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目录
作者自序
教育、继续教育与培训
教育培训促进战略落地
教育培训促进文化生根
望闻问切查病因 培训咨询一体化
针对性和有效性是我们的发力点和价值所在
针对性和有效性是下一阶段的服务重点和热点
服务的价值
如何调动县级供电企业一线低绩效员工积极性
同道中人
行动学习的尖兵——徐燕侠
文理兼通的激情使者——石东
执着推广标准化——高桐
站在潮头看培训——郭夏
第二篇 培训的实践
叙旧不如编新,创先不断超越
ACT模型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服务南方电网向专业化管理方向挺进
前言
与田力的相识,可以回溯到30年前的1984年。那一年的暑假,我率领由20名即将毕业的清华大学优秀学生组成的赴西北考察团,到兰州和西宁访问当地的企业和事业单位,与当地的老校友交流,同时也受到了甘肃和青海两省政府的热情接待。田力就是当时这个考察团中的一员。
田力当时给我的印象是属于那种外表平静、话语不多,但是内心激情澎湃的一类人。从西北回京后,田力继续他最后一年的学习生活,联系并不多。但是到了1985年3、4月,听说田力主动放弃已经被录取的清华大学工物系研究生入学机会,选择到青海支边。为此,学校召开校务会专题讨论,并报请教育部批准,准予田力保留研究生入学资格,随时可以回来,读任何专业都可以。随即很快将这个政策推广到了整个1980级毕业生,并一直延续十多年。
5月,为了更好地保护田力同学的支边积极性,我和工物系的一位老师一起,和田力又一次来到西宁,就田力的工作安排与青海省方面商谈。当时的班马丹增副省长高度重视并亲自热情接待我们,并就田力的工作安排亲自协调。最后确定田力被分配到省财政经济委员会能源处从事电力管理工作。
再一次见到田力,已经是2002年,田力回到清华科技园。从2003年开始,一个偶然的机会,进入管理培训领域,为新成立的南方电网公司提供高级管理人员的系列管理培训。2004年开始,接手了清华科技园创办的北京厚德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之后,在一起开会和交流的机会就多了起来。2005年还在200号基地以学员的身份亲自参加了一次厚德人力组织的启迪高管团队拓展训练。
听田力讲起他的经历,感受最多的就是“激情”和“实干”。从能源管理、核能战略研究到企业管理信息化,他在每一个曾经工作过的领域都能做出一番成绩。管理培训工作应该是他工作时间最长的一段职业生涯,在清华大学体系内的管理培训,尤其是企业内训领域,口碑相传、屡获嘉奖。我一直不明就里,直到今天看了他的工作文集——《干出来的培训学》,才明白了其中的奥秘。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田力在工作过程中所写的文章,不仅体现了一个“干”字,更多的是对于实践经验的反思和总结。创新实践、不断反思、认真总结,不仅要反思和总结如何做事,还要反思和总结如何做人。做事如做人,先做人、再做事,长期坚持、专注实践,我以为这些应该是田力在管理培训领域取得成功的部分经验。
据我了解,田力在接手厚德人力之后,十年如一日,一直领导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到今天,从3个人发展到40多人,收入从100多万元发展到2000多万元。服务的客户从南方电网扩展到更多的能源电力企业。坚持面向市场、面向行业、面向客户,在清华校园内外的激烈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亮点,成为启迪控股内部为数不多的低投入、高产出、有特色的子公司之一。
田力在对培训实践的总结中,反复强调“以客户为中心、以应用为背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并将这一条提炼为厚德的服务指导思想,这一点尤为难得。我想,我们从事任何工作,都是长链条流程中的一个具体环节,都应该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服务的指导思想。
田力在《为师之道修德为本》一文中,提出了为师之德的几个关键字:正、爱、忠、勤、静、和、趣。我也是深有同感,高度赞同。尤其令人钦佩的是,在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的高强度、快节奏中,田力能够静下心来写出这么多有思想、有深度的好文章。
同类热销商品
商战
- ¥49.00
- ¥33.32
-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
- 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
- 打造销售铁军
- 创新的起源:一部科学技术..