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侯自强、李刚、陈有钢、涂子沛、曾鸣、马云亲笔作序
姚洋、杨培芳、邬贺铨、金建杭联合作序
阿里研究院权威发布,“互联网+”国民必读手册
内容简介
作译者
这是新经济与新治理研究者的黄金年代。近年来,基于互联网的价值导向,运用互联网的方式、方法、视角和工具,研究互联网、大数据给社会经济带来的新现象、新规则,已经在学术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共识。在这个巨变的大时代里,越来越多的优秀学者、智库,通过与网商、服务商、平台、用户等之间的大规模社会化协作,正在创新性地研究这个时代、全球、国家、产业、企业和个人所面临的大变迁。一个有望取得大成果、为社会创造大价值的互联网经济研究生态圈,已经初步浮现。成立于2007年4月的阿里研究院,即是这一进程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之一。
研究“土壤”:阿里研究院依托并深深扎根于全球最大、最具活力的在线商业生态系统——由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电商物流、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构成的阿里巴巴互联网商业生态圈。
研究定位:秉承开放、分享的互联网精神,面向研究者和智库机构,通过数据、技术、案例、理念的分享,成为新经济与新治理领域的智库平台。包括数据开放平台、专家网络与智库平台。
研究范围:未来研究(如信息经济)、微观层面上的模式创新研究(如C2B模式、未来组织模式)、中观层面上的产业互联网化研究(如电商物流、互联网金融、农村电商)、宏观层面上的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互动研究(如互联网与就业、消费、进出口等)、互联网治理研究(如网规、电商立法)等。
研究价值:携手新经济与新治理领域的研究者、智库机构,共创、共建、共享关于未来的新理念、新洞见与新规则。
目录
序2 互联网的“器”与“道”
序3 传统企业如何转型:一切业务数据化
序4 “互联网+”与中国发展的比较优势
序5 “互联网+”激发传统产业新潜能
序6 互联网+:中国发展的新引擎
第一篇
升维 1-62
第1章 “互联网+”之本质:是连接,更是融合 / 2
第1节 “互联网+”的技术背景 / 2
第2节 “互联网+”的内涵:不仅仅是信息化 / 5
第3节 “互联网+”的进程:一个个产业的互联网化 / 8
第4节 “互联网+”的中国意义:新常态的新动力 / 13
第2章 “互联网+”之新基础设施:云、网、端 / 19
第1节 “互联网+”的新基础设施构成:云+网+端 / 19
第2节 “互联网+”的新基础设施发展态势 / 20
第3节 基础设施投资主体转向 / 25
第3章 “互联网+”之新生产要素:大数据,大财富 / 27
第1节 “互联网+”的新生产要素构成:数据资源 / 27
第2节 “互联网+”的新生产要素价值:大数据应用前景广阔 / 28
前言
从IT到DT
马云(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
阿里巴巴有一个“农村淘宝服务站”团队,专帮农民朋友“触网”。他们发来的“战报”是这样的:
浙江桐庐,张大伯打算开个“农家乐”,他上网买了6张床,6个空调,6个电视,还定制了厨房用的不锈钢架子。贵州铜仁谜路村,杨大叔打算做土石方运输生意,在阿里巴巴平台采购2辆重型卡车。浙江昌化镇白牛村,村民在淘宝购入6700个山核桃钳子—当地不少农民身为淘宝卖家,购买核桃钳子搭配自家的“山核桃套餐”在网上销售……
这些故事让我感觉特别踏实。
过去20年,互联网产业做得非常成功,但我发现很少有互联网公司能健康地、平静地活过3年。问题在哪里?缺了什么?
无论你是否喜欢,过去20年互联网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许多传统企业讨厌互联网,因为互联网毁掉了他们的生意。与此同时,那些成功的互联网公司如Google、Facebook、Amazon、eBay和阿里巴巴,我们所有的人天天都在担心。
如果一个行业中的公司常常不能活着超过3年,那这个行业永远无法成为主流,永远不可能深深根植于社会经济。我们要做什么才能找到解决方案,让公司能够活得长久而健康?
