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第4版)/高等院校精品课程系列教材·浙江省“十一五”重点建设教材》旨在帮助初学经济学的学生树立起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编者参考了大量中外相关的文献资料,本着让学生“易读、易懂、易掌握”的原则,对传统经济学教科书的体系结构做了改进,并在叙述语言上尽可能做到简练、直白,力求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掌握经济学分析问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内容简介
目录
前 言
教学建议
第1章 引论 经济学:研究选择的科学1
本章要点1
学习目标2
基本概念2
1.1 人类社会面临的恒久矛盾:稀缺3
1.2 经济学概念的由来5
1.3 学习经济学的目的6
1.4 经济学的分类和经济学家们的分歧8
1.5 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理念11
1.6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基本工具和基本方法18
1.7 经济体制、资源配置方式和效率比较26
本章小结30
思考与练习30
第2章 无干扰的市场运行:供给与需求32
本章要点32
学习目标32
基本概念32
前言
从“华章教育”品牌推出伊始,华章一直秉承“全球采集内容,服务中国教育”的理念,经过近十年的引进、翻译、出版、推广国外优秀教材的历练,培养了一支专业的策划出版及校园营销推广的教育出版队伍。在“十二五”期间将与国内广大院校的老师们共同合作,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及全面服务的专业出版精神,陆续推出大批具有国内一流教学水平的“精品课程系列教材”。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是教育部实施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部深化教学改革,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它的有序实施将有助于促进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使广大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共享国内各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同时进一步促进高校中的名师、教授多上讲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自2003年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持续推进以来,国内高校中的优秀教师纷纷在总结本校富有历史传统而又特色突出的课程教学方法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网络传播技术将优质的教学资源上网共享,使国内其他高校在实施同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借鉴、使用这些优质的教学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经过几年的共同努力,已经建立起了较为齐全的各门类及各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期间先后有总计1000多门课程通过了专家评审,获得了“国家精品课程”称号,未来还将有更多的课程加入这个行列。
这些各个层次的精品课程建设过程都比较充分地体现了教育部所要求的七个重点,即:具有科学的建设规划;配备高水平的教学队伍;不断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建设系列化的优秀教材;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两个环节;切实激励各方人员共同参与。也正因为这样的多方面积极参与,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在近年来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中取得了教学质量上的突破与飞跃。精品课教材作为精品课程的要件之一,比以往教材更加具有实践检验性,教学辅助资源经过不断地更新与补充更加丰富,是精品课教学团队智慧的共同体现。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知识载体,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精品课程教学团队中优秀的老师们集多年治学经验与教学实践撰写出版相关教材,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华章作为专业的出版团队,长久以来背负“传承专业知识精华,服务中国教育事业”的使命,遵循“分享、专业、创新”的价值观,实践着“国际视野、专业出版、教育为本、科学管理”的出版理念,愿与高等院校的老师共同携手,为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愈加国际化而努力!
为更好地服务于精品课程配套教材的出版,华章不仅密切关注高校的优秀课程建设,而且还将利用自身的优势帮助教师完善课程设置、提供教辅资料、准备晋级申报、推广教学经验。具体详情可访问专门网站http://www.hzbook.com/jpkc.aspx,并可在线填写出版申请,欢迎您与我们合作。投稿专线:010-88379607;hzjg@hzbook.com。
华章经管出版中心
前言
本教材系列(微观、宏观、习题集)自2006年第1版出版后,受到了兄弟院校师生的欢迎并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近10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生了许多事情,用巨变来形容似不为过,如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根据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用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水平,2014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世界性金融危机,欧洲国家爆发主权债务危机,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黄金价格大幅度下跌,以比特币为代表的电子货币价格大起大落,计算机与网络通信相结合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等等。经济学教育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西方国家的高校开始反思传统经济学教育,人们对经济学的认识正走向新的阶段。面对多变的现实世界,如何去把握?每个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世界之所以不同,原因之一是观察者的视角各异。我认为,无论怎样,掌握一些基本的经济原理,总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观察世界,“剖析”经济现象。学习经济学教科书是帮助初学者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法。
此次修订,仍然秉承我们一贯坚持的“易读、易学、易懂”的写作思路,力求在简单话语中表达出复杂的原理;同时,我们还尽可能在其中体现与国内经济相关的元素,将现代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实践联系起来。主要的修改有:①大部分章节内容进行了充实,数据进行了更新,案例做了更换;②对部分章节全部重写,以更好地适应初学者学习;③教材课后习题,在“习题集”中给出了参考答案;④教学课件进行了修订(可向出版社申请)。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多部国内外最新出版的经济学著作,对这些书的原作者表示感谢!具体见书后所列参考书目。
由于原编写人员工作调整,参与此次修订写作的具体人员为:赵英军(第1章、第9章),程艳(第2、3章)(依据陈利萍第3版第2章、第3章内容修订),朱慧(第4章、第8章),王学渊(第5、6章)(依据徐为列第3版第5章、第6章内容修订),王永齐(第7章),赵连阁(第10章),吕晓兰(第11章和12章依据姜波第3版第11章、第12章内容修订)。由赵英军教授对全书进行统稿和修改。
本书适合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与相关专业“微观经济学”课程(4~6个学分)一个学期的教学,也适合初学者自学。
本课程教学的课程录像已经在超星学术视频(video.chaoxing.com)上线,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主讲教师赵英军,请关注!
不当和疏漏之处,敬请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赵英军
浙江工商大学
zhaoyj@zjg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