿一样地绽放。有的班级拿到了“江阴杯”人民检察史知识竞赛组织奖,有的学生获得了北京市刑事侦查学研究会年会学术论文一、二、三等奖,还有学生及其团队摘得了学院第五届“律政精英杯”研究生新生辩论赛的桂冠。近年来教研室的“证据好声音”年度活动中,反贪硕士们都有“必杀技”,学术演讲和文艺演出都令人侧目。我本人是不太相信学术天赋的,但我确信反贪硕士中已经出现了“学神”和“学霸”——人大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中最优秀者。
反贪硕士更是心怀天下的。在当前的社会生态下,选择反贪专业学习和有志于反贪工作岗位,都是需要一种精神的。正如有的同学所言,“进了这样一个班会有一种神圣感,大家还是愿意去相信一些东西的,我们都是有一定理想的人,坚持着法治的信仰”。记得2010级同学创设了“反贪硕士论坛”,闭门讨论全球反腐的历史事件、专门机构和法律制度,他们还编辑了“全球反腐动态”,对五大洲的反腐新闻进行实时播报。2011级、2012级同学受公安部十一局的委托,组织编译了《国外电子证据适用指南选译》《国外网络犯罪法律制度选译》,用作全国网络警察的专业教材,专业突出的周迪和吕宏庆同学还给实务部门的反贪干警讲授过关于手机取证、网络取证的技能。至于“最年轻”的2013级同学,也发扬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在男女两位班长的带头下,信心十足地开展了“快递”全球反腐大要案的行动。
人们常说,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但大千世界无处不腐,腐败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怪圈,只不过不同地方有不同风格的腐败。那么,各个地方的腐败具体有什么特点?人类如何防范和惩治腐败?这些问题虽然有“透明国际”之类的组织机构给出了参考答案,但各人眼中的真相是需要亲自探究的。14名年轻学子,聚在一起策划选题、讨论案子、切磋语言、斟酌书名等,让我一个外围的旁观者和主持人也动容。也许他们的专业经验是青涩的,但其内心是炽热的,态度是真诚的,“发现”是丰硕的。像日本特搜部的王牌检察官、德国“好好”总统武尔夫先生、法国的“推土机”领导人希拉克、澳大利亚的“大溪地王子”、埃及以穆巴拉克总统为核心的贪腐家族、巴西“政治腐败”的三大政党,这些腐败者的贪腐事迹尤其是细节,国人了解得并不多,同学们能够从不同语言的法律文书、新闻网站和报道等渠道挖掘出来,娓娓评说。应该说,“反贪硕士写反贪”,这是一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永远牵挂我们的“反贪硕士”!为他们加油!
2014年7月1日草于北京未闲书斋
同类热销商品
罗马法原论(全两册)
- ¥106.00
- ¥113.00
- 古代法
- 英国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