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导 论
一思维的形式
所有科学都思维思维指向内容和形式但逻辑是摒弃思维内容的,由此出现了逻辑外的学科专业课程的区分;逻辑以思维的形式为研究对象在这个意义上,逻辑学又被称为形式逻辑学逻辑学以概念判断推理为基本形式,研究概念判断推理的方法规则及规律等①就逻辑学本身的分化式发展看,主要经历了方向上的领域上的发展:就方向上的分化式发展而言,逻辑学存在着演绎逻辑归纳逻辑类比逻辑的分殊;就领域上的分化式发展而言,逻辑学经历了与各门专业的结合交叉,存在着语言逻辑法律逻辑逻辑代数关系逻辑等的分殊方向上与领域上的分殊,丰富了逻辑学的内容本书吸收逻辑学分化式发展的积极成果,并与逻辑学的分化式发展保持距离,在区别的基础上,界定为普通逻辑学
二思维的结构
思维的结构,就是概念在判断中的联结方式和判断在推理中的联结方式
以性质判断为例:
共同犯罪是指2 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
文档,是指用来描述程序的内容组成设计功能规格开发情况测试结果及使用方法的文字资料和图表等,如程序设计说明书流程图用户手册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保护条例》第三条第二款)
以上两个判断的形式结构都是相同的我们用S 表示判断的主项,即反映对象物的概念(“共同犯罪”“文档”);用P 表示判断的谓项,即反映对象物属性的概念(“2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用来描述程序的内容组成设计功能规格开发情况测试结果及使用方法的文字资料和图表”等),则这两个判断的联结方式为:
S 是P(图1-1)
“S 是P”便是这两个判断共同的形式结构在这种结构中,S 与P 通过肯定性联结项“是”实现了二者之间关系的肯定性断定性质判断还有一种联结方式:S 不是P
再以三段论推理为例:
所有的犯罪行为都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走私贩私行为是犯罪行为,
所以,所有的走私贩私行为都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以M 表示两个前提中的共同概念“犯罪行为”,以S 表示结论中的主项“走私贩私行为”,以P 表示结论中的谓项“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则这个三段论推理的形式结构为:
所有M 都是P,
所有S 都是M,
所以,所有S 都是P
如图1-2 所示,在以上推理中,通过中项M 的两次肯定性联结,SP 实现了彼此关系间的肯定性联结(三段论推理第一格的AAA 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推理形式,即三段论推理的结构,也叫做三段论推理的逻辑形式
.
三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逻辑变项就是思维的结构中含义可变的部分例如,上述判断例证中的SP,推理例证的中SMP,所表示的具体内容是可以变换的,可以表示任何具体的思维对象
逻辑常项就是思维的结构中含义不变的部分例如,判断中表示数量的量项(所有一切有的有些),把主项和谓项联系起来的联项(是不是等),在结构中含义不变,是逻辑常项例如,在“因为有了因为,所以有了所以,既然已成既然,何必再说何必”判断中,逻辑常项是“因为 ,所以 ,既然 ,何必 ”,逻辑变项是“有了因为,有了所以,已成既然,再说何必”
就判断而言,一个判断的逻辑结构性质,取决于它的常项
四普通逻辑学的性质和功能
(一)普通逻辑学的性质
逻辑学尽管研究思维,但它仅仅从形式结构即逻辑形式方面研究,对于思维的具体内容具体素材,它是不研究的研究思维的具体内容具体素材,回答思维具体内容具体素材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涉及具体知识,要靠各门具体科学才能解决由于它并不断定某个具体思想在事实上的真假,逻辑学虽然关注真假,离不开对“真”“假”二值的运用,但每一个具体命题的真假是一个事实问题,而不是逻辑问题逻辑学只是研究命题形式之间的真假条件,并由此讨论推理的有效性也就是说,逻辑学对某个思想的真假并不作出认识论的回答,而只作出逻辑的回答例如,“假如粮食对人类没有用处,人类就不会种粮食了”从事实判断看是一个假判断;但从形式结构看,却是一个有效的假言判断形式,是一个具有逻辑性的假言判断就推理而言,即使推理的前提或结论不是真实的,只要不违背推理的具体规则,就不影响推理的有效性或形式的正确性逻辑学对于思维的研究,着眼于形式结构,它通过一系列规则,告诉人们具有什么样的逻辑形式的推理才是形式正确的推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逻辑学被称为“思维的文法”由此决定了普通逻辑学的学科性质
