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阳正熙,高德政,严冰
- 丛书名: 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27953
- 上架时间:2015-4-17
- 出版日期:2015 年3月
- 开本:16
- 页码:408
- 版次:1-1-1
- 所属分类:工业技术 > 矿业 > 综合
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工学 > 地矿类
编辑推荐
《矿产资源勘查学》可作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和地质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矿产勘查方面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二版 前言
第一版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矿产勘查的目的和性质
1.2 矿产勘查所面临的形势
1.3 矿产勘查中的风险
1.4 矿产勘查地质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
本章小结
讨论题
本章进一步参考读物
第一部分 靶区圈定
第2章 成矿地质规律分析
2.1 成矿规律分析
2.2 矿床的空间展布特征
2.3 成矿的时间演化规律
2.4 板块构造环境与成矿的关系
2.5 控矿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讨论题
书摘
1.1矿产勘查的目的和性质
1.1.1矿产勘查的目的
矿产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具有难以发现和不可再生的性质。矿产勘查是为发现和获得这些矿产资源而进行的科学调查活动。它是在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运用地质科学理论及多种勘查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工作区的地质特征和矿产资源所进行的系统研究。
矿产勘查包括寻找、发现、证实和评价矿床。矿产勘查的主要目的是合理地使用资金和时间、运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去成功地发现和探明矿床。
1.1.2矿产勘查成功的定义
矿产勘查中的成功可以从两个主要方面进行定义:科学和技术意义上的成功及经济意义上的成功。
科学和技术意义上的成功表现为发现了值得进一步查明其经济潜力(吨位和品位)的矿化富集体或者圈出了重要的矿化异常。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勘查验证将有三种可能的结果:①非经济的成功,即在可预见的未来,所发现的矿化体如果开采是不能盈利的;②次经济的成功,即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所发现的矿化体暂时不能开采利用,但随着技术的进步或经济环境的改善,次经济的资源可能成为经济上可利用的资源;③经济上的成功,即所发现的矿化体能满足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进行盈利开采所需要的全部条件,这类矿体(床)通常称为工业矿体(床)。
科学和技术上的成功取决于两个关键的要素:存在和探测。在一个限定地区内矿床的存在与否是一种自然状态,这就是说在无矿的地区无论勘查理论和手段多么先进也不可能找到矿,因此,勘查工作最重要的是选准靶区。探测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勘查工作的质量,这意味着:①选择最适合于目标矿床类型及其环境的技术和方法;②合理地计划和组织勘查工作,包括进度安排及其逻辑性;③合理地利用好风险资金。
经济意义上的成功依赖于另一个关键要素——矿床的经济价值;其意义是使科学技术上的成功转化为经济上的成功。矿床经济价值仅部分取决于矿化体的自然状态,即矿化强度和范围,同时,它还包括了许多其他因素,如地理因素、经济因素、财政因素及政策和法律法规因素等。
如果考查近些年来重要矿床的发现,不难看出矿产勘查的成功主要来自以下两方面的因素:
(1)地质人员在以前没有人勘查过的地区进行找矿。这可能是由于历史原因,以前这一地区交通不便,然而,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以前没有人意识到这个地区的找矿潜力。
(2)地质人员认识了难以识别或者非典型的矿化标志。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前人已经观测到这些矿化特征但否定了它们的价值。
逻辑思维在矿产勘查中固然十分重要,但促使矿产勘查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往往是横向思维。在矿产勘查中,所谓横向思维指的是这样一种思维意识能力:①采用新的视角理解所熟悉的岩石和地质环境;②质疑所有的假设(尤其是自己提出的假设)和已被接受的观点;③知道什么时候追随预感。
1.1.3矿产勘查性质
矿产勘查主要是一种经济活动,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特殊的投资形式。促进矿产勘查活动不断进行的原因是:①已知矿产储量不能满足当前或可预见未来的经济发展要求,急需寻找新的资源储量;②人们总想找到比目前正在开采或拥有资源储量的矿床更能获利的矿床,即生产成本较低和(或)品位较高的矿床。但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勘查项目多难以发现具有经济意义的矿床,因此,其项目的最初投资就难以回收,更不用说赚取投资利润了。对于国外一些私营勘查公司来说,矿产勘查的大部分盈利来自少数重大矿床的发现。
矿产勘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将随着矿产品价格和消费者的需求、采矿和矿石加工技术、政府的矿业政策及新的勘查技术和地质理论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由于矿产勘查基本上是一种经济活动,因此,技术发展和政府的矿业政策对于矿产勘查的整个水平和发展方向有着极大的影响。矿产勘查的一次热潮一般开始于某种刺激因素,如矿产品价格的上升、新矿床类型的证实,或者在以前被认为缺乏矿产资源的地区取得重要突破等。一次勘查热潮,常常可导致许多重大发现。由于新发现的矿产原料看来已经过剩,或者随着本地区勘查的深入发展,目标矿床发现率显著降低,或者在新的地区发现了更容易探明的矿床,致使勘查目标转移,于是矿产勘查的一个周期宣告完成,与此同时,新的勘查热潮将再度兴起。
世界矿产品市场巨变始于1974年,由于供小于求,1973~1974年石油价格急剧上升,其他矿产品价格也相继上涨(尤其是1979~1980年),并由此导致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矿产勘查活动的繁荣兴旺。同时,也促使人们更合理使用矿产资源,更广泛地回收金属,以及发展塑料、金属陶瓷和玻璃材料来代替一些传统的矿产资源。
上述状况导致了两方面的后果:一方面,矿山建设和开发的速度加快;另一方面,消费却停滞不前,矿产品过剩,价格暴跌,矿产品输出国也因此而失去了重要的外汇来源。于是又迫使许多矿山关闭,采矿公司关、停、并、转;对地质勘查而言,除金矿勘查仍然方兴未艾外,其他许多金属矿产勘查活动锐减,直到1997年矿产勘查投资才回升至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