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单汝荣 王少娟
- 丛书名: 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规划教材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382665
- 上架时间:2015-4-20
- 出版日期:2015 年5月
- 开本:16开
- 页码:194
- 版次:1-1
- 所属分类:教育 > 教育理论
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文法类 > 教育学
编辑推荐
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加入了幼儿教育学领域最新的发展要求
资源丰富——本书配套了丰富的随书动画、资料、案例等资源,以二维码形式呈现
比较而言,本书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内容科学全面。充分考虑到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水平及将来从事幼儿园教育实践的需要,教材在内容的编写上系统、有条理、通俗易懂,与幼儿园的实际紧密联系,涵盖了幼儿教育的一般原理、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幼儿园教育的途径等内容。第二,体例创新实用。在每章的前面以“引入案例”和“本章知识结构”的形式导入本章学习,学生对章节内容可以一目了然;章节中的“小思考”、“知识拓展”、“做一做”、“小方法”等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及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密切相连,不仅增加了教材实用性,且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每章后面的“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课后练习,可以发展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各章节中的“扫一扫”,把与章节知识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文字材料利用多媒体或网络技术加以呈现,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方便了学生自主浏览学习。第三,编写队伍优良。本书的编者是青岛幼儿师范学校专业教研室的六位教师,她们都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使用过多个版本的教材,并且都有半年至一年的幼儿园工作经验,能够从理论和实践的双视角建构教材的框架,确定教材的内容。特别是她们结合幼儿园工作实际对第二章“幼儿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和第五章“幼儿园生活活动”进行了创造性的编写,这也是本教材的与众不同之处。
内容简介
本教材适合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使用,也可作为幼儿教师培训教材,并适合幼儿家长学习、参考。
作译者
目录
第一章 幼儿教育概述
第一节 教育与幼儿教育
第二节 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幼儿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
第二章幼儿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第一节 教育与幼儿教育
第二节 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幼儿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
第三章 幼儿教师与幼儿
第一节 幼儿教师
第二节 幼儿
第三节 师幼关系
第四章 幼儿园游戏活动
第一节 幼儿游戏概述
第二节 幼儿园游戏指导
第三节 幼儿园活动区活动
第五章 幼儿园生活活动
第一节 幼儿园生活活动概述
第二节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指导
书摘
3.社会性
儿童的游戏是社会生活的产物。脱离了社会生活,儿童就不会游戏,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幼儿的身心发展达到一定的水平,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才会做游戏。游戏的内容、游戏的玩法受社会生活发展水平和生活方式的制约。例如:在计划生育国策施行后,幼儿园“娃娃家”中兄弟姐妹的角色几乎消失,娃娃家只有一个独生子女,而“宠物狗”则出现在游戏之中,外卖员、快递员也成为角色游戏中经常出现的角色。
所以说,游戏来源于社会的同时也反映了社会。
4.非功利性
劳动有明确的目的,要求生产具有社会实用价值的财富,并且按照客观实际,严格地遵守操作方式。而游戏恰恰相反,游戏的结果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游戏不在于外部目的而在于本身的过程。游戏没有强烈的完成任务的需要,没有外部的控制。当然,成人在设计、指导游戏时,也可给游戏外加一定目的,如通过在游戏中扮演医生,培养儿童关心别人的品质,并发展儿童想象力等,但并不需要幼儿在游戏中明确这个目的,追求完成这一目的,幼儿的兴趣仍在于游戏的过程。
5.愉悦性在游戏中,幼儿能控制所处的环境,表现自己的能力和实现愿望,从过程中获得愉快。正如苏联心理学家柳布林斯卡娅所说:“正是这种把以前获得的印象组合成新的创造物的可能性,正是这种对自身力量的考验,是游戏使儿童产生巨大愉快的源泉。”由于幼儿在游戏中能积极活动,从而体验到极大的快乐。再者,在游戏中没有强制的目标,因而减轻为达到目标而产生的紧张,耗费精力小,也使幼儿感到轻松、愉快。
从总体上看,游戏具有以上5个特点,但就某一个具体的游戏来分析,并不一定具备上述全部特点。教师在组织和指导游戏时,注意保持和加强游戏特点,可以更好地发挥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三、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游戏是儿童时期的一种固有的、快乐的活动。游戏的特点决定了游戏对幼儿的发展价值。克莱伯1974年在《在游戏中成长——父母指南》一书中说:“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是儿童发展自己的头脑和肌肉,发现自我和自己的能力的方法。”我们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释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1.游戏与幼儿的身体发展游戏能促进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幼儿在奔跑、攀爬、跳跃中,在玩滑梯、荡秋千、走平衡木等户外游戏中,大肌肉动作得到发展,身体得到锻炼。户外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能增强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增强幼儿体质。
当幼儿在娃娃家模仿成人做饭时,当他们搬动积木构建高楼时,当他们化妆成各种角色随音乐舞蹈时,幼儿全身的各组织器官积极参与,四肢、骨骼和大小肌肉得到良好发展。
游戏还有助于消耗幼儿过剩的精力,使他们的思想集中到学习生活上来。在游戏活动中,幼儿体内的化学成分和酶得到释放,这有助于保持身体、认知和感情的健康。
2.游戏与幼儿的认知发展
游戏促进着幼儿的智力发展。幼儿通过游戏,启迪智能、发展认知、增强能力。
游戏,特别是假想性游戏是创造性想象的根源。一般认为,幼儿在游戏气氛中与环境相互作用,台%够在一些客体和观念之间形成一些独特的联想,如幼儿扮演角色、假设环境、材料的一物多用,无不闪现着幼儿创造的火花。
游戏促进语言的发展。孩子们在相互接触中,产生了交流的迫切需要,在游戏宽松、自主的氛围中,幼儿的语言运用频率增多,词汇量增加,语言变得流畅、自然、生动而富有想象力。
随着游戏的深入发展,幼儿会遇到许多问题与困难,这实际上也就为幼儿提供了一个需要毅力来解决问题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既有趣味又有挑战,有利于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一台B力的培养恰好是认知发展所不可缺少的。
3.游戏与幼儿的情感发展
游戏对于幼儿情感的满足和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游戏是他们表现自己情感的一种方法,与其他人一起进行游戏使幼儿的情感得到发展。如果创造性成就欲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那么就可以为幼儿的自我约束和自制提供一种动机。
游戏对于儿童心理保健是十分有利的。孩子在游戏时全神贯注、无拘无束,意识不到自我,显露出了自己的天性。在这种游戏状态下,有利于克服幼儿紧张的情绪,帮助幼儿消除愤怒、恐惧,得到安全、自由与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