1. 基础性
人类的一切思维活动和知识领域都要应用逻辑,离不开逻辑在世界范围内,人们历来有把逻辑列为学校的文化基础课而加以研修的传统1974 年,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简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学科分类目录中,把逻辑学(包括逻辑的运用演绎逻辑一般逻辑归纳逻辑方法论等)列入相对于技术科学的基础科学(逻辑学数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七大基础学科),肯定了普通逻辑学的基础性地位
2. 工具性
人类的思维认识和表达交际都要借助于逻辑,以逻辑为必要工具自逻辑产生之日起,它就被当做工具性的知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论文被辑为《工具论》一书,即把逻辑视为思维认识辩论的工具弗兰西斯培根的逻辑著作名为《新工具》,也把逻辑视为发现真理工具关于普通逻辑的工具性质,黑格尔指出:形式逻辑可以使人头脑清醒,可以教人练习集中思想,练习作抽象的思考,通过它,“人们可以利用关于有限思维的形式的知识,把它作为研究经验科学的工具,由于经验科学是依照这些形式进行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也有人称形式逻辑为工具逻辑”.
3. 全人类性
人类的成员尽管有着肤色信仰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别,但都具有理性思维,这就决定了思维形式思维规则思维规律的共同性人们要交流思想,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活动,都必须遵守思维的逻辑规律,运用共同的逻辑形式和逻辑方法例如,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对于表示时间的概念表示空间的概念表示人物的概念表示事件的概念,必须建立在同一性确定性规范性的基础之上,否则会导致认识和交往实践的混乱因此,作为以思维形式思维方法思维规则思维规律为研究对象的逻辑学,也就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工具人类社会的成员可以属于不同的阶级,但都需要正常思维,也都需要逻辑学逻辑学对于所有的社会成员一视同仁它作为认识的工具和方法,是一门工具性质方法性质的科学,而不是一种世界观这种性质,决定了它没有阶级性,而具有全人类性世界上不同民族地区的语言千差万别,但透过各种语言形式所把握的思维形式结构的知识,却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不以任何民族阶级
阶层政党集团的利益为转移例如,古代中国的名辩古代印度的因明古希腊的逻各斯,或是重在研究语言表达和辩论技巧,或是重在研究推理论证的规律与方法,或是重在研究违背思维规则的谬误形式
(二)普通逻辑学的功能
1. 保证思维的规范性
保证思维的规范性即保证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的规范性例如,思维的基本细胞是概念,概念是有内涵和外延的内涵是概念所指向的对象物的本质属性本质关系;外延是概念所指向的对象物的规模范围人们在形成概念表达概念交流概念时必须恪守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概念的内涵不能篡改或曲解,对概念的外延不能扩大或缩小
这种功能表现在逻辑学为专业学习做铺垫,为日常生活做引导,为各种考试做助推
2. 为专业课的学习做铺垫
