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功能区划的空间效应评估与类型分界方法体系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 定价:¥199.00
- 校园优惠价:¥175.12 (88折) (马上了解)
- 评分:




(已有0条评价)
- 促销活动:
- 此商品暂时缺货(可留下联系方式,到货将第一时间通知您)
-
如果您急需团购,可点击“团购急调”按钮将此书加入购物车,由客服人员为您协调调货!
>> 查看详细说明
信息提示
关闭
如果您急需团购,可点击“团购急调”按钮将此书加入购物车,由我们的客服人员为您协调调货!
- 团购订单标准如下:
- 单品满30册可选择团购服务。
- 提交团购订单后,服务人员会主动和您联系,并根据您的会员等级、购买数量、金额、时间、配送要求等情况和您协商,以促成最终的成交。
- 有关团体购书的任何问题请随时联系:(010)63970506
内容简介
空间分区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空间布局的认知基础。为了应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可持续问题,学界对主体功能区划深入开展研究,国家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相继颁布实施,但主体功能区类型分界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完善解决,空间效应评估还处于起步阶段。《主体功能区划的空间效应评估与类型分界方法体系研究:以江苏省为例(精)》通过对地理学、经济学和生态学相关理论研究的回顾,以主体功能区的效应评估为切入点,将效应评估与类型分界相结合,构建以主体功能区效应评估为基础的类型分界方法体系,并在江苏省主体功能区划分中应用实践,以期深化空间分区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为空间开发格局优化与政策引导提供指导。
《主体功能区划的空间效应评估与类型分界方法体系研究:以江苏省为例》可供政府管理和决策部门以及城市与区域发展、经济地理、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参考、阅读。
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章节安排与框架
第一章 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节 区划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综述
一、基于自然地域分异规律的区划理论和实践研究综述
二、基于劳动地域分工规律的区划理论和实践研究综述
三、基于自然与社会劳动地域分异规律的区划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第二节 区划分界研究的综述
第三节 区划分界技术与方法研究的综述
第四节 空间效应评价研究的综述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主体功能区划类型分界的分析框架与方法
第一节 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
一、要素指标的选择与量化
二、多要素综合评价与主体功能区划多情景方案形成
三、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 建设用地空间配置方法
一、不同主体功能区的要素配置导向分析
二、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方法
第三节 类型分界空间效应的评估方法
一、类型分界空间效应的理论分析
二、空间效应的定量评估方法
第三章 江苏省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第一节 江苏省概况与空间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自然概况
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三、空间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江苏省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一、要素权重分析与确定
二、单要素指标评价与分析
三、多要素综合评价与分析
第四章 江苏省主体功能区划多情景方案划分与建设用地多方案空间配置
第一节 江苏省主体功能区划多情景方案建立
一、江苏省主体功能区划多情景方案建立
二、江苏省主体功能区划类型分界的多情景方案
第二节 江苏省建设用地多方案配置
一、基于类型分界多情景方案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
二、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多方案空间配置结果
第五章 江苏省主体功能区划多情景方案的空间效应评估与类型分界方案选择
第一节 多情景方案的经济效应评估
一、县(市、区)单元2020年地均建设用地产出估计
二、多情景方案2020年的经济产出评估
第二节 多情景方案的生态效应评估
一、评估模型主要参数分析
二、多情景方案2020年的生态服务价值损失评估
三、综合效应分析
第三节 江苏省主体功能区类型分界方案选择与区域未来展望
一、江苏省主体功能区划类型分界方案的选择
二、江苏未来区域发展分析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