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职业院校师生
内容简介
作译者
目录
聆听与表达基础知识 1
任务一 交际的斑斓世界 2
任务二 走进听说磁场 6
基 础 篇
模块一 闻风听雨 14
任务一 听记训练 15
任务二 听话概括 19
任务三 听话应对 25
综合自测 非常了得 33
模块二 黄鹂婉转 36
任务一 声声入耳 37
任务二 态势魅力 48
任务三 合理陈述 56
综合自测 品鉴会 60
提 高 篇
模块三 彬彬有礼 64
任务一 称呼语与赞美语 65
任务二 幽默语与应变语 72
任务三 委婉语与批评语 77
前言
学,以及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达情感、交流沟通所使用的重要工具。社会中的大多数个体都无法离开口语活动。西方人曾经把“口才、美元和电脑”作为三大战略武器,中国也曾有说法,“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就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是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更是未来社会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基于此,我们在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尝试,编写了本教材—《聆听与表达》,以供广大职业院校的在校学生学习使用。
本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突破传统的“重知识,轻练习”“重表达,轻聆听”的教材模式,构建体现职业岗
位能力的项目任务式的教材体系。教材编写围绕开放性、实用性、职业性三大特点展开设
计,从聆听与表达两方面来训练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分为基础篇、提高篇、行业篇来设置能力训练点。这三篇是有梯度地进行布局设点的,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学生进行精细化训练。
二、体例新颖、实战演练,建立以“培养学生聆听能力,训练口语运用能力”为主线的
教材体系。教材依据教育对象的认知规律和语言训练规律,采用“任务导入—目标要求
—知识准备—案例赏析—任务实施”五个环节的结构,用案例启发,先理论后实践,
从宏观到微观,从思路到方法,明确概念,布局知识点、能力点和训练点,逐步强化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最终实现由模仿交流到自由沟通的跨越。
三、紧密对接学生在校的专业课程,确保教材的新颖性和科学性。本教材以听带说,以
说带听,结合聆听与表达有层次地选择材料,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内容编排,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性,注重学生基础培养,强化能力,让他们能够学以致用,以此确保教材具有时代性和唯一性。
本书建议教学课时为68 学时(17 周×4 课时/周),课时分配见下表。实际教学时可视教
学时间和教学对象进行调整。
课时分配建议
教学内容 讲授 实践 合计
绪论 聆听与表达基础知识 3 3 6
模块一 闻风听雨 5 5 10
模块二 黄鹂婉转 4 4 8
模块三 彬彬有礼 4 4 8
书摘
(二)现场表现1.开场自然:设计一个良好的开场,等于是合理陈述成功了一半。可以以简单的自我介绍、主题介绍、示例引入、亮点展示等作为开场,简洁、自然、不做作,引起听众的注意。2.情绪平稳:在合理陈述时,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过于紧张,也不能过于激动、兴奋,要表现出自然、真诚、坚信,让听众放松地听你陈述。
3.语句合理:虽然说合理陈述一般都是在有准备的前提之下进行,但是,现场总是有一些即兴处理的问题,一定要用合理的语言去处理这些突发状况。
4.态势恰当:在合理陈述的过程中,我们要运用合适的态势语作为陈述的辅助手段,要有稳定的站坐姿势,配合丰富的手势动作,加上积极自信的表情和必要的目光交流。
5.提问处理:在合理陈述的过程中,听众会有问题提出,此时,要暂停陈述,仔细聆听,根据事情和提问者的要求给出回答,同时,还要兼顾其他的听众。三、台理陈述的技巧(一)合理陈述的内容种类1.叙述类陈述叙述类陈述一般是对某个事件的态势发展作介绍或汇报,所以,叙述类陈述的内容中会出现事件的缘由、事件的经过、事件的后果,有时会穿插事件中人物的描写或是心理活动。在用自己的视角向听众陈述某件事情或者事件中某个人的时候,应当把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及事件的核心人物明确地陈述出来。
2.描述类陈述
描述类陈述一般是对人物或者景物的状态作具体生动的描绘,它的内容主要有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人物的形貌、内心世界和事物的具体环境等。描述类陈述能够活灵活现地展现彼时彼景的样貌,因此,陈述者可以通过描摹的词语加上丰富的态势语言来陈述。
3.说明类陈述
说明类陈述是实事求是对某事物的本质进行说明,让听众能够认识、了解到该事物或事件的优点和缺点。这类陈述不应对原有事物进行夸大描述,也不要减少它原有的特点,重在阐明每一个环节,让听众能够从中掌握相应的知识或者了解事物的本质。
(二)合理陈述的技巧
在生活学习中,人们进行陈述时往往会将这三类糅杂在一起,陈述者会根据自己的目的、需求向听众传递相关信息,在信息片段中有时会融合三类陈述内容。因此,陈述者应该从以下几点来架构自己的陈述内容,完善自己的陈述表现。
1.陈述的内容要完整
陈述的内容要包括事件的核心人物、事件的起因、事件的经过、事件的结果四个要素。
在陈述过程中,核心人物或是关键人物往往会多次出现,而其他人物大多是陪衬。那么,陈述的重点就应该凸显在这个核心人物上,必要时要对这个核心人物的形貌和内心世界做描述类陈述,从而让听众抓到这个关键人物。
在陈述过程中,事件的起因要交代清楚。起因准确明了的陈述可以让听众明白事件的性质,也可以让听众尽快地进入到你营造的陈述氛围中去。
在陈述过程中,事件的经过要注意详略得当,陈述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陈述目的和需求来安排陈述内容的详略。
在陈述过程中,事件的结果也要交代清楚,因为这是听众最关注的部分,也是听众有可能会提出疑问的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