就为专业学习做铺垫而言,逻辑学与专业课程是交叉的例如,刑法是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其中,主刑分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分为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在司法实务中,一种行为的刑罚既可以通过主刑罚,也可以通过附加刑刑罚也就是说,主刑和附加刑是司法实务中的交叉关系,即可以同真但在普通逻辑学看来,主刑和附加刑是外延上的矛盾关系在主刑的刑罚中,五种刑罚只可以选择一个;在附加刑的刑罚中,可以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普通逻辑学看来,主刑中的任何一种刑罚和其他四种刑罚中的任何一种都是外延上的反对关系,如管制与拘役管制与有期徒刑管制与无期徒刑管制与死刑都是反对关系;而管制和非管制拘役与非拘役有期徒刑与非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与非无期徒刑死刑与非死刑则是外延上的矛盾关系普通逻辑通过内涵通过外延而明确概念,这对于帮助学好专业课为专业课做铺垫是有帮助的
3. 为日常生活做引导
语言学通过语词句子句群研究对象世界,逻辑学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研究对象世界在逻辑学看来,概念和概念之间有着内涵和外延的关系,这种关系在简单判断中通过“是”与“不是”两个联结词联结,在三段论推理中借助于一个中项,通过“是”或“不是”联结逻辑学是日常生活的常识和规则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1999年4 月22 日通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已于一九九九年七月二十二日认定“法轮大法”研究会及其操纵的法轮功组织为非法组织,决定予以取缔据此,特通告如下:禁止任何人在任何场合聚众进行“会功“弘法”等宣扬法轮大法(法轮功)的活动根据这个通告,中共中央发文规定共产党员不准修炼“法轮大法”,共青团中央发文规定共青团员不准修炼“法轮大法”,人事部发文规定公务员不准修炼“法轮大法”从通告到文件,体现着从一般到个别的生活规律性
【案例品读】
案例回放:某法院在审理一起盗窃案时,被告人拒不承认检察院指控的犯罪事实
法院决定以从被告家中搜获的一架照相机为突破口进行审讯,以下是审讯的笔录:审判长(出示从被告家中搜获的一架照相机)问:“被告,这架照相机是谁的?”被告:“是我的,5 年前从旧货店买来的”审判长:“它有什么特征吗?”被告:“这是一架德国产的蔡司牌照相机,没有什么特征”审判长:“你用它拍过照吗?”被告:“当然拍过5 年来我一直用这架照相机拍照的”审判长:“通知证人到庭”法警带证人(失主)到庭审判长:“证人,你认识这架照相机吗?”证人:“认识这是一架德国产蔡司牌照相机,是一个朋友送我的三个星期前被盗了发现失窃后,我马上向派出所报了案”审判长:“照相机有什么特征吗?”证人:“有!我在照相机内侧的右上方,涂了一块红漆另外,这架照相机有个特点,它有个按钮,不熟悉的人是找不到这个按钮的,也打不开照相机”审判长:“被告,你把照相机打开”被告:“审判长,
假如我把照相机打开,那就证明照相机是我的,对吗?”审判长:“不对!打开了,并不证明它一定是你的;而如果打不开,那就证明它一定不是你的”法警把照相机递给被告,被告颠来倒去拨弄了三五分钟,没有打开,神色慌张,手足无措审判长:“被告,你究竟能不能把它打开?”被告:“哎 ,现在我忘了,不过照相机肯定是我的”审判长:“你刚才说五年来一直用这架照相机照相,现在又不能打开,这不自相矛盾吗?”被告低下头,无言以对审判长:“证人,请你把照相机打开”证人接过照相机,“咔嚓”一声就把照相机打开了然后,向法庭展示了照相机内侧右上方的红漆
案例提示:审判长通过哪些逻辑方法断定照相机不是被告的?
案例回放:吉列R 威锋R 男用剃须刀有一款式搞促销,促销广告词为“买5 刀头,送1 刀架”
案例提示:“买5 刀头,送1 刀架”作为关系判断,“买5 刀头”与“送1 刀架”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作为假言判断,“买5 刀头”与“送1 刀架”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案例链接:《CCTV-1—今日说法》2010 年8 月20 日“诽谤”
案例思考:什么是“诽谤罪”?“可我并没有捏造事实呀!”被告人通过什么样的逻辑方法推翻了对自己“诽谤罪”的指控?
案例链接:“致力于生活甜蜜”的山东诸城东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恪守“不干则已,干就一流,追求完美,永不停止”的企业精神,忠实履行“为客户创造价值,为企业创造利润,为社会创造效益”的公司使命,与广大客户相生共荣,共同发展①
案例思考:东晓的公司使命中“客户”“企业”“社会”展示了什么样的外延上的关系?
案例链接:陆俊,甲A 十年最佳裁判,亚洲足球联合会最佳裁判,中国首位执法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