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日常生活会话更地道
■商务邮件遣词用句更恰当
■商务沟通中摆脱死板用词
■灵活多样地表达同一个意思
deep six是什么意思?
I am coming为何遭美国同事坏笑?
show a leg,伸一条腿?
一本纠错、提升、丰富英语表达能力的乐读书
我们从小就会用的表达,外国人居然听不懂;外国人说的,很多让我们一头雾水,以至于时不时闹笑话。怎么办?本书带你轻松解决这些问题,用英文的方法学习地道的英文。
《地道英语即学即用(第1季)》作者毅冰,资深外贸人士,曾被外派美国工作多年,现仍和外国人频繁打交道。从日常生活会话,到商务邮件恰当的遣词用句,再到商务沟通中摆脱死板、灵活多样地表达同一个意思,《地道英语即学即用(第1季)》都有详细介绍。书中的很多片段,是作者在美国及日常与外国人打交道时,因理解和表达不对而发生的糗事和故事。
纠错、提升、丰富自己的英语,现在就开读吧。
随便翻开任意一页,保证令你大开眼界,即刻学会地地道道的英语。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业人士为全书配音,
开车或上班途中可听可看。
更多精彩,点击进入品牌店查阅>>
内容简介
作译者
目录
序 用英文的方法理解英文
Chapter 1
001 poor和broke,真穷还是假穷 // 02
002 cheers, bottoms up, make a toast,哪个才是干杯 // 02
003 CS是反恐精英游戏吗 // 03
004 Caesar Salad跟恺撒有啥关系 // 03
005 交通拥挤,不可用crowded来形容 // 03
006 浓茶,英文如何表达 // 04
007 bank holiday不是银行假期 // 04
008 hot千万别乱用,小心出大事! // 05
009 生意场上的double-talk // 05
010 报价过高的抱怨 // 06
011 pass out的两种用法 // 06
012 firm things up跟稳固有关吗 // 06
013 have time V.S. have the time // 07
014 “Show a leg!”是伸腿吗 // 07
015 工作中的up in the air // 08
016 “长话短说”的英语表达 // 08
017 lump sum跟钱有关吗 // 09
序言
很多在中国香港工作时用惯的表达,美国人居然听不懂;而他们所说的,很多也让我一头雾水,以至于闹了不少笑话。后来才慢慢明白,这就是文化的差异,需要用另外一种思维去渗透和理解,才能明白这语言背后的深意。
我开始放低姿态,不再以自己的英文为傲,因为在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我的英文真的什么都不是,随便一个路人甲都比我强。我能做的,只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完完全全的new guy(新人),像海绵一样去吸收外界带来的种种信息,去渗透、去了解、去领悟,然后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可这种努力学习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让我更加困惑。为什么明明一个produce大家都明白,非要用bring out来代替?为什么连叫taxi都要被人嘲笑?同事随口说的for a song居然跟产品价格有关?我开始怀疑自己,我的英文是不是真的比想象中烂很多?是不是和同事真有这么大的差距?是不是真有必要一字一词去学?那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要多少年才可以实现?
后来的某个周日,我在Philadelphia(费城)的一个池塘边坐着,那时候,周围很安静,没什么声音,来往的人很少,一切都很平静。但当我站起来准备离开的那一刻,周围一下子就发生了变化,水里的鱼开始游出来,树上的鸟开始扑腾翅膀,不知道躲在哪里的鸭子也开始大摇大摆地走过来。
那一刻我豁然开朗,我开始明白,原来它们本来就存在,只是我没有融入进去,这一“静”一“动”,本是两个极端,却能完美融合,没有任何的不协调。就像学英文,同样是这个道理,我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方法中,用静态的思维去理解动态的现实,自然会感到很受伤。但若换一种方式,在动和静之间找到平衡点,能否算是一种领悟呢?
我于是开始尝试着,用英文的方法去理解英文,用案例、背景、语境去强化氛围,用一种轻松和相对幽默的方式来代替传统的苦学方式,更强调“动”,与实际工作结合;更强调“悟”,与自己思维融合,或许这是外贸英语教学一个新的思路和出路。于是我开始在新浪微博连载#毅冰外贸英语#,尝试变着法子用不同的手法去阐述这种学习方式,在潜移默化中通过小段子来讲解实实在在的地道英文,于是就有了本书的问世。
这里我还是有一长串的人需要感谢。要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的石美华女士,忍受着我的懒散和书稿一拖再拖的坏毛病;要感谢好友Amy,在我一次次打算放弃的时候给了我鼓励;要感谢Bryan Keith,对本书英文部分的审校提出的宝贵意见;当然更要感谢一直以来支持我的读者朋友们,谢谢你们!让我可以一直走下去!
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带给大家一些新的思路和内容,也希望这些英文小段子,能完完全全变成大家自己的东西,能物有所值,能物有所用。这是我最希望看到的,也是我写作本书的初衷。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是为序。
毅冰
2014年11月3日
于新加坡樟宜机场
书摘
我以前经常喜欢用poor这个词。比如iPhone 5s刚出那会儿,一美国同事买了,有天就跑来问我为什么还不买。我习惯性回答:I’m poor nowadays. Maybe tomorrow.(我最近穷着呢,以后再说吧。)老美很讶异,纠正我poor这个词用得不妥。
在美国,这种情况下,一般会用broke这个词,而poor只用来形容真正的穷人。
cheers, bottoms up, make a toast,哪个才是干杯
中学时候,老师教我们,干杯可以说“Cheers!”;后来我们发现,有些老外喜欢说“Bottoms up!”,并把杯子倒过来。此时会觉得,这个表达貌似更形象。但如果查相关词典,会发现“Make a toast!”也有“干杯”的意思。那么三者可否混用?显然是不行的!这里就需要区分英语中的细微差异。我们可以通过下面一个情景对话来了解:
Boss: Our sales turnover surpassed 1 million US Dollar last month. I would like to make a toast to the good news! Cheers!
(我们上个月的销售额超过了100万美元。我在此向大家举杯!我们干杯!)
Employee A, employee B: Cheers!(干杯)
Boss: Bottoms up!(要喝光啊)
显然,“make a toast”是“举杯”的意思;而“Cheers”表示“碰杯”;“bottoms up”表示“喝干”“杯子要见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干杯”。
bank holiday不是银行假期
bank holiday这个词,大家可能平时会碰到。比如你写邮件给某某客人,结果收到一封自动回复的email,告诉你,他们这两天是bank holiday,所以不上班。这个bank holiday,不要想当然认为是银行假期,它跟银行没有关系,而是“公共
假期”。
国定假、法定假日,就可以叫bank holiday,也可以叫statutory holiday。
hot千万别乱用,小心出大事!
跟客人聊天时,hot这个词不要乱用,尤其是女生,更加需要注意。
去年在长沙见一个供应商,业务经理是个漂亮的女生,那天大约有40度,一见到我们,寒暄几句后,就说了句“I’m so hot today!”我美国上司一听,就暧昧地笑了起来。
其实hot除了热,还有性感的意思。口语中特别要注意,不要让老外觉得,你在性暗示。
我们在表示“热”的时候,可以说“It’s so hot today.”或“I feel so hot!”,就更加恰当些。
have time V.S. have the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