今年3月份我在德国曾有一个演讲。我认为,互联网必须找到那个缺失的部分。这个缺失的部分就是鼠标和土地、水泥携手合作,找到一个方法让互联网经济和实体经济能够结合。只有“互联网+”,互联网公司才能活下来,才能开心地活30年。
世界正在快速改变,很多人还不知道IT是什么,今天IT已经在向DT(数字科技)时代快速跨越。 IT科技和数字科技,这不仅仅是不同的技术,而是人们思考方式的不同,人们对待这个世界方式的不同。
IT时代是方便自己控制和管理,“信息”是一种权力。而DT时代是利他、激发大众活力为主,DT是一个数据更充分流动的时代,会更加透明、利他,更注重责任和体验。
我们设想,在未来,经济将不再由石油驱动,而由数据驱动;商业模式将是C2B(Customer to Business)而不是B2C;机器不仅会生产产品,还会说话、思考,还会自我完善;企业将不再关注规模,不再关注标准化和权力,而会关注灵活性、敏捷性、个性化和用户友好;企业与企业、国家与国家之间不会那么注重对抗,而会在竞争的同时增加合作,并重视对整个社会的关怀和责任。
如果说第一次和第二次技术革命释放了人的“体力”,那这次技术革命释放了人的“脑力”:梦想、激情、想象力、科技信仰、创新冲动……
我一直认为,不是每一次工业或技术革命改变了世界,是技术背后的梦想改变了世界;不是单个的梦想推动世界改变,而是一群人、无数人的梦想,以及背后一整套的技术基础、制度安排推动世界改变。
我相信,中国在线的6.5亿人口和尚未在线的另一个6.5亿人口,不仅是全球最蔚为可观的消费市场、最灵活的智能化制造基地,也是“互联网+”创业创新最活跃的试验场。这些力量不仅会渗入中国的农村,渗入所有人的思想意识,也将同步促进知识、资源、制造、服务在全球价值链上的整合—这是“互联网+”,这是与数字化同步进行的全球化。
这是一个精彩的世界,这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世界,这是一个属于未来的世界。
◆ 序2 ◆
互联网的“器”与“道”
曾鸣(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战略官)
序言
从IT到DT
马云(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
阿里巴巴有一个“农村淘宝服务站”团队,专帮农民朋友“触网”。他们发来的“战报”是这样的:
浙江桐庐,张大伯打算开个“农家乐”,他上网买了6张床,6个空调,6个电视,还定制了厨房用的不锈钢架子。贵州铜仁谜路村,杨大叔打算做土石方运输生意,在阿里巴巴平台采购2辆重型卡车。浙江昌化镇白牛村,村民在淘宝购入6700个山核桃钳子—当地不少农民身为淘宝卖家,购买核桃钳子搭配自家的“山核桃套餐”在网上销售……
这些故事让我感觉特别踏实。
过去20年,互联网产业做得非常成功,但我发现很少有互联网公司能健康地、平静地活过3年。问题在哪里?缺了什么?
无论你是否喜欢,过去20年互联网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许多传统企业讨厌互联网,因为互联网毁掉了他们的生意。与此同时,那些成功的互联网公司如Google、Facebook、Amazon、eBay和阿里巴巴,我们所有的人天天都在担心。
如果一个行业中的公司常常不能活着超过3年,那这个行业永远无法成为主流,永远不可能深深根植于社会经济。我们要做什么才能找到解决方案,让公司能够活得长久而健康?
今年3月份我在德国曾有一个演讲。我认为,互联网必须找到那个缺失的部分。这个缺失的部分就是鼠标和土地、水泥携手合作,找到一个方法让互联网经济和实体经济能够结合。只有“互联网+”,互联网公司才能活下来,才能开心地活30年。
世界正在快速改变,很多人还不知道IT是什么,今天IT已经在向DT(数字科技)时代快速跨越。 IT科技和数字科技,这不仅仅是不同的技术,而是人们思考方式的不同,人们对待这个世界方式的不同。
IT时代是方便自己控制和管理,“信息”是一种权力。而DT时代是利他、激发大众活力为主,DT是一个数据更充分流动的时代,会更加透明、利他,更注重责任和体验。
我们设想,在未来,经济将不再由石油驱动,而由数据驱动;商业模式将是C2B(Customer to Business)而不是B2C;机器不仅会生产产品,还会说话、思考,还会自我完善;企业将不再关注规模,不再关注标准化和权力,而会关注灵活性、敏捷性、个性化和用户友好;企业与企业、国家与国家之间不会那么注重对抗,而会在竞争的同时增加合作,并重视对整个社会的关怀和责任。
如果说第一次和第二次技术革命释放了人的“体力”,那这次技术革命释放了人的“脑力”:梦想、激情、想象力、科技信仰、创新冲动……
我一直认为,不是每一次工业或技术革命改变了世界,是技术背后的梦想改变了世界;不是单个的梦想推动世界改变,而是一群人、无数人的梦想,以及背后一整套的技术基础、制度安排推动世界改变。
我相信,中国在线的6.5亿人口和尚未在线的另一个6.5亿人口,不仅是全球最蔚为可观的消费市场、最灵活的智能化制造基地,也是“互联网+”创业创新最活跃的试验场。这些力量不仅会渗入中国的农村,渗入所有人的思想意识,也将同步促进知识、资源、制造、服务在全球价值链上的整合—这是“互联网+”,这是与数字化同步进行的全球化。
这是一个精彩的世界,这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世界,这是一个属于未来的世界。
媒体评论
——金建杭(阿里巴巴集团总裁)
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中,O2O是载体,市场是驱动力,实体经济企业与互联网企业是主体。《互联网+:从IT到DT》表达了互联网龙头企业对“互联网+行动计划”的积极响应和责任,这将激发更多的中小企业的参与,并带动实体经济企业后来居上,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参加到互联网+的研究和实践中,为我国互联网经济体良好发展生态的构建共同努力。
