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本教材的第1~5章系统地阐述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包括数据库的概念、系统体系结构、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操作语言、关系的完整性以及关系规范化理论,第6~8章全面地分析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存储管理、查询优化和事务管理等核心技术,第9~10章从软件工程的角度讲述了数据库的设计以及不同环境下的编程方法,第11章对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做了简要的介绍。
本教材的编写以《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和《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为指导,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数据库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数据库系统研究、开发和应用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1.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
1.2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5
1.2.1 数据库 /5
1.2.2 数据库管理系统 /9
1.2.3 数据库系统 /10
1.3 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 /12
1.3.1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13
1.3.2 二级映射与数据独立性 /17
1.3.3 DBMS的模块组成 /19
1.3.4 DBMS的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体系结构 /20
1.4 小结 /22
习题 /23第2章 数据模型 /26
2.1 现实世界客观对象的抽象过程 /26
2.2 概念模型 /27
2.3 数据模型概述 /29
2.3.1 关系模型 /31
2.3.2 半结构化数据模型 /32
2.3.3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35
2.4 小结 /36
前言
本教材的编写以《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以下简称《知识体系》)和《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指导,参考了大量国内外教材、专著、论文和教学资料,并努力跟踪数据库学科的新发展、新技术,融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体会和学术研究的成果编写而成。
本教材内容注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的讲解与训练,以关系数据库理论、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核心技术、数据库设计与编程为主组织内容。基本涵盖了《知识体系》的教学大纲和《实施方案》中的各类(科学型、工程型、应用型)标准中所涉及的内容,并基本按课程内容矩阵来组织,满足《知识体系》和《实施方案》的课时要求,使得教材具有更强的指导意义。其中对《实施方案》中“完整性”的内容,教材将其分解在第3章的“关系的完整性约束”和第4章的“更新操作的完整性检查”以及“触发器”的内容中。对《实施方案》中“安全性”部分中的“安全性控制”安排在第4章的“SQL中的授权控制”中,结合具体的语言来讲述;而将“数据库安全”所要求的内容融入到第6章和第8章的部分内容中;“安全性”中其他方面的内容并没有在教材中涉及,一是因为“加密算法”等问题本身是数据库的高级问题,并不是DBMS所必需的,二是目前许多学校开设了信息安全的相关课程。
在素材组织上,本教材注重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注重内容的逻辑性,注重理论与应用的结合,注重知识点的训练,例题、试题丰富。
宋金玉提出了教材的编写大纲,编写了其中的第1、3、4、5、6、7、8和11章,并对全书进行了修改、补充和统稿。陈萍负责编写了第2、9、10章,赵华参与了第3、4章的编写,并在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上执行了第4章中的所有SQL语句并为教材第4章配图。课程教学组的申丽君、葛方斌、赵成、赵敏、袁志坚、杨兰娟等教师对教材编写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技术支持。此外,在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还曾得到一些同学的帮助,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感谢。
由于作者才学有限,必有许多不足和疏漏之处,望相关专家批评指正,并请老师和同学们在使用过程中多提宝贵意见,编者将不胜感激。请将您的宝贵意见反馈,也可来信索要相关课件和习题解答。
作 者2011年3月于南京解放军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