——邬贺铨(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
《互联网+:从IT到DT》深刻分析了“互联网+”的概念、内涵、要素、动力。指出“互联网+”的实质“就是推动一个一个产业实现互联网化”。并以无可辩驳的实证研究,详述了互联网使商业、金融、物流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将在传统制造业、农业领域引发生产方式的革命。“互联网+”不只是一场物理反应,而是一场及其深刻的化学过程。只有通过这场化学过程,才能真正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转型。
——杨培芳(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前理事长)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互联网+”的概念,《互联网+:从IT到DT》恰逢其时。该书根据阿里巴巴的实践,对“互联网+”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互联网不再是传统企业的竞争者,而是它们的帮手。这是“互联网+”的真谛。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普及和应用,“互联网焦虑”将变成“互联网动力”,成为推动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
——姚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书摘
◆ 序6 ◆
互联网+:中国发展的新引擎
侯自强(著名电信专家、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
阿里研究院发布“互联网+”研究报告和PPT后,我第一时间就下载阅读,读后感觉很有启发。这篇报告是阿里研究院此前开展的信息经济研究的继续,以电子商务为主线索研究互联网向各个产业的蔓延和扩散,快速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领域,对传统产业加以改造、升级,赋能、盘活和变革存量,进一步向信息经济转型的问题。这是一篇系统诠释“互联网+”的好报告,数据翔实、案例生动、论据有力。PPT更是直观明了地说清了问题,很难得,值得一读。
以电子商务为主线索诠释“互联网+”,主要侧重推动向信息经济转型的问题。实际上,“互联网+”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还体现在社会、政治乃至军事等各个方面。“互联网+”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是推动中国各方面发展的引擎。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这里突出了现代制造业和工业物联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C2B推动制造业柔性化是“互联网+”推动制造业转型的重要趋势之一,制造业转型还有更多的内涵。物联网与制造业结合发展工业互联网是另外一个重要趋势,通过传感器将物理世界与网络世界结合发展物理信息系统(CPS)将开拓智能制造、智慧工厂的工业互联网新天地。软件定义机器将实现制造设备资源的快速调度和重组,自组织生产满足个性化定制的需求。
工业互联网通过将人、大数据、智能资产和设备连接起来,形成开放而全球化的工业网络,并结合软件和大数据分析,提升生产力和效率。互联网与机器设备结合,利用对机器运转产生的大数据分析,提升机器的运转效率,减少停机时间和计划外故障。其内涵已经超越制造过程以及制造业本身,跨越产品生命周期的整个价值链,涵盖航空、能源、交通、医疗等更多工业领域。工业互联网在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提高工业系统与设备的维修和维护效率,以及优化和简化运营、提高运营效率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物理信息系统还将发展成为物理信息社会系统,未来互联的环境将是物理、虚拟和思想世界的交互和协同。这将引发更深层次的变革。
互联网对传媒业和电信业的冲击是最早显现出来的,近年来这两个行业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这种变革远没有结束,“互联网+”将继续推进它们的变革。过去15年来在互联网冲击下电信业经历了IP化、Web化和移动化的进程,也迎来了其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今天面对来自“互联网+”的巨大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互联网+”要求移动宽带的容量有上千倍的增长,从而带来以5G为核心的基础设施的需求,为电信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面对互联网OTT模式的挑战,传统电信运营商正在从以运营商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型。发展以5G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必须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化(SDN/NFV),才能快速调度、部署网络和计算资源来满足客户的定制需求。转型有技术架构的演进,更重要的是运营模式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